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麗
摘要:成本分攤作為商業銀行管理會計中關鍵的組成部分,對于輔助銀行管理、決策具有指導性作用,成本費用的科學合理分攤是商業銀行精細化管理的基礎條件,能引導銀行將有限的費用支出投向創造最大價值的業務條線,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關鍵詞:中小商業銀行;成本分攤;構建方案
一、成本分攤綜述
成本分攤指將特定會計期間內發生的各項成本,按照不同的費用類型、采用明確的分攤方法、遵循“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通過一定的規則進行歸集、分配,分攤到機構、條線、產品等維度,以反映各維度主體應承擔的全部成本信息。通過分攤方法和分攤模型的建立,實現完整、準確的成本分攤,發現并降低不合理成本,從而優化全行資源配置,提升核心競爭力。
二、中小商業銀行成本分攤構建方案 (一)成本分攤關鍵要素
1.劃分成本池
根據費用占比及在銀行業務發展中的關注重點,將費用劃分為營銷費用、人事費用、彈性費用、剛性費用、其他業務及管理費五大類。營銷費用與業務發展相關性較強。人事費用指職工工資等用于員工的費用支出。彈性費用指可彈性變動的費用。剛性費用一般與業務量沒有直接或明確的驅動關系,只要銀行正常開業就會不可避免地發生。其他業務及管理費指無法明確劃分到其他四類費用中的費用。
2.界定責任中心
責任中心指具有一定管理權限,并承擔相應經濟責任的內部責任單位。各部室及各分支行均為獨立的責任中心,責任中心分為成本中心和利潤中心,其中成本中心又分為管理中心和支持中心。
(二)成本分攤構建方案
1.成本分攤方法
成本分攤方法分為直接分攤法和間接分攤法。直接分攤法指根據各責任中心直接消耗的成本數量和金額進行直接分攤的方法。間接分攤法指通過比例切割對全行統一支付的全行性費用進行成本分攤的方法。
2.成本分攤實施模型(見圖1)
直接消耗類費用指各機構直接消耗,并能準確計量其消耗數量或金額的成本項目,可直接核算到各機構。共享資源類費用指全行統一列支,并由多家機構共享資源的成本項目。轉移消耗類費用指扣除直接消耗類和共享資源類以外的其他管理成本。
將直接消耗類費用通過直接核算進行還原,將共享資源類費用進行切割,經過直接核算、還原及切割至各機構后,將成本費用根據分攤流程進行分攤,通過直接核算、還原和切割步驟,盡量減少間接費用占比。
3.成本分攤流程(見圖2)
總行成本費用分攤流程:總部管理中心的費用按照一定的分攤流程分攤到總行支持中心和利潤中心,支持中心將自身費用+管理中心攤入的費用按照一定的規則分攤到利潤中心,總行利潤中心將自身費用+管理中心和支持中心攤入的費用向下分攤到支行的業務條線。
分支行成本費用分攤流程:管理行的費用能夠直接分攤到支行的,則按照直接分攤法和間接分攤法分攤到對應的支行,不能直接分攤的,則將管理行的費用打包按照一定的分攤規則分攤到支行。支行將自身費用+管理行攤入的費用匯總分攤到各業務條線。
業務條線成本費用分攤流程:將支行業務條線上的費用按照一定的分攤動因分攤到產品和賬戶上。
4.成本分攤維度
將成本費用經過上述流程分攤到賬戶后,再從賬戶向各個維度歸集費用,根據業務發展需要,主要分為機構、條線、產品、渠道、客戶、客戶經理、區域、行業及期限等維度。
三、成本分攤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對數據質量要求高,需完善全行系統建設,確保數據質量。分攤需從總賬等其他系統提取數據,其他系統的建設程度、數據的穩定性及準確性,將影響成本分攤系統的運行效率及產出結果的合理性。因而要做好全行信息系統建設規劃,確定統一數據標準,保證數據一致性,并通過數據倉庫集成數據信息,確保數據質量和運行效率。
(二)成本分攤方案具有一定的時限性,需結合數據情況及全行業務發展情況,不斷優化完善業務方案,及時作出調整,在運用過程中不斷優化完善。
(作者單位:長城華西銀行計劃財務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