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陽
在證券投資中,事后總結經驗易,事前正確判斷難,一些長期業績保持增長的股票走出了漂亮的螺旋式上升曲線,能耐得住寂寞持有這些股票的基金經理,通常是在市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司機”,他們的投資業績令人刮目相看。

《投資者報》以連續管理三年(取整為1000天)以上的基金經理為統計樣本,發現經歷了數度牛熊依然堅守且不斷創出超額收益的“公募老司機”。他們的經驗和過往業績是基金公司的無形財富,也是公司具有深厚文化底蘊、能夠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的最佳證明。
據統計,分布在京滬粵的工銀瑞信、嘉實、富國和易方達四家公司,是“公募老司機”人數最多、投資業績最好的公司代表。
京師藏龍臥虎 工銀瑞信嘉實領先
擁有“公募老司機”較多的公司(表1:基金公司老司機數量排名)都是歷史悠久、規模排名靠前的大公司。作為智力密集型企業,這些公司能夠留住高智商人才,一方面是在內部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養體系,通過自主培養增強優秀基金經理的黏性;另一方面則是建立了良好的競爭機制,讓優秀基金經理得以嶄露頭角,進而擔當重要崗位。

基金公司中,后來居上的工銀瑞信儲備老司機數量最多,后勁十足。多年位于行業龍頭的嘉實基金采取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雙管齊下的方式,業績優秀的老司機不斷涌現。
單論公司歷史和公募產品總數量,工銀瑞信在業內并不居于首位,但卻是老司機數量最多的公司,足可見公司人才儲備之深厚。據了解,公司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全方位引入國內外優秀人才,投研人員逾170人,投資人員平均擁有約10年的從業經驗。從投資業績上看,管理工銀瑞信金融地產的鄢耀和王君正、管理工銀瑞信添福A和工銀瑞信添頤A的杜海濤等人,是投研隊伍中老司機的優秀代表。
工銀瑞信金融地產是鄢耀和王君正合作管理的第一只產品,此基金2015年一炮打響,到現在(截至今年11月27日)超越基準年化收益率16.35%,在偏股型基金中處于前列(表2:偏股型基金收益前10名老司機),獲得這樣的業績與兩位基金經理的主動操作水平高密切相關。
工銀瑞信金融地產基金2013年8月成立,2014年就以盈利102.49%的成績奪得當年偏股混合基金的冠軍,這固然有當年四季度金融股走強的因素,但兩位基金經理精準的主動操作能力功不可沒。
此基金通過分析金融地產行業的商業模式與利潤,深入挖掘金融地產行業內治理結構與成長潛力良好、具有行業領先優勢的上市公司進行投資。如果只是簡單地按照業績基準的“滬深300金融地產行業指數”進行投資,成立到現在4年多的時間,業績只能是和基準指數接近?;谧畹?4%、最高95%的倉位配置,該基金實現了超越基準年化收益率16.35%的出色成績。

從行業配置看,如果不在金融和地產中做正確配比也難有現在的收益。從成立到現在,地產指數上漲6.15%,金融指數上漲94.79%,基金累計盈利應在兩個指數收益之間。實際上,基金凈值累計收益率高達204%。該基金超配強勢的金融股,平均倉位在70%附近,多次抓住金融股的龍頭,而地產股倉位只有16%左右,由此才有現在的業績。
與同類基金相比更能佐證工銀瑞信金融地產管理能力突出。上海某公司旗下的產品名稱中也有“金融地產”字樣,投資策略也接近,但卻未能抓住相應機會,從2015年6月成立到現在,年化收益率只有6%。
工銀瑞信固定收益投資能力強已是市場共識,這源于有強大的固定收益投研團隊做后盾。固收投資總監杜海濤是團隊領軍人物,債券型基金收益前10產品中(表3:債券型基金收益前10名老司機),有兩只是他參與管理的產品,工銀瑞信添福A任職年化收益率為13.32%、工銀瑞信添頤A為12.19%,均領跑同類產品。正是由于具備這樣領先的盈利能力,機構才愿意將資金交與工銀瑞信打理,該公司新發基金的首募規模屢次刷新紀錄。
同處北京的嘉實是“老十家”基金公司,核心管理思想濃縮為“遠見者穩進”,投資中有遠見,基金經理也和公司一同成長、進步。
本報曾報道過嘉實投研體系前領軍人物邵健,他管理嘉實增長11年,年化收益率達21.16%,是嘉實后來者的榜樣。江山代有人才出,現在公司內的老司機業績突出者有陳少平、邵秋濤等人。
陳少平是嘉實吸納的人才,在嘉實做投資更加較之過去得心應手。2015年1月開始和同事共同管理嘉實新收益基金,很快迎來當年的6月至8月間股市的瘋牛和瘋熊,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很有可能將上半年所賺的利潤悉數賠光。9月份如果不能及時加倉,則會踏空后面的反彈行情。
陳少平恰好把握住了市場脈絡。二季度末時,股票倉位從季度初的94%銳減到66%,依靠降低倉位以躲避市場下跌,一直至三季度末倉位都是52%。在四季度的反彈途中,她又開始加倉,年底時加到了93%。依靠這樣的增減倉操作,嘉實新收益以全年81.36%的收益率位列同類前1/10。該基金的操作水平及管理業績也獲得機構投資人的肯定,當年年底,機構持有基金的比例逐漸上升,從28.7%一直上升到今年中期的51.64%。
邵秋濤是嘉實內部培養的基金經理,他獨自管理的兩只基金幾乎年年跑贏同類平均。2010年,在他加盟嘉實4年后開始管理嘉實策略增長,就此與邵健有著兩年共同管理的交集,邵健對其評價為“重劍無鋒”。2011年開始自己獨自管理剛剛成立的嘉實領先成長,從那時至今,年化超越業績基準收益率10.06%。嘉實領先成長的業績也創出另一個紀錄,在邵秋濤管理的完整自然年度中,長達5年都在同類前1/2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