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潔
(長春光華學院,長春 130033)
基于信息技術的C語言教學改革研討
楊雪潔
(長春光華學院,長春 130033)
利用當前先進的信息技術,對C語言的教學改革進行系統分析,將理論課程借助信息技術來展開各項驅動教學任務,課后通過信息技術來實現移動式學習,完善課程網站建設。
C語言;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發展
C語言作為計算機、電子、物聯網等理工科專業的主要基礎課程,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準確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和比較常用的標準庫函數,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開展軟件開發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奠定基礎。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驅動力,C語言教學的授課對象一開始就是大一的新生,而大一新生對計算機的了解只局限于最基本的計算機軟硬件知識和日常的一些基本應用或者網絡游戲等,而教師的教學模式一般都是傳統的灌輸式,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始終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這種狀態下,學生自身對C語言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是非常低的,而且長期處于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而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所需要學習和積累的知識越來越多,學生就很容易喪失學習C語言的學習積極性。
在實踐教學中,每一個學生都會分配到一臺計算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是自己來完成相關的編程任務,一旦在任務進行的過程中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等老師來編譯調試后解決。由于學生的數量多,教師不能解決學生遇到的所有問題問題,對一部分學生放棄編程引導,導致學生的整個實踐效果達不到預期的教學要求。在教學中,學生不等到教師解決遇到的問題,因為不同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都是有區別的,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學習,有很多問題自己就可以解決,可以極大的減輕教師的工作量,教學效果得到明顯的提升。
要想學習好編程語言,練習是分不開的,而當前的編程語言教學中,教師將關注點放在了課堂教學上,一旦到了課后,所有的學習內容都需要靠學生自己單獨完成,而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這也就很容易造成編程語言教學出現高低層次。
高速網絡已經覆蓋了我國的大部分校園,學校機房也配備了電腦等多媒體網絡教學軟件。很多高校教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還是喜歡用電腦和PPT,功能強大的網絡教學軟件也沒有被教師充分利用,很多只是用來進行文件傳送。這也使得大部分的信息技術都沒有在教育教學中得到有效運用。對C語言教學進行改革的時候,教師需要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等新型的教學模式,多開發一些目前學生比較熟知的課程網站,像QQ、微信這一類學生認識比較強的課程網站,進而全面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
2.1.1 理論課程借助信息技術來開展任務驅動教學
對于C語言的理論課程而言,其語法所規范的內容異常的煩瑣,而且學生對C語言課程的學習興趣也始終不高,而借助信息技術對理論課程開展任務驅動教學可以極大的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下進行自主學習。任務驅動教學的關鍵主要是任務設計,而任務設計需要全面考慮知識點的系統性特征以及學生的真實學習興趣,并在此基礎上將課程知識融入在多個教學任務中,保證學生可以充分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落實交互性學習。
2.1.2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在C語言的實踐教學中,教師要按照一定的方式來對其進行分組處理。相同組學生可以通過討論和溝通來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這對于提升教學質量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
這一平臺的開發主要是以學生比較感興趣、比較常用的手機軟件為主,像QQ、微信這一類軟件。教師運用所開發的微信教學平臺可以將課程知識內容進行重構,開發微信教學平臺的時候,除了要考慮教學平臺的實用性以外,還要考慮到易用程度,如果說實用性強,但是學生操作起來非常困難的話,學生對其的興趣關注度也不會太高,推送的學習內容還需要充分結合課程的重點、難點需求,選取知識點精華來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微信教學平臺建設由于是一個全新的教學手段,還需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反饋意見來對其進行實時的完善。
創建C語言課程學習軟件,通過軟件來上傳課程大綱,教師授課計劃以及教案等內容。開展師生互動教學,保證課內外學習充分的進行整合,這樣學生就可以隨時對自身進行階段測試,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讓學生的課內學習得到了充分的完善,而且還極大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層面。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此次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來了解教學效果,對某學年3個班140位學生開展了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改革問卷調查,并對問卷結果進行了對比,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教學效果對比Tab.1 Comparison of teaching effect
利用信息技術對C語言教學改革問題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在理論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法將知識點融入實際的設計任務中。在上機教學階段采用分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理論課程結束還可以通過手機信息技術平臺來推送學習內容。通過落實這一教學模式之后發現。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極大的提升學生對C語言的學習積極性。提升了C語言教學的整體教學效果。
[1] 牛愛芳,鐘麗,徐靜姝.論應用型大學實踐教學建設與管理——北京聯合大學實踐教學發展之路[C]//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2010.
[2] 田金亮.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革與研究[C]//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第12卷).2010.
[3] 董鸝寧.建立完整的實習體制 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C]//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2009.
[4] 陶松壘.以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為目標的實踐教學改革[C]//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2008.
[5] 劉慶成,李金軒,周亞平.深化改革 創新機制——東華理工大學核地學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C]//中國高等地質教育歷史經驗與科學發展研討會論文集.2009.
[6] 孫曉鯤,牛愛芳,楊沛.以應用需求為導向,構建應用型大學實踐教學平臺[C]//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2010.
[7] 劉艷霞.如何提高實訓在應用型大學教育中的作用[C]//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2007.
[8] 孫金立,李廣德,馬炳厚.圖書館研究生創新教育及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思路[C]//圖書館改革與發展——陜西省社會科學信息學會第六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03.
[9] 林明惠.淺論社會工作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C]//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6年年會優秀論文專輯(一).2006.
[10] 潘懋元.高等教育的發展數量增長與質量提高[C]//中國老教授協會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研討會論文集.2009.
ResearchonClanguageteachingreformbasedoninformationtechnology
YANG Xue-jie
(Changchun Guanghua College, Changchun 130033, China)
The current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used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 language. The theoretical curriculum is started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drive various teaching tasks. After cla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used to realize mobile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websites.
C langua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Development
G343
B
1674-8646(2017)22-0114-02
2017-09-13
楊雪潔(1981-),女,工程碩士,實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