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苑+王嘉慧
【摘要】本項目探討了教學游戲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實效性。課題組通過開展一系列的調研活動了解師生對教學游戲的教學效果的反饋,并通過深入小學英語課堂,身臨其境的觀察、運用教學游戲,探索小學英語教學的“拓途徑,創(chuàng)氣氛,重活動”的教學模式,從而達到本課題研究的最終目標:把枯燥的課本知識“活起來”,通過教學游戲增添課堂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優(yōu)化課堂教學,讓游戲真正成為小學英語教學不可或缺的工具。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 課堂教學 教學游戲
英語教學游戲是基于小學生愛玩、好動、好奇心強等心理特征,將教學與游戲相結合,能有效激發(fā)小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與主動學習的意愿,使其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學習語言知識,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有利于構建小學英語優(yōu)質課堂,真正體現(xiàn)“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
一、教學游戲在小學英語課堂的上的必要性及意義
英語的學不僅僅是記憶、理解、書寫,能夠正確流利地表達出來。這是重點也是難點。對于初學英語的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他們往往心理緊張,沒有自信,不敢開口,更別說在課后生活中運用了。要攻破這個“攔路虎”,首先必須給學生一個沒有壓力的輕松環(huán)境,消除內心的緊張與害怕,同時,鼓勵他們進行語言交流,教學游戲就恰恰能夠做到這些。教學游戲給了學生接近生活、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帶給他們描述、表達、說明的欲望,在不知不覺中訓練了口語,這樣便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們的英語學習熱情,使之在游戲中感受英語學習的魅力,進而打從心底里愛上英語學科,并自覺地想要學好英語,教學游戲更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二、教學游戲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作用
1.提高學習效率。心理語言學所做的實驗證明,動因和興趣相一致時,記憶效果最佳,趣味性強的內容能使記憶力提高1.5倍。教學游戲則既有趣味性,又能保證動因和興趣相一致。因此,以教學游戲的形式做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其內容和語言能牢牢地印在記憶中。在教學游戲的活動中,學生通過觀察,感知,積極思考而做出的判斷,就是積極主動的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和提高。
2.有助于小學生培養(yǎng)和提升學習自信心。教學游戲模式的開展通過圖片,卡片等各種教具以及多媒體,讓小學生自己獨立去完成。由于小學生好勝心理強,通過自己努力完成了教師的教學任務,會讓他們在內心中產生喜悅之情,進而培養(yǎng)和提升了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3.促進師生同學之間的情誼。教學游戲凸顯出小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其處在一個自己喜歡的環(huán)境中學習,同時有利于教師與學生的之間的交流互動。此外,教學游戲多是小組合作完成,在任務中,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互相進步,增進學生之間的默契和團隊精神。
三、教學游戲開展原則
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科興趣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活”“樂”“玩”,更要注重學科本身,從學得后產生的成功體驗來不斷滋長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1.情景的開放性。不同階段的小學生思維方式各有不同,低年級段的小學生主要使用形象思維,教師在設計游戲教學時,要盡量創(chuàng)設直觀、實物的游戲方式,這樣才能使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游戲規(guī)則,更順利地進行游戲。中、高年級段的小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教師為其設置的游戲教學可以由實物轉為圖片或視屏,學生也能夠順利地理解。
2.課堂的紀律性。游戲是為教學服務的,而良好的課堂紀律則是保證有效教學的重要基礎。做好游戲組織工作,有條不紊,活而不亂。小學生天性愛游戲,爭強好勝,有些學生做起來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課堂上,有時會情不自禁地高聲喊,因此,首先在游戲開始前講清規(guī)則,紀律要求,評分標準,防患未然。在游戲過程中即使出現(xiàn)一些混亂,教師要能理解學生的心理,不一味批評,而是積極講清楚,在集體活動中,大家應該講規(guī)則。
3.學生的參與性。讓全體學生動起來,教學游戲的宗旨就在于讓學生參與進來,承擔游戲中的某一角色,既使學生學到知識又讓學生獲得語言交際技能,幫助學生排除學習上的困難,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此外,教學游戲難度要適中,可根據(jù)學生的個人素質,性格特點,記憶力,反應速度等,因材施教,分層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勵機制促進學生不斷上進。
4.游戲的趣味性。游戲的設計不能是千篇一律的。要具有趣味性,靈活性,不斷滿足現(xiàn)代小學生的需求,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探索出“拓途徑,創(chuàng)氣氛,重活動”的教學模式,設計出更多新穎獨特的英語教學游戲,讓學生在蹦蹦跳跳中學英語。
5.游戲的貼近性。陶行知曾說:“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之教育,是生活原有的。”教學游戲應讓學生盡可能的貼接近自然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比如在教學游戲中設置一些買東西,乘車,游玩等情景,讓學生學會如何在生活中使用語言,結合生活的實例,學會在不同場合使用不同的詞匯,促進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理解。
四、教學游戲的種類
1.操練性游戲:這類游戲一般用于課前,讓學生快速記憶單詞,復習舊知識。
切西瓜:找五至六名學生,手拉手站成一個圈,邊看著單詞板說出單詞邊走,老師隨機分開兩名同學的手(即切西
瓜),被分開的同學比賽說單詞,看誰說的快。
2.反復操練游戲:這類游戲一般用在新學完一組單詞之后,通過反復操練來鞏固新知。
拼讀單詞列隊比賽:教師發(fā)給每個學生一張字母卡片,游戲開始,教師說出一個單詞,如ship。或出示一張輪船的圖片,兩個組持S、H、I、P字母的學生應立即站到講臺前按順序站好隊。
這類游戲的特點要求學生快速準確的反應,使學生手腦并用,在快速呈現(xiàn)和反復操練的過程中鞏固單詞,從而避免枯燥的記憶方式。
3.激趣性游戲。這類游戲一般是為引出新知而設,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的興趣。
換寶:教師準備一些單詞卡片和圖畫放入一只不透明的袋子里。游戲開始后,叫實現(xiàn)進行介紹:袋子里裝的是許多寶物,請同學們輪流來摸寶。摸到什么就大聲的讀出來。endprint
這類游戲不僅復習了大量的詞匯和句子,為學習新課做了鋪墊,而且促進學生動腦,動口,激發(fā)了學習興趣。
4.競賽性游戲。這類游戲以小組合作為主體開展,有展示性,競爭性。
百鳥筑巢:將全班同學分為幾組,按照各自的路線圖到目的地筑巢,在路線圖上有可以獲得搭建巢穴的材料,只要找到材料大聲的讀出來并能夠翻譯出來就能獲得此材料,在找尋材料的途中可以找到各種貼紙,可以幫助團隊取勝。
利用競賽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從而達到操練和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競賽一般可貫穿教學全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
5.擴展性游戲。這類游戲一般用于新授之后,使學生貫穿新舊知識,達到鞏固復習的目的。
熱舞傳聲:將紙條置于氣球中充好,學生分為兩隊,一隊攻,一隊守,攻的隊留一名學生在對岸準備,攻隊其余學生準備突破守隊防線,將氣球帶到對岸與留守隊友背靠背擠破氣球,大聲讀出紙條上內容。
這類游戲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有效地達到了識記單詞的目的。
五、結論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游戲順應了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正常規(guī)律,也符合新的課程標準以及教育理念,創(chuàng)造百變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能讓學生收獲的不僅僅局限在英語,還能促進他們各方面素質的提高,甚至能夠促進其他學科的提升,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更有利于其成長成才。英語教師應不斷研究并改進游戲,緊扣教學內容,開發(fā)更多有益于學生的英語教學游戲,真正讓小學生愛學英語,會學英語。
參考文獻:
[1]劉靜.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的運用策略初探[J].讀與寫旬刊, 2016,(13):8.
[2]陸藝民.教育游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探索[J].學周刊, 2016,35:124-125.
[3]徐詩云.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作用及應用[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23(11):165-165.
[4]張利峰.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游戲教學法研究[J].絲路視野, 2016(3):68-69.
[5]張濤.淺析小學英語教學中課堂游戲設計[J].中外交流,2016 (17).
*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2017年遼寧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題目:教學游戲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實效調查分析,項目編號:201711779016。
作者簡介:
林苑(1963.8-),女,遼寧丹東人,遼東學院外國語學院,教授,英語教學。
王嘉慧(1996.5-),女,遼寧撫順人,遼東學院外國語學院,2014級學生,英語專業(y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