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2011年到2015年間我國二語寫作的研究現狀進行了分析。研究對象為過去5年間9種外語類核心期刊上發表的關于二語寫作的論文,通過統計和分析,結果表明:(1)當前我國二語寫作數量依舊保持著平穩發展;(2)寫作教學的研究數量最多,而且研究多為實證性研究;(3)眾多研究范圍中寫作語境因素研究的數量與前幾年相比有了增加。我國二語寫作研究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最后筆者為今后二語寫作教學提出一些參考性的意見。
【關鍵詞】二語寫作 研究內容 發展
一、引言
如今很多的二語學習者都很重視聽力和口語,對于寫作方面的練習卻很少,導致在國內外的大型英語考試中寫作方面的失分最多,而且提升也很費勁。所以說二語寫作是二語學習中的難點,也是二語習得研究方向研究的熱點。二語寫作的研究在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出現,進入21世紀后發展迅速。
二、文獻來源和統計方法
筆者查閱了2011~2015年期間的四大外語類核心期刊中的論文,這四大外語誒核心期刊分別為:《外語界》、《外語與外語教學》、《外語教學》和《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共發現英語寫作類研究論文93篇(見表1)。
三、研究結果
1.基本趨勢。表1 顯示,在2011~2015年間這4類外語類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數量基本都在15~26篇之間,其中2011年26篇,居五年之首,2013年和2015年持平。這五年間二語寫作的論文數量總體上變化不明顯,說明二語寫作的研究發展平穩,而且在外語研究領域擁有一定的地位。
2.研究類別。筆者參考了秦朝霞(2009)對寫作類研究論文的分類將這93篇論文分為七項主題:1)寫作教學:包括教材與教學經驗介紹、教學環節、寫作相關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與啟示等;2)寫作結果:學生作文的語篇與語言特征分析,涉及學生文本分析、錯誤分析、對比分析等;3)英語寫作過程:學生寫作過程進行研究;4)英語寫作語境因素:對影響學生寫作及寫作能力的內、外因素探討;5)寫作研究回顧:國內外英語寫作研究的發展與現狀報告及分析;6)讀者反饋:教師評改與評閱、同伴評改與互評等;7)寫作評估、評分與測試:寫作評分、寫作命題的信度與效度、國內外寫作測試評分標準對比。
在逐一閱讀過93篇二語寫作方面的論文題目和摘要,按照以上的分類標準將論文進行分類。統計結果表明(見表2):2011~2015年間,寫作類研究所涉及的范圍很廣泛,寫作教學方面的論文的數量為20篇,依舊占據領先的地位;寫作語境因素和寫作結果分別為16篇和13篇。其中寫作語境因素也逐漸成為今年寫作研究發展的熱點之一,外語研究從聚焦于語言本身也延伸到許多相關學科的領域中,所以說研究寫作以外因素論文數量的增多也不足為奇。
四、各類研究主題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1.寫作教學。寫作教學主要分為三大類:(1)教學方法的理論介紹;(2)新型教方法的實踐;(3)寫作教學的評價、回顧和啟示。其中對新型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實踐研究較多,這反映出二語寫作研究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實證性研究方法,系統地、有目的性地采集分析數據更有信度和效度。
第一類中,一些研究者闡述了運用到寫作教學中的理論或者教學模式,余繼英的寫作思辨“一體化”教學模式,運用批判性思維模型理論與內容依托式教學理論,構建起英語寫作課程的寫作思辨”一體化”教學模式。
第二類是新型教學方法的實踐研究是很多的,楊朝春為了檢驗網絡平臺互動對大學EFL寫作技能發展的具體影響設計了對比實驗,證實了網絡互動輔助教學有效性。
第三類則是對寫作教學的評價、回顧和啟示。首先通過回顧和評價各類寫作教學法,歸納寫作教學基本步驟;然后運用相關二語習得理論討論如何實施寫作教學步驟;再從形成性評估理念出發思考怎樣組織這些教學步驟,開展有效的寫作課堂教學。
2.寫作結果。進來語料庫的興起和發展是源于以計算機科學的進步為基礎的人類科技的發展,成為了語言研究最寶貴的資料。這些研究中大部分是從語篇角度研究的二語寫作結果,包括介入標記語,詞塊運用特征等等。朱慧敏和王俊菊(2013)在語料庫的基礎上運用縱貫研究方法探討了英語寫作中詞匯豐富性的歷時發展變化,結果發現在英語水平提高過程中,學生寫作詞匯豐富性不同維度的習得規律和發展軌跡也是很相似的。
3.寫作評估、評分與測試。二語寫作評估、評分與測試是二語寫作中十分重要的環節,2006~2010年間關于寫作評估、評分與測試的論文在研究二語各方面的論文中占有一席之地。賀孫海洋和韓寶成(2013)采用分項式和整體式兩種寫作評分標準分別評閱非英語專業研究生撰寫的文章概要和命題作文,研究了其信度、評分結果之間的關系以及分項評分維度的效度之間的對比。該研究結果對對大規模外語測試寫作評分方法的選擇和改進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4.寫作過程。2006~2010年國內二語寫作過程研究涉及到了二語寫作總體過程、寫作能力和二語寫作的關系、學習策略與二語寫作過程、中國學生的二語寫作認知心理過程等等。近五年的研究也無外乎這些方面,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研究,周丹丹和黃湘(2015)考察個體差異對二語讀寫任務中頻次效應的影響為實現個性化英語教學提供了參考意見。但考慮到國內學生群體在在地域分布、研究內容等方面都存在差異性,所以說其英語寫作過程研究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更多方面的研究。
5.寫作語境因素。隨著心理學、認知語言學等不斷地發展,二語寫作的研究也發展到了其他領域。很多研究者不僅僅關注二語寫作的本身,還關注了其他非語言本身因素對寫作的影響,比如寫作能力的內外因素,寫作者本身心理,寫作任務的難易度等。閆嶸和張磊(2015)探討了任務復雜度、任務難度與自我效能感對外語寫作的影響,研究表明這些因素對外語寫作任務教學具有一定啟示和指導意義。endprint
6.讀者反饋。寫作反饋問題屬于寫作評估中的一部分。寫作教學中的反饋指“讀者給作者提供的輸入,其目的在于為作者修改自己的文章提供信息”。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交際理論為基礎的過程教學法的出現沖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結果教學法,反饋的概念也隨之被引入到寫作教學中。這方面的反饋主要為教師反饋和同伴反饋的對比研究。
7.寫作研究綜述與回顧。寫作研究綜述與回顧類文章較少。秦朝霞(2009)以1987年至2007年間CNKI收錄的大學英語寫作文獻為源數據,重點調查了2000年至2007年8家外語類核心期刊刊載的大學英語寫作研究論文,目的是要了解當下寫作領域的研究發展現狀,預測出今后關注的問題并分析出未來的走勢。這能夠為英語教育者提供寫作方面的前沿信息,為以后的教育教學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五、結語
本世紀起國內的英語寫作研究無論從數量和質量上都和國外的研究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存在著研究內容視野狹窄、方法手段還不夠與時俱進等問題。寫作研究的最終目的和意義在于能夠真正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效果。因此,我國學界迄今展開的寫作研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意義不容小覷。盡管我國二語寫作研究仍然存在問題需要當今外語研究者改進,比如:二語教師培訓狀況、計算機輔助評分系統等。筆者對未來二語寫作研究提供一些建議:教師應多關注對學生二語寫作的認知過程,努力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在借鑒國外先進寫作教學方法的基礎上要結合我國本土二語寫作教學方法;教師除了重視對學生寫作能力進行反饋的教師之外,還要多關注同伴反饋……只有國內英語教師在基于寫作教學的現狀認識到自身的問題,才可以將二語寫作教學發展得更好。
參考文獻:
[1]秦朝霞.國內大學英語寫作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現代外語,2009,(2):195-204.
[2]孫海洋,韓寶成.英語寫作分項評分和整體評分比較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3(6):48-54.
[3]閆嶸,張磊.任務復雜度、任務難度和自我效能感對外語寫作的影響[J].外語界,2015(1):40-47.
[4]周丹丹,黃湘.個體差異對二語讀寫任務中頻次效應的影響[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5(4):5-11.
[5]朱慧敏,王俊菊.英語寫作的詞匯豐富性發展特征 ——一項基于自建語料庫的縱貫研究[J].外語界,2013(6):77-86.
作者簡介:孫靚(1992-), 女, 遼寧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 研究方向語言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