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麗婭
金飛豹與他的“鄭和艦隊”
文/馬麗婭
人物名片
金飛豹,60后,中國著名登山探險家、策劃大師,創造了中國無數個戶外運動探險的第一。曾以18個月零24天的時間,成為世界上最短時間內完成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達南北兩極點的極限探險“7+2”的探險家。也是中國大陸第一個跑完七大洲極限馬拉松的馬拉松愛好者。
在完成對南極、北極、珠穆朗瑪峰等的探險旅程后,金飛豹與船模制作大師歷時3年,完成了最費時、費錢的冒險:自費600萬元人民幣,完整復原了明朝七下西洋的“鄭和艦隊”。

◎金飛豹和他的“鄭和艦隊”——天元號(帥艦模型)


◎對帆船模型愛不釋手的金飛豹
作為一名探險家,金飛豹有著自己的“探險三部曲”——攀登、奔跑和遠航。關于攀登,金飛豹的足跡幾乎已經遍布世界各地的高峰。而奔跑,金飛豹已經參加過各大洲和地區的近百場馬拉松;金飛豹還有一個計劃——沿著當年云南籍著名航海家鄭和下西洋的路線,遠航環游世界。
在收藏領域,金飛豹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中國最早的彩色圖片展”,隨后將這批珍貴的人文史料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策劃并組織了“百年奧運傳奇見證”2008昆明獻禮“奧林匹克魂”世界珍藏奧運郵票展,是英國吉尼斯世界紀錄“全球奧林匹克郵票收藏量最多的擁有者”。
在結合自己探險、收藏兩方面,金飛豹用三年時間,復原了208艘“鄭和艦隊”模型,成為國內絕無僅有的船模收藏家。

◎ 金飛豹和他的『鄭和艦隊』—— 馬船
出生于昆明的金飛豹年少時,就深受云南人鄭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壯舉所感染,立志將來要做一個行走世界的探險家。因為對鄭和航海故事的癡迷,金飛豹曾到鄭和航海途經的國家和地區進行尋訪和考察。
起初,金飛豹僅僅是對帆船主題郵票比較感興趣,曾經精心收集了8000余枚古帆船航海主題郵票,在云南陸軍講武堂舉辦“鄭和·世界航海郵票展”,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機緣巧合,一次帆船模型展,讓金飛豹萌生了制造一個鄭和航海艦隊的想法。他希望以此開啟自己的“航海”路程,更向世人展示一個真實可觸的鄭和船隊印象,向偶像致敬。
與中國傳統的農耕文化內斂安詳的風格不同,西方的海洋文化充滿了行走與擴張,外國人對船模的熱衷幾乎是全民性的,許多人看到一艘船就能準確地說出他的名號來。而在中國,船模似乎是一些擁有經濟能力,并且對航海及模型有興趣的人才會收藏的奢侈品。“中國擁有1.8萬公里長的海岸線,可僅上海一座航海主題博物館。海洋文化和航海文化不普及、船模收藏沒有明顯增值空間等諸多因素,讓國人很難理解花費數萬元收藏一件船模這件事,也注定了船模收藏的小眾化與奢侈性。”金飛豹說。
作為古代中國造船技術巔峰代表的鄭和寶船,并沒有留下實物和詳細的圖紙資料。以致金飛豹和匠人師傅們只能通過文獻中的只言片語來推斷鄭和寶船的形制和規模。雖然困難重重,但金飛豹希望通過用船模還原“鄭和艦隊”,讓人們實實在在感受六百多年前鄭和七下西洋的場景。

◎已制作好的“鄭和艦隊”帆船
“我去過世界各地的鄭和紀念館,但像船隊模型這樣的立體資料卻比較少。翻了一百多本史料才定下初稿,從船體龍骨到外面的裝飾、人物一樣沒落下。70多個人一起做208艘船,3年了才收尾。”金飛豹介紹。
這似乎是巧合,鄭和第一次下西洋也經歷了三年。永樂三年至永樂五年(1405—1407),鄭和為主使,王景弘為副使。率水手、官兵,隨行還有采辦、工匠、醫生、翻譯等27800多人。乘“寶船”六十二艘,加輔助艦艇,共兩百余艘。從江蘇劉家港出發,到福建長樂太平港作遠航準備,揚帆南下,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暹羅(今泰國)、爪哇、蘇門答臘(今屬印尼)、滿剌加(今馬六甲)、錫蘭(今斯里蘭卡)、古里(今印度科澤科德),再行至印度洋西海岸返回。
船模作師們查閱了古代帆船圖譜、《明史》等大量史料,仔細研究古代艦船的樣貌、造型,最后決定按1:49的比例還原鄭和艦隊。 明史之外,鄭和下西洋時的通譯馬歡所著《瀛涯勝覽》、明末羅懋登所著《西洋記》、明清之際的學者談遷所著的《國榷》等幾種文獻,都記載著鄭和寶船尺度為“大者修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僅舵就重四千公斤”此外《西洋記》對包括寶船在內的鄭和艦隊各型船舶都有較為詳細的描寫,因此可以認為,寶船的主尺度為長44丈,寬18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只,這種寶船就是鄭和艦隊的主力艦。如果按照明代尺量測算單位1尺相當于今天0.317米折算,就可以得出鄭和寶船總長度為140.74米,寬57米,總排水量在2萬噸以上。船帆也擁有令人驚嘆的十二張帆,而寶船的錨和舵也都需要幾百人喊口號一起動手才能擺得動。
復原鄭和艦隊的主要匠人付昆祥,曾是一名職業航模運動員,后創辦了自己的船模工藝品公司。他的作品曾兩次獲得世界帆船模型錦標賽銀牌,他的6條帆船被國外六家著名博物館收藏。
由于記載鄭和船的圖片、文字資料極少,為了敲定船型,付昆祥和他的團隊拜訪福建、廣州多地老手工藝人,多番研究考證后敲定船型為福船形。為確保船只比例的精細嚴明,一厘米誤差他也會反復改進和測量。

◎制作“鄭和艦隊”帆船

← ◎鄭和艦隊帆船模型上的細節制作

↑ ◎天元號設計圖

◎中號寶船模型 模型比例:1:49 實船尺寸:長37丈 寬15丈 模型尺寸:2.5米 ×1.02米

◎座船模型 模型比例:1:49 實船尺寸:長24丈 寬9.4丈 模型尺寸:1.63米×0.64米
三年時間,制作完成的“鄭和艦隊”包含208艘不同類型、不同大小、不同用途的六種船型,其中包括鄭和遠洋航海的:寶船、戰船、糧船、水船、馬船、座船等。這是迄今為止最能展現鄭和七下西洋的完整艦隊模型。
600多年前,云南人鄭和開創了中國人遠洋航行七下西洋的航海壯舉,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篇章。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帶著強大的航海技術、和平友好的大國精神走向世界,為中國乃至世界航海事業邁出了第一步。
現在,208艘艦船在2700平方米的展廳內呈飛燕型依次排開,最大的寶船立于中間。
鄭和寶船模型有三米之長,一米多寬。寶船以福船為型,底部漆白,中間往上以黑色為底,雕上金色的龍紋,船倉中的窗戶以紅色為底,炮門則為白色。船頭刻上精美的金色虎頭圖騰,船尾則刻了白色仙鶴圖。船尾建造了一座以宮殿為原型的建筑。船上人物、大炮栩栩如生,從鄭和到監丞、將士、船工、醫官、通事(翻譯)等一應俱全,依次排開。

◎戰船模型 模型比例:1:49 實船尺寸:長18丈 寬6.8丈模型尺寸:1.2米×0.46米

◎糧船模型 模型比例:1:49 實船尺寸:長28丈 寬12丈模型尺寸:1.9米×0.83米

◎水船模型 模型比例:1:49 實船尺寸:長28丈 寬12丈模型尺寸:1.9米×0.83米
船只做工精細,精致到每艘船上都仔細考究窗戶該用何種圖案,船尾的建筑應采取怎樣的建筑風格、船上分工明確的各類人員應穿著怎樣的衣物,配備怎樣的工具,船只上的各類旗幟應采用怎樣的顏色和字體都深有講究。
“有機會,我想建一座鄭和艦隊的主題博物館,將這些船模展示出來”金飛豹說。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任編輯 陳 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