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趙國 王明亮
高負荷、大強度發展學生體能
——“多種方式的籃球運球與傳球組合”一課給我們的啟發和思考
文/葉趙國 王明亮
如何高負荷發展學生的體能成為近期在體育教師中熱議的一個話題。本文以在寧波鄞州區舉行的浙江省體育教學聯盟小學組第八屆研討活動的一堂籃球課為例進行闡述分析。文章對課堂實施高負荷進行了四方面的分析和對策研究,為體育教師進行高負荷發展學生體能進行了一次有效的探索。
高負荷;體育課;體能
發展學生體能是體育課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但在一線實踐教學中,很多體育教師不敢高負荷的進行體能練習。但2017年6月4~6日在寧波鄞州舉行的浙江省九城區中小學體育教學聯盟小學組第八屆研討活動中,寧波鄞州區堇山小學何齊驍老師執教的“多種方式的籃球運球與傳球組合”一課,我們看到了一堂高負荷下的體能練習實踐課。在課中,高強度、大運動量、大密度的練習方式,讓觀課老師大呼過癮,而且在教學中沒有出現任何教學意外,學生全程高質量完成了教師的教學任務,從發展學生體能的角度來看真可謂是高質量的籃球課。針對何老師的這堂課,筆者所在的團隊進行了大量的數據測量和分析,從中得到了一些啟發和思考,可以給我們體育教師執教相關類型的體能課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這堂課給觀摩者的感覺首先就是強度高、密度大,經過現場測量,各個環節的心率也是很高的(表1)。本課的練習內容是籃球的運球和接傳球的組合練習,籃球是學生喜歡的內容之一,教師很好地利用了教材的項目特點。在這里也給筆者一點提示:想要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練習內容,教師在設計練習的時候就應該深度挖掘教材的項目特點,針對項目特點進行教學設計,這樣的練習才能受學生歡迎。何老師這一點做得很好,值得借鑒。在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保障下,何老師設計的各個環節練習強度都比較大,心率較高,學生從開始的心率85次/min開始,在準備部分就達到了150次/min,在后面的練習環節中,還有不斷的創新高心率產生,在筆者的測試團隊里,測試中最高心率達到197次/min。在強度方面,基本都在中上強度以上,大強度的環節占大部分,整堂課平均強度為1.71,讓測試團隊都替他擔心。但實際教學下來,學生很開心,全身大汗淋漓,卻沒有一位學生退出課堂,可見學生還是能適應何老師的這種課堂強度,更可見何老師對學情的了如指掌和對課堂的自信。

表1 各負荷、時間統計表
心率峰值也是評價一堂高負荷體育課的一個重要指標,按照一般常規體育課規律,一堂體育課一般出現一個或兩個心率峰值為正常。但在何老師的這一節高負荷體育課中,心率峰值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為184次/min,整堂課平均心率為145.33次/min。但縱觀本節課的心率曲線圖(圖1)可以看出,和最高心率峰值相比,還有幾個略低于心率峰值的高峰值,而且整堂課的心率水平都處于比較高的一個水平。所以,在一堂高負荷以發展學生體能練習為目的的課堂中,只有讓學生保持一個較高的心率水平才能有效提高體能。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前提下,在課堂中必須隨時觀察學生的身體狀況和練習情況,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安全實效的課堂練習效果。
為了達到發展體能的目的,課堂中肯定是讓學生多練習。在發展體能為目的的課堂中,多分組,加大練習次數,提高練習密度,也不失為一個有效手段。在何老師的課堂中,充分說明了多分組的作用和效果。何老師分組最多的時候是兩人一組,這樣的分組無疑把學生的練習次數最大化,畢竟傳接球需要兩個人進行。而且在實際課堂中,學生對于這樣的分組沒有產生反感心理,也沒有因為練習密度的加大而降低練習質量。何老師在練習過程中不斷改變練習人數,改變練習方式,這些都保持了學生的練習興趣,使得練習不會枯燥單一,學生會因為不斷變化的練習環境從而產生新的練習興趣,繼而保持高昂的練習態度,為發展體能提供良好的興趣保障。

圖1 心率曲線圖
高負荷的體育課肯定在課堂中是精講多練的,教師講解多,學生練習的時間就相對減少,所以高效的體育課肯定是暫停少、練習順暢。在何老師的課堂中也體現了這點,很多練習都是在練習中轉換,教師的指導也是在學生沒有停止練習的情況下進行的??v觀整堂課的教師暫停次數,基本都是在需要集體講解或指導的時候停下來,課堂沒有多余的暫停,真正體現了保持課堂練習的順暢性,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練習時間,為高負荷的體能課提供了時間保證。
G633.96
A
1005-2410(2017)11-0008-02
(浙江省溫嶺市澤國鎮中心小學 317500)
(浙江省溫嶺市新河小學 31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