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方評價職業教育質量方式方法是屬于一種社會類型的評價,這種評價在我國的職業教育質量中所進行的時間較短。第三評價理論研究尚且薄弱,為評價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從實際工作上看,這種評價能通過物化方式來證論評價理論上的一些缺位。由此可知,有必要來進行再次的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第三方;職業教育;評價
一、第三方評價職業教育質量的方式
(一)從宏觀、中觀、微觀多角度,進行多元化評審方式來開展第三方評價。
1.多元化的宏觀評審方式
第三方可以通過社會信息、就業咨詢與市場行情的宏觀數值來對職業教育質量進行評審,即宏觀的評審方式。這種方式可以從客觀實效的高度來重構復雜的職業教育質量,還可以運用可操作化的宏觀數據來對學生、辦學實質、從教者的實際狀況進行有效的評審。這些宏觀評審結果可以作為社會行情來間接地導引職業教育,并給職業教育提供客觀有效的參考。
2.多元化的中觀評審方式
各用人單位在市場環境下對職業教育質量所進行的評審,即為中觀的評審方式。這種方式直接是和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相聯系的,用人單位為了求得在市場環境中的價值量,就必須重視畢業生的就業能力、職場能力和(個人)綜合素質。第三方可以從用人單位中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來進行客觀的評審,并且將這種結果反饋給第一、第二方及第三方評價機構來進行綜合的評審。
3.多元化的微觀評審方式
第三方通過畢業生、家長及其他群體的互動渠道來評審職業教育教學的基本狀況,即為微觀的評審方式。這種評審方式能進一步貼近個體(學生、家長等)的實際狀況,使個體的實際情況能通過多元化的微觀方式體現出來,并為職業院校、用人單位、教育者等要素提供細化的有效信息。這些微觀化的有效信息可以從側面來反映整體上的職業教育質量,并作為一種參考的信息而存在。
第三方評價機構在系統化的評審中能對教育者及受教育者的互動過程來進行針對性的評審,通過這些多元化的評審方式就能使職業教育的質量進一步的系統化、有效化、實用化。
(二)通過使用網絡工具的方式來進行評價
在全球化和互聯網風靡的時代,以大數據為依托,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來為職業教育服務。職業教育是一個社會化、專業化與技術化為一體的系統工程,所以第三方在具體的評價中要借助于網絡工具、大數據、云計算等方式的細化操作來進行專業化的評價,這樣才能將抽象、間接、龐大的職業教育教學過程進一步客觀形象化。這些(物質媒介)網絡工具大多是科技和生產力發展的新成果,它們包括了大數據、云計劃、網絡工具的運用、廣播電視、教育教學設備等客觀的形態。在借助網絡工具的運作中,第三方可以更為便捷、迅速、有效地獲得職業院校、教育者、受教育者等方面的信息及資料,從而可以反復地對此進行具體的分析、判斷、綜合,并且還建立起屬于第三方的評價平臺、數據庫、互動渠道等專業化軟件資源,以供長期使用及再次完善。這些專業化的軟件資源即為第三方的評價結果,對于評價職業教育質量有著積極的參考價值。
1.還能運用網絡投票的方式來進行評價
第三方在對學生的學習、技能展演、比賽、實習、就業等情況進行檢測時,還能采取網絡投票的方式來進行評價及把控。特別是學校在組織大型的校內活動及比賽時,第三方和學生們都能同時參與到其中,通過網絡投票的方式能獲得直觀的(檢測)評價結果。比如,第三方可以在技能展演和比賽的現場,運用網絡工具來對所要評價的要素進行直觀、細致和及時的評價(檢測)。另外,還可以采用遠程評價的方式來彌補第三方的局部缺失。同時還可以建立遠程評審的制度,確保第三方在網絡評價中的長期有效性。
2、企業、行業等社會化的組織可以運用各種先進的網絡技術來對學生的學習、頂崗實習、畢業去向等情況進行“會診”。通過第三方的有效“會診”就可以對學生及畢業生的狀況進行直觀地評價了,同時也降低了評價中的風險值,這樣有助于提高第三方評價結果的精確性和客觀性。
二、第三方評價職業教育質量的方法
(一)通過對第三方評價機構在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互動過程所得出的有效信息來評價職教質量
第三方評價機構是一個科技化、專業化、相對客觀化的社會類型組織,第三方可以把采集到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互動下的有效信息提供給第三方評價機構,然后再通過購買服務的經濟方式來獲得專業化及社會化的評價結果。
(二)通過對人才培養過程的多樣化監控來進行評價
職業教育的質量主要是由職業院校、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人才來共同構成的。第三方在評價當中可以采用多樣化的監控方法,多樣化的監控方法包括了網絡監控法、人性化監控法、課堂監控法、實訓監控法、比賽監控法、文體活動監控法等等。這些多樣化的監控方法主要是運用在屬于人才培養的內容中,這內容包括了思維能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職場能力和綜合個人素質這些方面。
(三)通過對畢業生就業質量、校企及校際合作等進行多樣化跟蹤調查評價
畢業生只有在就業質量上得到了提高,那才會認同職業教育的質量內涵。第三方可以采用多樣化的跟蹤調查之法來評價畢業生的就業質量,這些跟蹤調查方法包括了對所在的企業、行業、合作單位進行明察暗訪,或者突擊地對畢業生進行回訪,或者通過第三方(評價機構)不定期、不打招呼地跟蹤畢業生的就業現狀來進行評價。除了對畢業生就業質量進行多樣化的跟蹤調查之外,還包括了對校企及校際合作等項目進行多樣化的跟蹤調查。
(四)第三方通過職業院校跟本地區、省內外的合作單位之間所產生的價值的方法來進行評價
職業院校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本地區的綜合影響,職業院校的質量如何主要是體現在自身對本地區的社會創造了多少價值。職業院校要與本地區為根據地,然后向省內外(國內外)拓展發展空間,通過與第三方省內外的合作部門之間的“三互”來消化吸收先進的經驗,從而保障第三方評價的質量及水準、畢業生們的就業質量這樣也就使合作部門從教者也從中實現了價值。可見,這幾方都是循環化的,當幾種循環化一直處在常態的話,那么職業院校就能不斷地產生出價值來,從而去影響本地區的社會環境及教育氛圍,這樣就能打造出本校的品牌了。同時第三方及第三方評價機構也就有了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了,因為第三方省內外的合作部門(評價機構)能和這類職業院校進行人才、技術、智力、資源及信息的共享,通過共享要激發第三方進入這種循環化,并建立第三方評價的激勵機制,幾方均實現了自身價值的最大化了。
(五)通過第三方所提供的職業教育資源的共享來進行評價
第二方作為國家及地方的教育主管機構,要從宏觀與中觀層面來為職業教育把風掌舵,并提供物質與精神建設上的服務。國家與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發揮中要把保障職業院校的生源質量與基本的運轉機制、教育資金的必要投入、教師的價值實現等內容列入其中,并且在共享和協作中為實現職業教育價值的最大化而服務。為此,可以建立起教育教學足期交流互動制度,統籌各區域、各院校、各部門循環化發展,實行、時間、空間、職業上的定期交流互動制度。要使我國的職業教育整體資源能得到基本均衡化的共享和統籌,這就會激發我國職業院校之間的活力和潛力了。從而提升我國職業教育整體的質量了。那第三方評價的拓展空間就會擴大,多方的價值量就會增加,然后予行業、企業條規的形式建立第三方評價的保障機制。
綜上所述,第三方評價職業教育質量的方式方法是由多種要素共同組成的,這包括了第三方評價機構的有效介入、各種(物質)網絡工具的運用、多元化的宏觀、中觀、微觀評審方式等的要素。只有這些方式方法都參與到了評價職業教育質量當中了,那第三方的評價過程才能進一步地規范化、科技化、人性化、專業化,最后所得的評價數值才能具有相對的客觀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周應中.高職專業第三方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2(5)
[2]徐蘭.職業教育第三方評價多方參與機制研究[J]廣州職業教育論壇,2015.2
(本文系中國職教學會2015年全國職業教育質量保障與評估專項研究課題《第三方評價職業教育質量的內涵及方式方法研究》(課題編號:ZJYJ15-29)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吳道赟,男,盤州市職業技術學校教務處副主任,中學一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儒家哲學(宋明理學方向)、中職德育和教育教學質量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