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穎 劉思雨
[摘 要]隨著科教興國總體戰略在我國的深入貫徹,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已滲透到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高等學校在我國作為培養高新技術人才的集中地,一邊承載著盛譽,一邊也存在一系列問題。文章對我國高校科研經費當前所處社會環境進行分析,提出高校科研經費在財務報銷中集中體現的問題,并對此闡述對策和建議,讓高校科研經費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高校財務也更好地服務于科研人員。
[關鍵詞]高校科研經費;科研環境;問題;對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5.166
1 當前高校科研經費所處社會環境
1.1 政府及社會投入不斷加大
隨著高等教育在我國的迅速發展,政府對高校的投入規模不斷擴大,呈逐年增長趨勢。《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國人發明專利年度授權量和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數均進入世界前5位。[1]高等學校作為我國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在我國科研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因此,政府不斷加大對高校科研經費的投入,從財政性資金上保障高校科研經費,力求鼓勵高等學校進行科研活動。同時,校企合作不斷加強,各類學會、科研院所以及企事業單位對企業的投入源源不斷,使得高校科研經費來源渠道呈現多元化趨勢。
1.2 一系列“松綁”政策保駕護航
“十二五”以來,有關科研經費管理和使用的紅頭文件不斷出臺:《中央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差旅費管理辦法》(財行〔2013〕531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財教〔2015〕15號)、《關于中央財政科研項目使用公務卡結算有關事項的通知》(財庫〔2015〕245號)等,旨在為科研人員明確經費使用準則、簡化經費使用手續,使得科研人員能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搞研究。尤其2016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中辦發〔2016〕50號)更是成為了“松綁”政策的關鍵一筆,標志著政府力求通過新政給科研人員營造研究氛圍,體現了政府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2 當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存在問題
2.1 科研經費管理辦法不統一
高校科研經費根據其來源不同,科研分為縱向經費和橫向經費。縱向經費主要指國家、地方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下達的科研項目,按照級別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和廳局級;橫向經費指學會、協會、研究會等下達的科研項目以及企事業單位(或自然人)、科研院所、兄弟院校委托(或合作)的科研項目。
高校科研經費的管理屬于過程管理,從項目立項、經費撥款、預算申報、經費使用、結題監管等環節應環環相扣,應根據經費來源不同,從而使用統一的經費管理辦法。目前在經費管理實踐中,還存在將橫縱向經費統一納入一類管理的現象。將橫向項目經費納入嚴格的行政化管理模式,直接影響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導致經費使用者叫苦不迭,同時也缺乏研究主動性。
2.2 經費撥款滯后,易造成突擊花錢
在科研經費報銷管理中,還有一類問題使得經費使用者和財務人員都愁眉不展,那就是經費撥款滯后。雖然政府及相關部門在項目前期做了充分工作,但部分研究經費到賬晚現象依然存在。眾所周知,科研項目研究的周期基本是固定的,就算經費批復下達的時間滯后,也要在有限的周期內進行結題,項目的完成時間并不能更改。因此,一旦項目經費到賬晚,項目實際研究時間就會被大大擠壓,項目負責人只能在剩余的有限時間里完成諸如設備采購、定點會議等工作,極易造成突擊花錢。而且突擊花錢也會帶來潛在的道德風險和法律風險,經費使用者這種在程序上的不合規,同時也會增大財務人員核算的工作量,更甚者造成會計信息不真實。[2]
2.3 預算管理制度過于死板
科研經費預算制度反映了科研人員在研究周期內將經費安排的依據,涉及如何合理配置資源使得科研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成果性。科學研究作為一項創新性活動,預算安排和執行上具有相對的不確定性,但是目前有些預算管理制度過于死板,將科研經費預算編制過于嚴格地行政化,限制了科研經費創新性活動的開展。同時,因為一些科研人員學習經費管理制度的意識不強,對經費使用的各項管理規定并不十分了解,沒有正確把握預算編制的內涵,導致了科研經費預算申報缺乏合理性,給后續支出核算帶來困擾。可見,科研經費的預算編制制度過于剛性,也成為抑制其健康發展的絆腳石之一。
2.4 科研人員報銷違規操作
由于科研人員沒有深刻學習各項經費使用管理辦法,導致財務人員在核算科研經費報銷時會時常發現一些違規行為。如個別項目存在套取現金行為,以各種理由套取大額現金支付,或將個人家庭消費性支出強行列支到項目經費中;部分科研人員巧立名目,支出范圍界限不清,如打擦邊球將辦公類耗材和專用材料界限混淆報銷;再如一些科研人員以虛假發票套取項目資金,或以各種未實際發生內容的票據虛列支出等行為,嚴重違反了財務制度和稅務制度,一方面不利于科研經費“錢花在刀刃上”,不利于科研成果的研制和轉化,另一方面給財務核算人員帶來巨大壓力,具有潛在風險和道德風險,有的甚至要承擔法律責任。
2.5 監督機制不完善
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模式一般為三方及以上多方共管。科技處及各職能部門,按科研項目來源分別負責相應的項目申報、評審、立項、檢查驗收和績效考評,協助項目的經費預算、劃撥以及各類科研成果的管理和技術轉移工作等;財務處主要負責科研經費的使用和核算,使科研經費的支出符合國家各項法律法規,并協助審計部門進行監督;項目負責人作為科研經費的直接使用者,承擔著項目的直接責任,須嚴格履行科研項目合同(協議)或計劃任務書規定的各項工作,領導項目組成員完成研究任務,實現研究目標,同時遵守各項有關科研經費的管理規定,對經費使用的真實性、規范性、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承擔法律責任。在這種“各司其職”的環境下,科研項目在實際運行中,往往容易出現職能混淆,項目負責人或部門領導“一人獨大”,出了事情高校才監督介入,監管乏力已經成為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endprint
3 完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制度的對策探析
3.1 明確科研經費屬性,實行分類管理
目前,科研經費來源呈現“縱向專業化、橫向多元化”的格局,也帶來對經費管理制度的辨析和理解上的難度。“哪類經費適用于哪個管理辦法”應該是每一個項目負責人在立項申報時首先考慮的問題,也是財務人員在核算時應遵循的。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項目承擔單位以市場委托方式取得的橫向經費,納入單位財務統一管理,由項目承擔單位按照委托方要求或合同約定管理使用。[3]這就意味著橫向經費將擁有更大的自主權,不能嚴格按照財政性資金的行政化要求進行管理。
3.2 及時撥付經費,并進行結余管理
經費是否按時撥款直接影響著科研項目的進展和研究成果的好壞,完善的經費撥付制度有利于順利開展科學研究。預算撥款到位遲,影響項目及課題研究的問題,可以從兩方面入手解決。一是科研項目主管部門加快項目預算申報的工作進程,將組織評審、預算批復下達等工作盡量提前,提高項目預算經費到位率。二是調整項目研究周期,即將項目研究起始日自經費撥付到賬日算起,這樣可以確保項目按進度使用經費,避免突擊花錢、違規操作等問題,有效地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確保項目保質保量完成。同時,針對部分項目“結題不結賬”行為,也要加強結余管理,前期細化預算,制定科學合理的預算,執行中按部就班,對于已經結題卻仍存在大量經費結余的情況要重點篩查,厘清原因,根據具體實際情況判斷資金后續去向。
3.3 加強預算制度管理,財務人員參與預算編制
科研經費預算要真實、合法、科學、準確,研究制定符合創新活動規律的科研項目評審制度,提高預算管理效率。首先,要想科學地編制可行性強的預算,必須要讓項目負責人充分了解經費使用的范圍和內涵。高校科研項目經費的開支范圍一般包括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直接費用是指在項目研究開發過程中發生的與之直接相關的費用,間接費用則是指在組織實施項目過程中發生的無法在直接費用中列支的相關費用。[4]根據不同費用的內涵不同,項目負責人在編制預算是要分清這兩種費用,同時應邀請財務人員參與預算編制,實行專人指導,提高預算的精準度。同時提高項目負責人的“文件意識”,編制預算前應大量閱讀相關政策文件,明確經費使用規章制度,保證經費的科學合理使用,提高科研項目的效益。
3.4 加大財務及相關管理政策宣傳力度
目前部分項目負責人在經費執行過程中,依然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經費支出了長時間不回發票,財務人員無法銷賬;票據內容和實際情況不符,“前言不搭后語”;混淆預算項等情況頻發。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來源于項目負責人對于現行政策的無視和不了解。針對這種情況,高校要加大財務及相關管理政策的宣傳力度,必要時編制經費報銷使用手冊,使項目負責人知曉經費使用范圍和規定,合理利用科研經費,使科研經費發揮最大化效益。
3.5 加強監管和懲處,完善監督機制
有人認為,科研經費之所以貪腐、挪用經費現象層出不窮,原因之一是監管不力,更主要原因是懲處力度不強,違規成本低。對于經費使用不當現象,往往是打擦邊球,各個職能部門你推我我推你,誰也不愿意當“出頭鳥”。因此,一方面,應加強科研項目經費的監管,科研處、財務處、項目負責人等多方共管,設置整體聯動機制,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另一方面,對經費違規現象,必須嚴懲到人,不僅削減項目經費,同時使項目負責人及課題組成員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完善監督機制有利于科研經費的規范使用,也給財務部門減輕了很大核算壓力。
4 結 論
在響應中央號召“放管服”的大背景下,高校科研經費如何能實現經費使用得當、項目開展順利、科研成果轉化生產力,是一個值得持續探討的問題。只有不斷完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項監督管理機制,才能使高校源源不斷為社會提供高新技術人才和成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EB/OL].(2006-02-09).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gjkjgh/200811/t20081129_65774.htm.
[2]謝珊珊.新政策環境下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探究[J].教育財會研究,2016,27(5).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EB/OL].(2016-07-31).http://www.gov.cn/xinwen/2016-07/31/content_5096421.htm.
[4]于濤,陳金剛.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存在問難及對策研究[J].高教管理,20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