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思維導圖工具在教育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通過圖文并茂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解決傳統教學中難以突破的問題瓶頸,不僅可以更好的傳授專業知識,而且還能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享受學習過程。鑒于此,本文對基于思維導圖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研究,試圖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思維導圖 大學 英語 應用
引言
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工具,主要是利用圖形和文字相結合的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每一個關節點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結,而每一個連結又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方式,將理論性的只是表現出來,利用記憶、閱讀以及思維規律來表達發散性思維的,呈現學習內容。它能夠順應大腦的思維模式,以直觀形象的方法,幫助學生將各種想法、思路在圖形上自然、生動地表達處來,幫助學生發散思維。思維導圖通常有兩種形式進行呈現,即手工繪圖和電腦軟件制圖。手工繪圖主要是借助手繪的形式將頭腦中抽象的思維呈現在紙上,方便快捷;電腦制圖則是通過思維導圖工具,實現抽象思維的可視化,該方式邏輯清晰,圖像布局美觀。大學英語學習中有英語語法知識、解決問題策略性知識以及語言文化背景知識等,通過思維導圖教學,可以創造出更加自主的學習環境,對大學生進行學習策略和動機的訓練,幫助提升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思維導圖的原理及應用評價
思維導圖(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是由英國東尼·博贊(Tony Buzan)在1970年創立的,它簡單卻又很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它是一件簡單易學的革命性思維工具,它可以幫助人們提高記憶力激發想象力制定生活和工作計劃,輕松自如地掌握自身的前程。思維導圖可以通過圖畫的方式將各種信息表現出來,能夠幫助我們表現出更多的創造力、節省時間解決問題、便于集中注意力、對思想進行梳理并使其逐漸清晰、能夠在學習中取得良好的成績,更好的通過考試、獲得更好的記憶以及更高效的學習效果。所有的思維導圖都有一些共同點,就是使用顏色,都有從中心發散出來的自然結構,都使用線條、符號、詞匯和圖像都遵循一套簡單、基本、自然、容易被大腦接受的規則。思維導圖充分挖掘人們的發散思維,將信息成為一個核心,然后向外部散發出多個關節點,每一個關節點均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結,而每一個連結又將會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再次向外部散發更多的關節點,呈現出放射性的立體結構,因此,可以把關節的連結,視為人類的記憶,就如同大腦中的神經元一樣互相連接,也就是個人信息數據庫。目前,思維導圖廣泛應用于思考與學習領域當中,雖思維導圖更加形象和直觀。將抽象的記憶和思維可視化,因此更有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是進行創作思維的過程,新舊知識的相互銜接,同時對自身學習狀況進行監督和反思。
二、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中的實際應用
英語語法屬于理論性基礎知識,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學生往往會忽視對語法知識的掌握,特別是不能形成概念性的知識,更不能深層次的理解語法之間的聯系,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表現復雜的語法知識,形象的呈現出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語法的理解。下面就對基于思維導圖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深入分析:
1.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一種主動而積極自覺的學習行為,包括:確立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學習過程監控以及自我檢查和評價。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基礎上的“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但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不具備管理策略,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管理策略培養,思維導圖更加形象和直觀,具有發散和開放性的特點,有利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并執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制作出來的思維導圖,對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檢查和控制,并且進行有效的自我評價。在大學英語教育工作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使一項長期的學習過程,需要英語教師轉變傳統教學思想,分析英語學習規律及特性,創新教學管理方法,得出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模式,在教師引導和學生自我培養兩個層面,實現自主學習能力。
2.強化學生協同合作能力。協作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一種通過小組或團隊的形式,以小集體為單元組織的學習策略,團隊內成員的協同工作,是學習目標實現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團隊協作合作中,大學生可將學習發現、文獻信息以及創新方法,與團隊內、外的其他同學進行分享。通過建立學習小組,多個協作者共同完成某個學習任務,在任務完成過程中,盡可能多的使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完成語言交流和學習,協作者之間互相配合、相互幫助、相互促進,或者根據學習任務的性質進行分工協作。不同協作者對任務的理解及其視點不完全一樣,各種觀點之間可以互相補充,從而圓滿完成學習任務。思維導圖強化學生協同合作,利用可視化的圖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大學英語學習中,問題解決的過程多種多樣,協作者需要借助虛擬圖書館或者互聯網查閱資料,為解決英語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提供有利依據。英語學習中的問題解決的最終成果可以是報告、展示或者論文,也可以通過匯報的形式。問題解決是協作學習的一種綜合性的學習模式,它對于培養學生的各種高級認知活動和問題解決與處理能力具有很明顯的作用。
思維導圖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溝通橋梁,讓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進行思想交流,分享獨特的見解,激發靈感,從而更好地進行大學英語的學習。小組集體創造思維導圖過程中,組內成員可以互相交流和探討,讓后把各自的想法繪制成思維導圖并進行比較,在思維的碰撞中對圖形進行反思和修改,最后通過協同合作,創造出更加完美的思維導圖。在相應的理論知識基礎上構建思維導圖能反映制圖者的知識結構。教師通過學生的思維導圖,可以明確了解他們的思考方式掌握知識的情況,因而,采取更加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的方式去實現整個學習過程。英語思維導圖可以把任何知識形成一個系統的結構圖,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記憶。endprint
三、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效果及價值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有效地推動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工作的進程,提升大學生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基于思維導圖的大學生英語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自學條件,教學工作不受時間、地點的影響,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學習能力。
基于思維導圖的大學生英語教學模式的目的之一,是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思維導圖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報紙、書、雜志、音樂或者是電影中吸收英語詞匯,通過傾聽的方式來提高注意力,進一步擴大詞匯量,而且還會成為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從而更受歡迎取得更大的成功同時,還可通過語言教學來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從而傳播知識、培養技能、創新思想,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大學英語與大學中其他學科之間既有共性,又有其區別于其他學科的個性,一方面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為使學生掌握這一門國際通用的語言,另一方面,大學英語教學還能夠使學生的語言學習技能和素養得以提高,使其能夠進行正常的英語交流。伴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續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被打破。構建基于思維導圖的大學生英語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主流,該教學模式下充分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為輔,學生為主,充分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獲取英語知識。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學習內容以及方法,然后科學合理的制定學習計劃,確定學習時間、地點以及進度,并且對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基于思維導圖的大學生英語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能力培養的需求,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突破了傳統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讓大學英語教學按照實用性、知識性以及趣味性相結合的方式發展,有效調動了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尤其體現學生在大學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實踐得知,在現代大學英語教學中,應該積極推廣基于思維導圖的大學生英語教學模式,“圖像記憶”的確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把知識記住”的效率,但卻無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屬于一種淺層的學習;另外“自由發散聯想”具有天馬行空,對思維不加控制的特點,基于思維導圖的大學生英語教學模式,應有相應的面授輔導課時,以保證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基于思維導圖的大學生英語教學模式,必須強調“理解性記憶”和“結構化思考”,隨著我國教育工作質量的不斷升高,知識越來越抽象和復雜,就更加要強調“理解的深度”而非“記憶的速度”。也正是基于這些原因,思維可視化研究團隊把概念圖、知識樹、問題樹等方法的優勢特性進行整合,同時將結構化思考、辯證思考、邏輯思考、追問意識等思維方式進行有機融合,最終把“思維導圖”轉化為“學科思維導圖”。因此,“學科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基于系統思考的知識建構策略”,也是基于思維導圖的大學生英語教學模式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我國教育事業改革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思維導圖的應用恰好與時代發展潮流相呼應,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頒布以來,大學英語教育更輕松愉快的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強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現有的教學模式中融入思維導圖,創造更加輕松、自主的學習環境,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對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趙佳娜.基于思維導圖的微課教學研究——以大學英語為例[J].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6(06).
[2]盧璐,王峰.英語教學中五種思維導圖構圖類型[J].教學與管理.2013(01).
[3]何荔.數字技術環境下“多元互動”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J].山東外語教學.2009(04).
[4]扈玉婷.過程性思維導圖式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模式實證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6(05).
[5]王坤.小組合作模式在大學英語寫作學習與教學中的應用[A].創新與探索:外語教學科研文集[C].2016.
[6]師琳.建構主義視角下的大學英語網絡教學生態環境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2(03).
[7]殷和素,嚴啟剛.淺談大學英語通識教育和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關系——兼論新一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發展方向[J].外語電化教學.2011(01).
作者簡介:蓋美娟(1983.11-),女,山東煙臺人,研究生,山東英才學院,講師,從事英語學科教學方向的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