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各類主旨形式的口譯廣泛地應用在會議口譯專業的入門甄選、口筆譯資格證書的考核、口譯入門的訓練課程及全國各級別的口譯大賽中,高校內與市場上對學生主旨口譯能力的考核與測試也不斷升級,主旨口譯備受各方關注。本文試圖以湖北省第六屆海峽兩岸大賽中參賽選手的第一輪主旨口譯環節的表現為例,深入分析影響選手在主旨口譯環節中表現的主要障礙并提出解決障礙、改善學生主旨口譯能力的策略,進一步為本科口譯課程中主旨形式的口譯訓練提供指導,旨在通過提高學生主旨口譯能力,鍛煉學生提取關鍵信息點的能力,并全面提升聽力中思維理解、邏輯梳理、組合整理信息、記憶力及口語表達能力,能夠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符合對本科階段學生口譯課培養方案的要求,以“提高口譯能力為輔,改善外語能力為主”的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競爭力,拓寬未來學術選擇的寬度。
【關鍵詞】主旨口譯障礙 訓練策略
一、主旨口譯的難點及其在本科口譯課程培養中的重要性
主旨口譯是指譯員簡明扼要地傳達發言人意圖的口譯方式,當譯員在做主旨口譯時,事實上是在釋義和濃縮發言人的內容,而不受原語發言人用詞的影響,是一個經過總結、融合用目的語來表達發言人主要觀點的過程。主旨口譯的實施高效地節省了口譯過程本身的時間,又傳達了最主要的核心觀點與主旨及說話人的發言意圖,涵蓋重要的關鍵信息點,使得說話者與聽者之間的交流更加順暢又不流失最核心的信息。主旨口譯是最基本的口譯能力之一,做好主旨口譯的難點在于口譯員需擁有較高的聽力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的同時,還需快速且靈活地運用口譯中的理解能力、邏輯分析信息的能力、短時記憶能力與快速輸出能力。英譯漢主旨口譯的難點在于聽力理解,主旨口譯要求需在聽懂的基礎上辨析信息的主次重要性,然后有層次地輸出。在第六屆湖北省海峽兩岸口譯大賽第一輪英譯漢主旨口譯環節中,主要信息包括:全球變暖的原因:人類活動;溫室氣體的產生:工業中化石燃料的燃燒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吸收太陽輻射到地球的熱量;溫室氣體與全球變暖的關系: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過多導致溫室效應增強,致使地球氣溫升高。選手的信息提取率在31.64%,很多選手沒有聽懂主要內容,或由于緊張所導致不能用中文迅速進行表述。影響選手表現的主要原因在于口譯過程的第一個環節——聽力理解。在聽辨信息時,很多選手沒有分清三個層次及之間的關聯,邏輯不清楚;還有選手沒有分清主次信息,把一些細節信息如oil, coal, naturally occurring process等也口譯出來,導致時間結束時,主要的三個層次沒有說完整,影響了比賽成績。漢譯英主旨口譯的難點在于語言輸出時的口語表述,對理解程序中的詞語進行脫殼,并使用譯出語完整且流暢地表述出來。在第六屆湖北省海峽兩岸口譯大賽第一輪漢譯英主旨口譯環節中,主要信息包括:中國留學生被美國學校開除的事實:According to a recent report released by an education institute, about 8, 000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were expelled from US universities, which has aroused public concern in China. 被開除的兩大原因即學術表現力差和不誠實:The report shows that poor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dishonesty are the two main reasons. 其他原因:Other reasons include absence, visa problems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有人指出對這份機構的報告有所懷疑:But people doub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figure released by the institute. 選手的信息提取率在46.53%,信息點還沒有表述,比賽時間就結束了。影響選手表現的主要原因在于口譯過程的最后環節——口語表述。很多選手在對于翻譯“開除”,“引發一片嘩然”,“現狀白皮書”,“抄襲、作弊、代考、成績造假”,“不會公開”這些詞時舉足無措,耽誤了比賽時間。
通過對大量學生主旨口譯實戰的分析,找出造成主旨口譯失敗的障礙并提出解決策略,符合本科階段口譯課程對于學生口譯能力培養的要求,對未確定研究方向的本科學生進行口譯培養重點應側重在口譯能力或技巧為輔,以口譯訓練為手段,提高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及表達能力。相對于交替傳譯、同聲傳譯等口譯訓練,主旨口譯明顯能更好地完成對學生聽力理解和快速口語表達提高,符合本科生口譯課程的培養要求,也為后面進一步學習深造打下了基礎。同時,通過對于學生主旨口譯中表現的分析,能夠基本判斷出其是否具備成為一個優秀口譯員的潛力,其是否擁有聽力理解能力、邏輯分析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臨場能力、心理素質等都能在主旨口譯中展露無遺。
二、主旨口譯在本科口譯課程中的訓練策略
以第六屆湖北省海峽兩岸口譯大賽為分析樣本基礎,系統性地考察分析選手在主旨口譯環節中出現的問題是存在于聽力理解與邏輯分析、記憶及口語表達各個環節,并針對學生的主旨口譯中存在的問題,從聽力中的思維理解、記憶機制到雙語互譯時快速地脫離語言外殼等角度出發提出策略,對學生口譯實踐予以指導,對教師的口譯課堂教學予以啟發。通過主旨口譯課程的訓練,學生在聽辨信息、記憶儲存信息及口語表達能力上都將得到提高,為后期的基礎口譯、交替口譯及同聲傳譯等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聽辨思維能力的訓練,教師可通過提高口譯理解技術的訓練提高主旨口譯的準確度,其中思維理解包括語段初加工理解和口譯思維理解的信息整合的步驟。訓練方法包括原語講稿邏輯分析練習、理解程序中的詞語脫殼練習、B語言的聽辨理解練習及論證思維運演練習。譯員基于音調、視覺提示、邏輯分析、話語標記、本文類型和語篇體裁以及情境知識得到原語發言的重要信息。原語發言的大意、結構和重要信息分別構成了主旨的基礎、框架和內容。提高學生記憶力,教師可注重課堂組織形式即口譯入門訓練以強化學生的短期記憶訓練、辨識談話重點、信息重組訓練為主,和主旨口譯訓練的實例分析即在復述之后,讓學生以分類法、總結法、對比法和描述法表達意思。短時記憶訓練方法中應重點訓練學生的基于組塊理論的記憶能力訓練,即:在原語理性理解之后,口譯員應迅速將這些零散信息按照模塊信息單元的方式加以儲存,這樣會記住大量信息而且在轉換成目的語的時候方便快速提取。主旨口譯中要注意信息單元內部與信息單元之間的關系,大的單元應包含所有關鍵的信息點,小的單元里面包含關鍵信息點中擴展的細節。通過各類記憶方法訓練,可增強學生短時記憶能力,并為下一階段的口譯輸出節約時間。除短時記憶外,口譯中需要的工作記憶需要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進行配合,教師應強調長時記憶中對原語篇章的熟悉度有助于短時記憶,從而減小口譯過程中的記憶壓力。在日常訓練中,應以學生為主導,引導學生自主對某一話題的搜集材料進行探討,形成對相關領域口譯材料的知識型認知,形成長期記憶。口語表達能力方面,教師可在平時訓練學生做summary,聽力摘要及演講,提高口頭組織的速度和連貫性。強調對于信息的分層提取能力,去語言化,脫離語言外殼,從宏觀上把握信息,不拘泥于個別詞匯。endprint
三、總結
主旨口譯應用范圍廣,適用于各大會議。口譯員為聽者提供發言內容的主旨大意,以便使其能跟上會議的進度。主旨口譯課程在本科口譯課程體系中可作為基礎口譯、交替傳譯、同聲傳譯等課程的先行基礎課程,為學生后續口譯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主旨口譯對邏輯思維能力要求高,同時要求譯員具備較高的聽力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進行主旨口譯的探討,通過對大量學生主旨口譯實戰的分析,找出造成主旨口譯失敗的障礙并提出解決策略,符合本科階段口譯課程對于學生口譯能力培養的要求,對未確定研究方向的本科學生進行口譯培養重點應側重在口譯能力或技巧為輔,以口譯訓練為手段,提高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及表達能力。在主旨口譯的日常訓練中,建議教師能夠從口譯過程的聽力辨析、短時記憶及口語表達等方面訓練學生,提高主旨口譯訓練的效率,提高學生對于主旨口譯的理解力與興趣,培養更多的口譯人才。
參考文獻:
[1]D.Seleskovitch&M.Lederer,PEDAGOGIE RAISONNEE DE LINTERPRETATION Erudition Opoce.1989.
[2]Gerver,David,Selection Tests for Trainee Conference Interpreters[J].Translators Journal,1989,(34):724-735.
[3]Gile,D.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4]Hewitt William E.Courtinterpretation:model guides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in the state courts,1995.
[5]M.Lederer,LA TRADUCTION SIMULTANEE LettresModernesMinard,1979.
[6]鮑剛.口譯理論概述[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7]鄧建華,安宇.論主旨口譯訓練[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2013,15 (6):54-57.
[8]戴曉玲.第四屆海峽兩岸口譯大賽主旨口譯中的聽力障礙探討[D].南昌: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2013.
[9]馮建中.論口譯測試的規范化[J].外語研究,2005(1):54-58.
[10]高睿琳.主旨口譯初探[D].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2011:2-4
[11]赫伯.口譯須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2.
[12]劉敏華.逐步口譯與筆記-理論、實踐與教學[D].臺北:輔仁大學,1993.
[13]林逸欣,張嘉倩.使用中英口譯能力考試之英語測驗題型[J].編譯論叢,2010(2):129-161.
[14]塞萊斯科維奇.勒代雷.口譯訓練指南[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
[15]王瑋薇.記憶能力對主旨口譯的作用:案例分析[D].西安:西安外國語大學,2013.
作者簡介:田甜(1987.7-),女,漢族,天津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