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祥
生活是一個容器,容納萬千;生活是無盡的星空,包羅萬千;生活是一個舞臺,演繹萬千;生活是最好的教課書,是我們小學英語最好的課程。如何讓小學英語從書本走向實踐,從實踐走向生活,并為之生活化呢?下面是我教學中的一點體驗和摸索。
一、讓“愛的教育”在教學中熠熠生輝
蘇霍姆林斯基說:“有人問我‘什么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我將毫不猶豫的回答:‘傾注于兒童的愛”。在我的教學生活中這句話給我很大的啟示,不僅感悟還要有行動才行,在合適的時間,在合理的場合下及時給孩子們指明方向,看著課上課下全是他們朝我微笑的臉龐,我把所有都放下了……漸漸的我變了,我不再以老師自居,束之高閣,俯視他們,反之我以朋友的身份進入他們的內心,關注他們心理的變化,學習心態的變化,習慣的養成,給他們鼓勵和引導,多給他們一些期待和嚴格讓孩子們感受到我對他們朋友般的摯愛,讓更多的學生在這季節變換、時間飛逝間感受到老師與他們之間的平等、尊重、幫助、支持……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我不奢求任何回報,甚至可以如譚千秋一樣舍生忘死去呵護自己的學生,我也愿意去成為這樣的老師,無論在工作中遇到學生、家庭、領導的不理解、不理智、歧視、壓迫等,我絕不會因此影響到我對學生的教誨和關愛,我絕不會把對學生的愛與自己的個人利益聯系在一起。
二、讓“分享教育”在教學中師生互動
學習是一種家的分享,學習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分享的過程,為了能和學生們進行更多的這種學習和分,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應抽出更多的時間與他們在一起,上課時我關注全體學生的情意表現,時時叮囑走神和做小動作的學生,亦會用善意的警示用語。課下的時間多和他們交流,談笑風生,走廊上嘻笑也是常有的事。學生們和我談心里的想法,我會記住,并會滿足他們的小小要求。從他們的分享中,我會悄然改變教學中的不當方法,讓他們更愉悅地適應,在師生共同分享教學中體會到快樂。
我曾經看過一部電視劇《士兵突擊》,其中經典語錄就是不“拋棄不放棄”,“不拋棄不放棄”。這句話感動了我好久,在教學中我用這句話關注后進生,鼓勵他們。在課堂上我會多給他們更多發言操練的機會,他們點滴進步我都會及時表揚,我會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們交流,和他們分享教學或生活。
我也把我學英語的成長經驗和學生們分享,我知道一日之計再于晨,學習英語更是如此。我和孩子們相約在七點讀書,在我們精神感召下,學生們都能及時趕到,我陪著他們讀書,幫助他們糾正發音,記住重點語句。因為老師和他們在一起,他們會倍受鼓舞。因為學生們勤于付出,對于他們的進步,我也喜在心里。每天清晨都有一股股清新的空氣向我們襲來,初升的太陽同時也在見證我們守候的時刻。
我對孩子們的愛是真正從骨子里發散出來的。我認為學生就如同個個等待飛翔的天使,他們在愉悅的時候給予我給予教育以無盡的希望。
三、讓“成長教育”在教學中共同成長
作為教師,每屆的學生成長與變化,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更想到作為一名教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榜樣作用更為重要,我也想方設法提高我的教育教學手段,提高我的師德水準。
這里我想談一談學生“成長教育”中的個體差異、個性差別。就學生接受新知識點來看,有的同學對于知識的接收一點就通,或者對習題的理解,可以融會貫通;有的同學天資一般,但是勤能補拙,聽課認真;有的同學不愛學習,甚至還厭學,愛說話,對于教師的諄諄告誡不放在心里;有的同學渴望學好,總是出現各種學障……發現的問題就應該解決,不解決、不改變,作為他們老師的我會感到良心不安,會覺得自己對不住他們,故而因材施教的理念深入我的教學,我會根據不同水平、不同層次、不同個性的學生進行分類教學,有的放矢的全面重點突破。
生活中老師的舉動能感染到他的一大群學生,無聲無息。這種氛圍是我想要的,其實在我的教學生活中,這樣的場所,這樣的片段很多,我都來不及剪輯,大家在一塊患難與共,一起承受,親切自然,易于接受,雖然我沒有教壇前輩們精湛的教學技能,但是我一直在追尋的路上奔跑著。我和學生們會說說有趣的事情,和他們一起讀書,陪有學習障礙的同學一起攻關,完成教學任務,改變傳統的教學風格,建立屬于我自己的風趣時效課堂,教學換位,讓他們感受教師的愛,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p>
愛學生有的時候讓我感到即使你沒有出彩的PPT,愉悅的游戲,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學生也會愛上你的課堂,不為別的,只要你教,他們就愿意學,只要是我要求的他們便會信心百倍的去完成,因此學習效率就高,學生和我可以在一起體味淡淡樂趣,能在嬉笑間掌握新知,這就是愛的境界賦予我們的默契。
四、生活中需要愛的嚴厲面
愛學生就要對他們講規矩,守紀律,也就是給學生們制定必要的規章制度。提出要求,嚴格遵守,這里的“嚴”不是體罰責罵,是嚴中有愛、嚴中有方,杜絕隨心所欲的嚴,無理由的嚴。孩子犯的錯誤會很多,這是由他們的天性決定的,有學習上的,也有為人世故方面的,我們要用愛來引導,嚴肅的說教,讓其明白其中道理。老師遇事要冷靜,不要隨意發怒,處事公平,不抱任何偏見,一視同仁,才能樹立較高的威信。
愛學生就是在生活中塑造學生,培育學生的過程,生活之中處處是教育。僅僅在書本上說教的教學不是好的教學,沒有生活化的實踐也教不出真才實學的學生,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育工作者,我要不斷地用愛踐行英語教學走向生活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