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的外部環境,面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等一系列深刻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運籌帷幄,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完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接連推出“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創新驅動發展等重大戰略,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推動我國發展加快從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不斷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前進,“十二五”規劃勝利完成,“十三五”規劃順利實施,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年均增長速度超過7%,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8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信息通信、高速鐵路、公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糧食生產能力達到1.2萬億斤。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2個百分點,8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效顯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南海島礁建設積極推進。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
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教育事業全面發展,中西部和農村教育明顯加強。就業狀況持續改善,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300萬人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超過經濟增速,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國家安全全面加強。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狀況明顯改變。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主體功能區制度逐步健全,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積極推進。全面節約資源有效推進,能源資源消耗強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進展順利,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明顯加強,環境狀況得到改善。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