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鳳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之下,通過小組內的明確分工,互助性的完成一系列學習任務的過程。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小組合作的模式,可以優化課堂氣氛,通過各小組之間的合作與競爭,提高語文知識和應用能力,培養互幫互助精神。但是在小組合作應用與語文課堂中的實踐情況來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本文將對此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實現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小組合作;語文;競爭;策略
在進行小組合作式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提高專業素養,合理進行小組組織與調控,結合學生特點進行小組任務分配,將小組發展為課堂教學的優質助手;建立合理的質量評估體系,準確的對小組教學結果進行評估,以對癥下藥的進行教學計劃調整。
一、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要素
(一)合理進行小組分工
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知識水平進行小組的劃分,遵循互補、協調的原則進行劃分,力求做到均衡分配,使得每個小組的綜合實力相當,既能保證公平性,又能起到小組成員互相學習帶動的效果。同時小組內部應進行公平的角色分配,該過程可由小組成員自行協商決定,教師只起到輔助作用。
(二)強調互助和集體意識
由于現階段的小學生多為獨生子女,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自私的意識,所以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應將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定義為“捆綁式”,使得各個成員之間形成積極的相互支持和監督的依賴關系。在潛移默化中向他們滲透“集體”的意識。
二、現階段我國小組合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教師在組織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置身事外”,沒有起到積極引導和參與的作用,缺少教師組織的課堂,難免出現混亂的局面,從而使得小組合教學過程的失敗,沒有達到其應有的效果。
小組合作通常流于形式,草草了事,由于教學任務較重,課堂上難以留出大部分時間進行小組活動,導致學生沒有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機會。
教學評價機制不夠完善,不注重小組合作學習結果的交流評價,教學評價標準多留于形式,或是對于個別表現好或不好的同學多加留意,進而導致對其他同學的忽視,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發揮想象,提高表達能力
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方面,所以在《飛船上的特殊乘客》一課當中,教師可以讓同學們想象坐在宇宙飛船上的人是自己,將會看到哪些景象,經歷哪些事情,引導同學們進行大膽的設想,接下來讓讓同學們就近組成小組,分享自己的設想。
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詳細記錄學生在表達方面使用的特殊句式或是引用的名言警句等,并對學生在表達中的優缺點進行點評,讓學生們意識到自己的發言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和留意,進而更加注意語言表達技巧的應用。
(二)詩詞講解,培養意境設想能力
人教版語文課本中選入的詩詞作品都是較為易懂的代表作,但是由于學生的年齡尚小,對于詩詞意境的把握不甚明晰。此時可采用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進行詩詞比賽。(以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古詩詞為例:《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七步詩》《鳥鳴澗》《芙蓉樓送辛漸》《江畔獨步尋花》《石灰吟》《竹石》《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浣溪沙》)
準備階段:
將比賽分為四項:朗誦、講解、背誦、演繹。
將班級同學分為五組,每組挑選兩首古詩。
每組推選一名組長,負責本小組內各比賽項目的籌備工作。
課程進行:
第一課時:每小組推選兩名同學進行詩詞朗誦,由全班同學進行投票評分,記錄員記錄各小組“朗誦”得分。每小組另推舉兩名同學進行詩詞講解,該部分評分將結合同學們和教師的意見,同學們點評其講解內容是否易懂,教師評價其講解內容的準確性,由記錄員記錄各小組“講解”得分。
第二課時:全班共同進行古詩的默寫、背誦,各小組之間互相打分、評判,由課代表統計得分。在演繹階段,由小組成員共同將本課古詩變成劇本進行演繹,教師和同學們根據其改編及表演的形象程度進行打分。
注意事項:
課程安排不得虎頭蛇尾,教師應在課后對各小組得分情況進行統計的公布,并進行一定的獎勵。由于古詩詞是小學教學的重要環節,所以,教師一定要在學生進行講解之后做出相應的補充,但是一定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肯定,不能打消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三)歸納總結,說明文自主閱讀
在《新型玻璃》一課當中,由于本課為說明文,以普及知識為主,所以內容難免枯燥,在課前可以要求學生搜集有關玻璃的資料,并在課堂上向同學們介紹,接下來老師設計“新型玻璃用途表格”,讓學生們分小組閱讀課文,找出文中描述新型玻璃特點的句子,完善表格。
參考文獻:
[1]張友珠.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J].新課程(上),2015,(06):91.
[2]謝芳英.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理應用[J].考試周刊,2013,(93):47.
[3]羅瀟.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實效性[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1):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