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征。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堅定不移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果斷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戰略決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推進改革,用更廣的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改革,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改革面臨的矛盾越多、難度越大,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敢于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改革要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等五大關系,要堅持正確方向、沿著正確道路前進,推動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嶄新局面,形成披荊斬棘、擊楫勇進的強勁勢頭,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前所未有,改革的廣度、深度、力度前所未有。
全面深化改革圍繞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來進行,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一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
2013年12月,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部署,黨中央決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組長。在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了38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共審議、通過重點改革文件350多個,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共出臺改革舉措1500多項。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確定的80個重點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各方面共出臺370個改革方案;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確定的101個重點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各方面共出臺415個改革方案;2016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確定的97個重點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各方面共出臺419個改革方案;2017年上半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已審議60多個重點改革文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60條、336項改革舉措,十八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推出的改革任務和舉措,得以逐步落地和貫徹落實。主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全社會發展活力和創造活力明顯增強。
全面深化改革的這些重大工作和重大成就,有力推動了全社會思想的進一步解放,有效破解了許多阻礙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阻礙人民群眾創造活力充分發揮的體制機制障礙,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有效增強了社會公平和正義,有效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不斷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踏步向前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