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摘要:針對我國新建公立醫院項目實行PPP模式的迫切需求,在簡單介紹PPP模式定義的基礎上,提出了引入這一新模式需要注意的關鍵問題,并結合以往經驗總結幾條可幫助實現項目目標的途徑,為PPP模式的深入實行及取得理想成效提供參考。
關鍵詞:PPP模式;新建公立醫院項目;實現途徑
如今,面對日益擴大的醫療服務資源缺口,資金供給成為新建公立醫院項目建設實施核心問題。為了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實現民生目標,并解決始終存在的資金缺乏問題,必須實行PPP模式,其在創造更大社會、經濟效益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一、PPP模式介紹及其在新建公立醫院項目中的引入意義
(一)PPP模式介紹
PPP模式是指政府與社會資本實行合作制,將目標確立為公共服務和基建領域,構建長時間合作的相互關系。一般由社會資本負責前期項目設計、中期建設和后期運營維護的大部分活動,同時借助政府付費等形式獲取一定投資回報;而政府主要負責對項目質量及服務價格進行監督,實現項目利益最大化的目標[1]。
(二)引入意義
PPP是一種政府與社會資本的雙贏模式。對政府而言,可在社會資本的支持下提高服務效率及質量,而社會資本則能獲得理想回報,所以在新建的公立醫院項目當中合理引入這種模式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從資金角度講,除了能解決項目前期投資不足等問題,還能進一步激發社會投資力度,為社會資本創造更廣闊的空間;從項目內部管理角度講,能充分利用社會資本所積累的管理工作經驗,發揮技術創新核心動力,提高管理水平;從效益角度講,無論是對公眾還是政府,都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獲得理想社會效益;從企業角度講,通過對投資回報模式的合理化設計,能在履行自身承擔的社會責任基礎上,獲得最佳經濟回報。
二、新建公立醫院項目中引入PPP模式的關鍵點
(一)選擇合作人
因公立醫院項目所需建設投資很大,且項目運營對技術有較高要求,投資能否順利回收取決于渠道的開拓,所以要對項目合作人進行綜合評估,選擇實力雄厚、誠實可靠的合作人,并遵循平等協商等基本原則確定各方業務和權利。
(二)項目投資
如果項目通過了標準財政承受能力及物有所值綜合評價、論證,則其社會資本方可適時采取融資法來完成投資,包括債權融資與股權融資;而政府要根據當地規劃選取劃撥的方式為項目提供一定土地,在達到合同經營期以后,項目與土地一同交由政府。此外,政府可借助PPP基金向項目提供少部分投資,這樣能起到增強社會資本投資意愿的作用[2]。
(三)構建可行的收益回報與退出機制
1.新建公立醫院項目和所在地其它知名醫院在政府的支持下達成合作關系,通過對診療服務的提高來收取正常投資回報。這種方法首先要利用當地其它醫院具有的品牌效應,使公眾信任,確保新建公立醫院可以在短時間內進入角色,在滿足當地醫療需求的基礎上,創造回報;其次當地其它醫院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人員要到新建醫院中進行多點執業,以此帶動新建醫院快速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就目前來看,國內民營醫院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不是設施落后,而是缺乏高水平醫療人才,而對PPP模式的合理引入,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2.通過對向新建公立醫院項目的物流供應權力的獲取來實現投資回報目標。現行政策指出,公立醫院通過運營取得的利潤不可在股東分配過程中使用,僅可用于后期建設,這明顯違背于私人資本具有的逐利特性。一旦無利可圖,將使社會資本徹底失去對公立醫院項目的興趣。而通過以上措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3.實行PPP模式的公立醫院和政府辦公立醫院有相同的醫療保障政策。
4.根據現行政策要求,項目的實際收入不可覆蓋收益與成本,而具有良好社會效益的PPP模式項目,財政部門可予以一定補貼。
5.引入PPP模式的新建公立醫院項目建議實行BOT運行制,通常PPP模式實行時間為20-30年,這樣能幫助醫院更好的發展,還能使政府長期擁有主動權。然而,也有實行BOO制的項目,因社會資本同樣占有所有權,政府主體權力被壓縮,所以應在合同文件中提出約束性條款。
三、引入PPP模式的新建公立醫院項目實現途徑
(一)完善法律法規
在PPP模式日益深入的進程中,我國也提出了一系列規范文件,對具體的操作過程、管理等提出了明確規定,但考慮到引入PPP模式的項目存在顯著的復雜性與長期性特點,所以仍需對制度進行完善。與此同時,還要加強推進立法,避免立法在PPP模式上產生空白,處理好法律法規和PPP模式間的關系。
(二)加強行業監督
對引入PPP模式的新建公立醫院項目而言,其必須嚴格按照我國公立醫院要求進行診療,提高服務質量。作為項目實施參與者,政府行使監督管理權力對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有重要作用,其監督管理的內容主要有:過程、成本和質量的監督管理等。
(三)落實并積極完善優惠政策
PPP項目和政府辦社會服務項目在優惠政策方面不能有差別,即引入PPP模式的公立醫院,其稅收優惠政策和政府辦公立醫院完全相同。
(四)嚴格履行自身職責
相對PPP項目的合同進行管理時,應本著“合作共贏、平等互利、靈活可靠和誠實守信”等基本原則,履行自身的職責與義務[3]。如果合同文件中沒有提出明確要求,則應采用共同解決的方式,杜絕相互打壓,制造不必要的矛盾。
(五)做好人才培養
通過對PPP模式的了解可知,它設計很多專業知識,包括財務、法律和金融。為滿足其基本需求,必須加強人才培養,只有培養出專門的人才,才能為PPP項目順利實施奠定良好基礎。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建公立醫院項目中引入PPP模式是可行且必要的,在前期工作中需要了解PPP模式引入提出的關鍵問題,然后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加強行業監督和做好人才培養等途徑確保項目得以順利實施,取得預期的成果。
參考文獻:
[1]王瑞.PPP模式在新建公立醫院中的運用研究[J].商業會計,2016(04):27-29.
[2]李昕梅,尹良鑫.民間資本進入公立醫院的SWOT分析及PPP模式探討[J].中國醫療管理科學,2016(06):22-26.
[3]馬秋萍.提升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效率的PPP治理模式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14):257-2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