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啟蒙,這樣做就對了
音樂啟蒙不是從學習樂器開始!這個觀念一定要刷新啦!那么,正確的音樂啟蒙該從哪里開始?又該如何做呢?讓我們走進紅黃藍親子園,到The Music Class的音樂世界去一探究竟吧!
——走進紅黃藍親子園,專訪The Music Class美國親子音樂啟蒙課程創始人Rob Sayer先生

美國The Music Class機構(以下簡稱TMC)成立于1998年,總部位于美國亞特蘭大。目前在全球有800余個教學點和65000余名學生。創始人Rob先生畢業于曼哈頓音樂學院,獲得音樂表演學士、音樂教育碩士學位,并曾在朱莉亞音樂學院深造。在他轉攻教育之前,Rob曾在納塔爾愛樂樂團擔任小號演奏家,大家都親切地喊他“老羅”。2015年,紅黃藍教育機構與TMC達成中國區獨家戰略合作,全面引入The Music Class美國親子音樂啟蒙課程。正是由于這段緣由,“老羅”和他的團隊每年都會親自來京培養優秀的TMC教師,開啟在中國的音樂之旅。
Rob曾擔任過校樂隊指揮,經過12年的教學實踐與研究,他逐漸意識到早期教育階段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女兒的出生讓他堅定了對音樂啟蒙教育的信念,他先后跟隨Edwin Gordon學習“音樂學習理論”,跟隨Robert Abramson學習達爾克羅茲教學法,進而創設了TMC,開始制作錄制TMC的歌曲CD并研發了課程體系。通過對早期兒童音樂發展研究和教學理論的不斷教學實踐,他逐漸意識到,學音樂和學語言一樣,需要有適宜的環境,并且越早越好。
在生命最初幾年就接觸音樂的兒童,長大后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音樂,也可以更輕松愉快地學習樂器、唱歌和舞蹈。如果孩子沒有進行過音樂啟蒙,沒有具備音調和節奏準確的能力就開始學習樂器,那么他們將很容易陷入痛苦的境地。即使通過技術訓練學會了樂器演奏,也可能因為很難對音樂有真正的理解和情感認同,從而無法真正與音樂為伴。所以,Rob先生說,如果想讓孩子將來成為一個會欣賞音樂、會演奏音樂的人,甚至成為一位音樂家而不僅是演奏者,音樂啟蒙階段是絕對不能省略掉的。
音樂啟蒙被很多研究證實,可以增強孩子大腦的可塑性,激發孩子的音樂潛能,也有利于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其實絕大多數孩子的音樂潛能都是一樣出色的,只是可能許多孩子都錯過了嬰幼兒期這一潛能可以被開發到最大程度的寶貴時期。所以,音樂啟蒙是越早越好。
音樂能力的發展,就像語言能力一樣,孩子需要每天沉浸在音樂的聲音中,音樂能力才能得以最有效地發展。孩子母語學習之快,完全得益于父母從孩子出生開始就每天和他說話。即使孩子還不能用語言回應父母時,父母也不會停止。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孩子每周只接觸一次母語,那么孩子肯定會出現語言能力發育遲緩。音樂也是一種語言,所以其能力的發展也是如此。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讓家里充滿音樂是十分重要的。
Rob先生自己最終能成為一名出色的音樂家和音樂教育家,就是因為他是在一個充滿音樂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回憶說自己的哥哥、姐姐都非常喜歡音樂,也喜歡在家里演奏樂器,所以他一直浸潤在音樂的世界中,對于學習一種樂器非常向往,因此他一直是自己主動學習樂器而不是被家長強迫。他的女兒和兒子也一樣,從小自然而然地生活在音樂中。他的女兒Raina在五六歲時就已經開始寫歌了,她為TMC創作了風格多樣的眾多歌曲。Raina的大學的專業是科學和音樂,畢業后她先成為了一名舞蹈家,現在作為TMC的中華區經理、國際培訓師的同時,她還一直是一名優秀的一線教師,致力于教學研究。Rob先生強調,父母為孩子在家里營造豐富的音樂氛圍,和孩子一起玩音樂、感受音樂,從孩子出生那天起,就唱歌給孩子聽。這樣可以讓孩子覺得,音樂就是玩耍,音樂就是生活。
想讓孩子愛上音樂,享受音樂,父母的行動示范很重要。有些父母擔心自己唱歌跑調,因此怯于開口唱歌;有些父母不知道該給孩子聽什么樣的音樂,因此不給孩子聽音樂。這些都使得家里幾乎沒有音樂氛圍。
其實只要父母開口唱,就是一個很好的示范,讓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喜愛音樂,享受音樂。至于音準問題,完全可以通過一起上親子音樂課的方式來解決。要知道“走調”大部分源于不會聽,在親子音樂課上,處于音樂發展關鍵期的寶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音調和節拍能力,成人也能通過不斷地課上參與課后練習讓自己的音準變得越來越好。Rob先生開玩笑地說自己的妻子就是這樣的情況,而他在TMC的教學中更是看到過太多父母從唱歌走調、不愿意參與,到通過訓練變得音準越來越好,也越來越樂于與孩子一起唱歌的例子。
父母在家里要怎么做?
● 在車里聽音樂并跟著唱歌。如果孩子已經參加了音樂課程,多聽課程中使用的音樂。
● 在廚房做飯的時候,給孩子一些結實的盆盆罐罐敲打演奏。你可以唱首歌,鼓勵孩子試著跟上節奏敲出節拍。
● 一起跳舞!
● 在睡覺前給孩子唱搖籃曲。
● 改編熟悉歌曲的歌詞,和孩子生活中正在發生的事聯系起來。可以在歌詞中加入最喜歡去的地方、朋友、家人、食物或者任何喜歡的東西。



Rob先生之所以將他的音樂教育課程設置為親子形式,是為了讓家長通過行動成為孩子的榜樣,為孩子創設有音樂的成長環境。課程通過指導父母怎樣在家中與孩子玩音樂,讓父母找到自信和樂趣,這樣才能用享受音樂的態度影響孩子。

中國父母有時候擔心自己給孩子聽的音樂不夠“高雅”,也許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不適合給孩子聽。但實際上,Rob先生認為,音樂不分高低,只是豐富程度的問題。就像如果孩子能在一個接觸到大量語言詞匯的環境下長大,那他也將學習到豐富的詞匯,音樂學習也要多元。所以,盡可能多地給孩子聽不同的音樂,對他的音樂啟蒙更有幫助。父母既沒有必要只給孩子聽世界名曲,當然也不要只給孩子聽兒歌,而是在孩子越小的時候讓他接觸到不同類型的音樂。Rob認為,那樣孩子在今后去理解多類型音樂的能力也會越好。他告訴我們,唯一的“壞音樂”,可能就是讓孩子感到不舒服的音樂,通常是因為音量太大或者音質太粗糙。
在The Music Class課程中,Rob先生為孩子制作的歌曲中涉及了各種各樣的調式、節拍、樂器和風格類型。為了保證音樂的原汁原味,他會和同事一起跑到世界各地去收集風格不同的音樂,例如各種民族音樂,將不同風格創作融入到音樂專輯中讓孩子去感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元音樂風格。他舉例說有個專輯的一首歌曲融入了南非風格的音樂元素,這首歌是讓當地的非洲人用自己的和聲錄制的,這可以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各類特別的音樂。另外,他說因為美國的流行音樂大多是偏搖滾、嘻哈的,所以他的專輯中反而不會太涉及這類音樂,他會去多補充孩子可能不太容易能接觸到的音樂類型。
在Rob設計的親子音樂課程中,有一些重復的環節設置,比如一首歌可能需要通過2~3節課讓孩子熟悉它。有時候父母會感到困惑,覺得是不是應該每次都讓孩子聽到新的音樂。但Rob表示,這種重復正是根據兒童學習規律和特點來設置的。年幼的孩子是通過重復來學習并且體會自己的進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要求反復聽一首非常喜歡的歌曲、反復聽同一個故事,這是因為當他可以預測歌曲和故事下一句是什么時,當他可以跟著已經熟悉的歌曲和故事表達演繹時,孩子會體驗到強烈的成就感。正是通過這樣一次次的重復,孩子大腦中的連接才會不斷加強,記憶更加深刻,這正是兒童學習的方式。
另外,Rob也用了一個通俗的例子來解釋我們聽到自己熟悉的音樂時的快樂。比如當我們去聽演唱會的時候,總會選擇那些我們熟悉的歌星,因為在演唱會的過程中,我們能聽到那些自己聽了很多遍、早已會唱的歌,而且會特別開心地跟著一起唱。這就是孩子在音樂啟蒙課上聽到那些熟悉歌曲的感覺。
懂音樂的Rob更懂孩子,這才讓TMC如此有魅力,讓很多孩子只要走進TMC的教室就會愛上它。除了好聽的音樂,還有別的訣竅嗎?通過深入了解,The Music Class音樂課程體系的背后有著強大的兒童心理學理論和前沿兒童發展研究的支持。Rob先生的妻子Michelle博士是一位科學家,從Rob開始兒童音樂教育之初,Michelle就作為幕后團隊一員為Rob提供了有力的科學理論支持,確保他設計的所有音樂課程都基于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
Rob先生本人更是一位好爸爸,愛孩子,更懂孩子。他反復在培訓中強調,孩子通過不同的方式學習。那些在課上淘氣的小朋友,并不意味著沒有吸收到課程的內容。那些還沒有進入狀態的小朋友,在The Music Class課上,老師會用適合的方式關注和鼓勵,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The Music Class課程的樂趣。
懂孩子的音樂啟蒙教育,才是更好的啟蒙,更有效的啟蒙。
With music we learn and grow!
紅黃藍熱線:400-818-6669
紅黃藍官網:www.rybbaby.com

掃一掃了解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