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衛紅
【摘要】本文闡述了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職汽車英語教學模式,分析了我國高職英語教學評價的現狀,探討了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職汽車英語教學評價的改革。
【關鍵詞】工作流程 高職汽車英語 教學評價
目前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著教材內容缺乏針對性、教學模式單一、師資力量薄弱及評價方式單一等方面的問題。針對上述弊端,筆者所在課題組經過廣泛調研認為,基于工作流程的英語教學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實施基于工作流程的英語教學,應開發與工作流程相一致的課程內容,應構建一種模塊化與立體化的課程體系,應培養出一批具有專業技術背景的英語教師,應采用科學的課程教學評價方法。
一、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職汽車英語教學模式
基于工作流程的課程模式通過典型的工作任務要求組織、設計教學,是一種強調教、學、實踐為一體的課程模式。基于工作流程的英語教學是將傳統的學科式授課改變為基于工作流程的場景式教學,將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英語教學改變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任務式教學,將傳統的考核辦法改變為項目和過程評價法。
隨著汽車產業的國際化,國內對汽車人才掌握專業英語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但高職院校傳統英語教學無法培養出適應行業需要的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為了改變課堂教學效果低下、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現狀,在“學以致用,突出能力”現代職業教育思想的指導下,筆者所在的課題組提出把工作流程作為建構全新教學模式的依據,依據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核心要求,提煉實際工作任務的主旨和精華要求,將其內化到教學模式的全要素中,為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和技能設定準確的教學目標,提供可行的教學內容,挖掘配套的教學方法,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給出合理的評價體系。
二、我國高職英語教學評價的現狀
教學評估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教育部高教廳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指出:“教學評估是英語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全面、客觀、科學、準確的評估體系對于實現課程目標至關重要。它既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又是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
通過調查研究,我們發現當前我國高職英語教學評價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考核形式單一、評價內容有限、評價主體一元化。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評估往往只是終結性評估,即主要以期中、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能力的依據。盡管終結性評估是檢驗教學成果的一個重要手段,但不可否認它忽視了教學過程這一重要環節。這種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創新能力很難進行有效的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只是通過考試分數反映出來的話,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很難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很難得到提高。另外,在傳統的評價方式中,任課老師是唯一的評價主體。
三、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職汽車英語教學評價的探索
建構主義教學認為:教改必須以“學生如何學,教師如何教”作為開端。基于工作流程的課程模式研究的重點是學生如何學,以學生的“學”作為出發點,根據工作需要和項目活動任務的特點,將重點從論教法轉移到論學法,教學工作的成敗不是看教師“教”的情況,而主要是看學生“學”的情況。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基于工作流程的課程模式重形成性評價,輕終結性評價,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質量監控和評估。基于工作流程的教學評價模式的本質是鼓勵和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意志,將學生培養出具有“可持續學習”本領的勞動者,將學習與發展密切結合起來,全面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也能通過對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積累,繼續走向終身學習的道路。因此,高職英語教學評價方式的改革應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評價的標準上,要淡化“橫向比較”,強化“縱向比較”。多發掘學生的潛能,改變過去以優等生作為參照來評價個體學生的做法,更多地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獲得成功的體驗。
2.在評價的內容上,著眼點應該主要放在學習活動中的合作態度和參與程度,能否在活動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及能否積極地為解決問題去搜索信息和整理資料等。
3.在評價的方式上,必須改變單一的教師評價學生的狀況,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實現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互評等多種方式相互補充。
筆者所任教的是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英語。我在英語教學中嘗試的具體評價方案如下:
1.學生自評和互評。以“汽車銷售”這一學習情境為例,其中的一個流程是學生開展汽車銷售實踐活動,即Recommending a Car,學生要討論汽車營銷思路,模擬創設成交案例,掌握汽車銷售談判技巧,進行汽車銷售演練。這里需要學生有語言組織和交際能力;推銷汽車的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團隊協作意識;人際交往能力等。學生自評主要關注自己在課堂、課外參與英語學習及活動的情況等,而學生互評內容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課堂表現,參與合作等。
2.教師的觀察記錄。學生的課堂學習是學習過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對學生課堂表現進行觀察和記錄是形成性評價中不可忽缺的。這部分主要分兩大塊:學生完成活動任務狀況和語言技能程度,同樣以“汽車銷售”學習情境為例,教師要考核學生銷售計劃的設計能力,銷售任務的完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另外,教師對學生的出勤情況,課堂上的表現等方面也要進行詳細的記錄。
3.平時作業及測驗。對學生所做的作業和測驗(隨堂小測驗、單元測驗等)進行記錄。
4.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教師的觀察記錄、平時作業和測驗)占60%,終結性評價(期末考試)占40%。
參考文獻:
[1]羅少茜.英語課堂教學形成性評價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