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摘要】青年教師講課比賽是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提高教學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本文是對筆者參加比賽的前期準備、中期參賽和后期反思過程的總結,也是對課堂教學環節設計的探索。
【關鍵詞】起承轉合 課堂活動設計 青年教師講課大賽
2017年5月7日,我代表學校參加了第八屆“外教社杯”吉林省第十三屆大學英語青年教師講課大賽,并取得獨立學院組綜合課特等獎。從比賽初的準備到比賽后的總結匯報,我感觸頗深,為了能及時將比賽中的經驗應用到自己實際教學當中,切實將大學英語精讀課上好,發揮講課比賽的積極作用,現將參賽心得總結如下:
我的參賽指定書目為《全新版大學進階英語綜合教程》第一冊第二單元第一篇文章 All Grown Up but Still in Tow.之所以提到“起承轉合”是因為現場比賽規則明確要求:比賽為一場15分鐘的授課,有“起承轉合”的完整過程。“起承轉合”出自元代范德璣《詩格》:“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永。”因此,我首先做的是考慮如何將古人關于篇章結構的論述與大學英語精讀課堂教學環節相結合的問題。為此,我查閱了相關資料,比如: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程穎的文章《淺談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起承轉合”結構運用》等,再加上我個人的理解,最終確定將“起承轉合”與“課前導入,講授新課,拓展知識,總結全文”一一匹配。
一、課前導入(起)
巧妙的課前導入能夠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新知識的學習狀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采用的是讓學生看采訪視頻并回答問題的形式。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我受到正文摘要中一句話的啟發: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概括大學第一年的感受,這個詞會是什么?興奮?自由?還是恐懼?我覺得如果將這個問題以對學生采訪視頻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效果比在課堂上讓學生直接回答問題要好很多。通過比賽現場的反映看學生不僅能夠對采訪視頻的內容產生共鳴,而且練習了聽說,同時已經做好了接受新知識的準備。
二、講授新課(承)
“承”指自然承接進入教學中心內容部分,此部分是整堂課的核心,擔負著講解重難點的任務。因此,我需要確立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這些當然也是評分標準里考量的重點。鑒于比賽授課時間有限,我將參考書列出的一系列教學目標中的第一條作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那就是:學生對全文內容有整體了解。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選擇了書后練習題中的一個關于文章框架結構的表格作為教學內容,同時也是教學重點和難點。采用表格的優點是它能清楚地展現課文內容,讓人對文章結構一目了然。例如:從表格可以看出,本文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對美國嬰兒潮父母與作者父母對待大學子女的態度進行比較,提出自己的看法,得出結論。講授新課的環節主要培養學生閱讀、思考的能力。我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學生分組討論的形式,本著層層遞進的原則,展開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最終將表格內容填寫完整,完成了教學內容的講授。
三、拓展知識(轉)
學生對全文內容有了全面理解后就進入了“轉”的階段。“轉”是指老師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拓展與剖析,是培養和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思考問題的能力。結合本文的內容和本單元的主題,我將拓展的方向定位為從美國不同時期大學生的父母比較到中美兩國大學生父母的比較。這樣做的好處有:1.拓展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更相符,學生有話可說。2.與本單元第二篇文章的內容有聯系,起到了在講第一篇文章時又為第二篇文章的講解做好了鋪墊工作的作用。在具體操作層面上分三步做,先設定問題:你是如何報到的?是自己獨立完成還是由父母包辦?接著學生結合自己情況回答問題,最后我來總結中國式父母的特點:Overprotective 或Helicopter parents.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機會發表個人觀點,既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又在不知不覺中得出了結論(中國父母過于溺愛子女不利于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同樣,在處理Helicopter parents 這一詞條上,為了保持課件風格統一,我沿用了圖片形式,圖片產生的視覺效果會加深學生對詞所反映的社會現象的理解,發人深省。
四、總結全文(合)
“合”是對整節課的總結,可以說是本節課教學的謝幕,最好還是下節課問題思考的起點。如果以拓展內容直升機父母結束本文的講解,我覺得本課就太缺乏正能量了,讓人看不到希望,因此,我考慮在“合”這個環節,既要對全文內容總結,又要使全文內容得到升華。基于此,我由進一步查找資料,并結合本單元第二篇文章涉及的內容,補充說明:近年來中國高校及學生家長已經意識到培養學生獨立自主能力的重要性。自2012年以來,高校陸續開展了新生獨立報到兩小時的活動。這樣幾句話的補充,為整節課注入了正能量,讓學生對未來充滿期待。至此,我借用文章的主題對本節課做了總結,既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又起到了適當留白的效果,給學生留下了思考空間。
以上就是我在講課比賽設計課堂教學活動中運用“起承轉合”結構的一點思考。
參考文獻:
[1]程穎.淺談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起承轉合”結構運用[J].校園英語,2017(14).
*課題項目:1.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2017年度高教科研重點課題:以思辨能力培養為導向的大學英語精讀教學模式研究,編號:JGJX2017B34;2.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2017年度高教科研課題:“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下大學英語課程評價體系研究,編號:JGJX2017D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