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宛淇
摘要:職業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施展抱負之基、成就自我之途。合理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更是在每個人的職業規劃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本文從高中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入手分析,通過高中生自身認知以及外在條件對其職業生涯規劃塑造的重要性闡述,從而剖析其重要性和緊迫性。
關鍵詞:高中 職業規劃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3-0107-01
一、高中職業生涯規劃的必然性
首先,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現象,帶來大學生就業難題。這一趨勢將促使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培養實現早期化。對于大多數高中生來說,考上大學是當前唯一的目標,因而忽略了自身興趣以及對未來擇業、就業的考慮,不僅加重了大學就業的盲目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社會人力資源的供需矛盾。其次,國家戰略關注以及教育政策支持。為了更好地讓高中生接觸社會,了解當前經濟發展情況以及各類人力資源供求狀況,各政府教育機構制定相應方針政策對高中生職業規劃進行引導;各大學校大力宣傳職業生涯規劃知識,開展相應活動,讓學生把書本知識運用到實踐,以此熟悉企業運作流程,激發對職業規劃的思考。再則,隨著經濟網絡快速發展,大多數家長了解社會就業難現狀,重視孩子自身職業發展,在思想上對孩子進行引導。因此,在高中,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是一個重要趨勢,有利于減少大學生未來就業失誤,實現社會就業供需平衡。
二、高中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越來越大,但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相對淺薄。盡管國家相關部門對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非常重視,相關政策相應出臺,但大多數教育機構仍處于難以實施階段。在我國的高中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學科知識傳授占據重要地位,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學習時間緊迫,導致其職業意識淡薄,對未來職業選擇更是模糊不清。因此,對高中生進行職業生涯意識的培養相當重要。
(一)減少填報志愿、擇業盲目性
在高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有利于減少學生填報高考志愿時的盲目性。首先,在學生的中小學教育中,大多數家長和孩子的定性思維都是先升入大學,并不重視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建設,導致高中生填報志愿的盲目性,造成工作后發現專業與自身興趣、與工作崗位并不匹配,導致自身身體與心理承受壓力。另一方面企業無法提高工作效率,這導致消耗大量的個人和社會資源造成浪費。再則,針對高中生選對文理科,發展其自身興趣,家長和老師有責任指導高中生確定學習興趣方向,幫助他們制定科學的職業規劃,準確定位,獲得更加持久的發展。
(二)激發內在學習動機,培養自我管理能力
高中階段是對孩子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引導的最佳時期,有利于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機,提高自制力,磨煉自身意志等。據調查,現在學生普遍存在自身學習動機不足和自制力差的問題,因為維持高中生學習的主要動力主要是升學以及報答父母,這對學生來說僅僅是外在動力,而非內在動力。所以,學校及家長應該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引導,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自覺學習,全方位地提高自身能力以及磨煉自身心理素質。
(三)廣泛接觸社會
在高中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利于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很多學生在中學階段一心向學,當高考這個包袱卸下之后,缺乏人生目標,很多學生在大學因網癮和其他原因輟學,身心壓力沉重,甚至與社會脫節。因此有必要讓他們提前接觸社會,尋求自身發展的道路。
三、高中職業生涯規劃的實施
(一)自身條件實施
高中生應認清自我,準確進行自我評價。首先,在繁忙的學業任務下,正確認識自我是經營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步,高中生應正確認識自身,對自身有一個全面的評估。其次,及早確立人生和職業的奮斗目標,做到未雨綢繆,對自身職業發展有清晰的思路和認識,有利于找到更適合自身、更能勝任、更能體現自我價值的工作。
(二)外在條件的實施
首先,國家政策的大力提倡有利于對高中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引,國家政策的提出及執行需要落實。其次,學校應積極落實國家及教育機構的政策方針,重視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加強學風建設,使每一個學生的興趣特長得到關注并保證其實現,將職業與普通課程緊密結合。再則,家長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家長配合學校以及時刻關注實時新聞,對孩子進行傳達和指引。
四、結語
職業生涯規劃是對職業發展道路的設想,具體落實還需要對在自身不斷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確定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高中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是不可代替的,重視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有利于發揮學生的潛能,有利于學生實現自身價值以及實現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
參考文獻:
[1]謝曉琴,王靜.職業生涯設計與就業指導[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2]趙士果.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探析[J].現代教育論叢,2008(7):41-43.
[3]郝從容.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淺議[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0(2):24-26.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