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焦慮感是影響初中生英語聽力成績的一個不容忽視的情感因素。本文選擇焦慮對中學英語聽力成績的影響進行研究,總結出降低英語聽力焦慮感的有效方法,以期能夠幫助學生有效提高英語聽力成績。
【關鍵詞】焦慮 中學英語 聽力成績
伴隨著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展,研究者開始注意情感因素在二語習得中的作用。在外語學習者的情感與外語學習的關系中,焦慮可能是最妨礙學習過程的消極情感因素之一,與不安,失意,自我懷疑,憂慮,緊張等不良感覺有關。但在中學英語聽力測試中,學生對聽力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焦慮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聽力成績。本文選擇焦慮對中學英語聽力成績的影響進行研究,總結降低英語聽力焦慮感的有效方法,以期提高學生的聽力成績。
一、焦慮產生的五大主要因素
筆者通過進行訪談和調查問卷,總結了學生對于英語聽力焦慮的原因,主要有下幾個因素:
1.聽力要求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且要在短時間內翻譯并選出正確答案。英語口語中常有吞音或者連讀現象,語速較快。學生在聽力過程中,一旦注意力不集中,極易引起發揮失常,這是引起學生焦慮的主要原因之一。
2.大部分學生都有相互競爭比較的心理,但過于迫切的想考出好成績,反而容易在考試中壓力大而焦慮,從而影響發揮。
3.單調壓抑的課堂氣氛,會使學生產生壓抑感,滋生對語言學習的厭倦心理,從而導致英語聽力過程中的焦慮。
4.沒有良好的聽力策略和聽力習慣,會使學生增加焦慮;考試中策略不當,焦慮會較為嚴重。
5.語言知識基礎不扎實,理解速度因此受影響,心有余而力不足,從而產生焦慮感。
二、如何降低初中生聽力焦慮
1.培養聽的習慣。
(1)課堂中是培養聽力的主要渠道。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語音水平,因為若教師語音語調有問題,勢必影響學生的聽力,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使用英語進行教學,并盡可能地讓學生多聽到英語。
(2)此外,讓學生用學過的句型進行對話,鼓勵學生上臺展示。通過營造良好英語氛圍,就能較容易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這樣才不會在做聽力題前就有緊張情緒了。一旦養成習慣,英語聽力就沒有什么好緊張的。因此教師要創設環境,培養學生聽的習慣。
2.提高聽力技巧。聽力技巧,包括語音技巧和理解技巧。
(1)語音技巧包括連讀、弱讀、句子重音、意群劃分等。不少學生辨音耗時長,語音知識基礎薄弱,以至于聽時產生辨音錯誤,這樣容易導致焦慮情緒。加強語音訓練,要讓學生熟記音標的正確發音,掌握讀音規則,增強辨別單詞長短元音及輔音連綴的能力,增強辨認連讀、重讀、弱讀、語調、同音異義詞的能力。
(2)理解技巧是指對所聽內容的預測、取舍等技巧進行訓練。掌握了聽力理解技巧,學生的焦慮情緒就會有所減輕。
1)聽前做準備。這一階段是聽力教學的重要環節。在做同步聽力訓練時,先做好聽前準備,學生應抓緊幾秒鐘的時間瀏覽一下可選擇的選項,進行積極的思維,把握材料內容、范圍、方向,從中預測聽力中可能會涉及的問題,這樣帶著問題去聽,就容易捕捉到有關的信息、推測出可能的答案。聽前要對內容情節進行預估;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潛移默化,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的聽力訓練將是提高學生聽力技能、緩解聽力焦慮的有效途徑。
在聽錄音材料時,學生可在聽前預測的基礎上,運用語音、語調、詞匯、句法等知識,邊聽邊對原有預測進行證實、修正或作進一步的推測。
2)聽力過程有舍取。這一階段是學生精神高度集中的過程。由于聽音不象閱讀那樣,能隨意再看一下,再加上聽音時間短促,速度快或能力有限等諸多原因,難免會遇到不懂的地方。若對話、短文較長,往往聽完后面的忘記前面的。因此,必須教授學生聽力方法,有的放矢,聽重點,聽差別,聽側重,講究聽力的技巧性。
3)邊聽邊記,有意識學習。聽錄音時要養成記錄的習慣,聽音的同時也要有意識、有目的地重復瀏覽有關書面材料,必要時做些記錄、記號。這時一邊聽錄音、一邊閱讀相關的書面材料,思考判斷方法,有助于抓住解題的關鍵,快速地捕捉與書面材料相關的聽音內容,這樣就能立即選準答案。
4)聽后總結規律。在聽力測試中,關于數字的提問,經常涉及時間、價格等判斷,因此要熟悉其表達方式。這一階段是聽力訓練的總結及深人階段。教師應當及時核對答案,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查漏補缺,同時指導方法,達到更深層的理解消化。
3.提高學生興趣,增加學習動力。人們往往只有在面對感興趣的事物時才會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記憶牢固。有趣、形式多樣的英語聽力練習,能使學生的心情放松,消除焦慮情緒,激發聽的興趣,促進他們英語聽力學習的信心,使他們保持愉悅的心情,焦慮自然就減輕了。
總之,對于中學生的聽力訓練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學生英語聽力成績的提高不可一墩而就。因此,作為教師要在課堂上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和諧的氣氛,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反復循環,不急于求成,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勇敢面對聽力中的困難。
參考文獻:
[1]方玲玲,黃廣玲.從關聯理論看聽力焦慮情緒的緩解[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6).
作者簡介:秦月(1994-),女,回族,甘肅平涼人,研究生在讀,就讀于新疆師范大學,研究方向:英語學科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