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琦
摘要:如今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人們對于教育的觀念也更加先進,尤其重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高校學生而言,他們的思維活躍度較高,普遍追求個性化,同時也是吸收先進正確觀念的最好時機,在這樣的情形下,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時尤其需要注意幾個基本原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論述開展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所需要遵循的幾個基本原則,旨在明確這幾個原則的重要作用,發揮其最大的效果,以便制定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方案時不偏離主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達到提高學生思想道德覺悟的目的。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則;重要作用;教學效果
1、前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我國對國際先進文化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受到先進的教育理念熏陶,開始關注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教育工作。現如今,科技愈發進步,信息獲取的渠道越來越多,文化也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這就造成了高校的學生容易受到良莠不齊的信息沖擊,發生價值觀的偏差現象。而作為未來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支持性人才,高校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水平直接影響到社會的進步,因此加強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為了當務之急,必須堅持幾個基本原則不動搖,從而進一步引導高校學生思想素質的發展。
2、遵循目的性與導向性原則
大力推進高校大學生的思想素質教育工作,首先應當遵循的一個原則就是目的性和導向性的原則。歸根結底,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為了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幫助學生樹立主流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導他們以健康向上的態度看待人生,學會明辨是非[1]。
大學生是社會發展未來的支柱,為了促進高校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為社會的進步培養人才,使他們成為社會生產工作的中堅力量,就必須致力于有目的的開展高校思想素質教育工作。其表現形式主要為政治理論課程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這些課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最新方針和時事政策,通過對時政問題的討論和辨析,能夠引導高校學生接受正確的價值理念熏陶,構建科學的知識基礎。
3、堅持學生為中心的原則
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政治工作可以進一步細分為政治方面、心理方面、行為方面和教育方面這幾個層次。因此,在開展工作時應當基于大學生的生活,針對高校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展開詳細的調查和研究,對他們的心理狀態以及可能影響他們心理狀態的因素系統分析,堅持以學生的接受度為中心的原則,以便對應的思想教育工作能夠取得最佳的成效。現如今,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一個核心標準就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相關教師人員也應當以此為基本原則,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體現出對高校學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以互助和諧的關系推進高效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進一步落實。
4、遵循層次性與針對性原則
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受教育水平的人在看待一件事物所秉持的態度也是存在差異的。而對于我國的高校學生而言,處于該年齡層次的他們思想還沒有完全成熟,價值觀雖然已經初步成型,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扭曲,由于他們的受教育水平較高,文化層次在我國于中上層階段,在開展處于高校環境下的思想道德教學時,應當充分結合高校學生年輕的層次特性,考慮大學這一充滿文化氣息的客觀環境因素,從學生的自主行為特征、心理特征等方面入手,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如此一來,可以有效避免教育工作的開展偏離主題,結合實際校園環境,才能夠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促進我國高校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的共同發展和進步[2]。
5、堅持真實性與感情性原則
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高校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取得一定成效,就必須保證在制定相關教學方案時所獲取的關于高校學生學習狀態和生活狀況的信息真實有效,課程制定以學生的心理觀念為主體,從而在感情上增加思想政治課程在高校學生的接受程度和認可度。只有讓學生從心理層面感受到了尊重和理解,才能激發他們積極參與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熱情,從而使得教學工作的開展不受到阻礙,全面促進高校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課程教學內容具有真實性和感情性之后,才能使高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為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樹立起你向上的健康人生態度[3]。
6、遵循社會性與廣泛性原則
高校這個環境也就是社會大環境中的其中一個小群體,高校的學生們在經濟水平、文化層次甚至心理狀態上都具備了一定的相似性,他們因此而聚集到一起。因此,在開展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工作時,應當注意所采取的教學措施可以存在一定的共通性,同時也需要社會力量的參與。大學生的思想素質的提高和正確價值觀的樹立,僅僅依靠學校的力量是不夠的,社會環境的影響也必不可少,只有通過各方力量合理協調,才能夠有效減少良莠不齊的外界信息對大學生人格塑造的影響,引導他們形成正確健康的人生觀念,并在此基礎上追求文化水平的提高,塑造和諧、積極的學習環境,促進高校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從而為他們為社會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打下堅實基礎[4]。
7、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進一步加強我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需要國家有關部門和教育人員施以更多的關注。高校學生正確人生觀念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不能僅僅依賴于學校的力量,這與社會大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是息息相關的,就高校學生的年齡層次和文化水平來看,這一階段所接觸到的思想文化教育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王德勛.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幾個基本原則[J].中國高等教育, 2017(10):20-21.
[2]戢學良.淺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幾個基本原則[J].科技資訊, 2014(33):233-234.
[3]張紀娥.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鑒傳統的基本原則和有效途徑[J].大家, 2012(03):238-239.
[4]李莉,劉孜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關懷的幾個著力點[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7(18):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