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米
摘要:在數學教學尤其是小學數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十分廣泛。在數形結合思想中,常常涉及數字與形狀相互轉化、化抽象為具體的教學手段。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使原本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單易懂。數形結合思想是小學教學的重要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往往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助于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本文分析了數形結合的思想,列舉了合理的數形結合教學手段,旨在實現小學數學高效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形結合思想;特點;運用
數形結合思想是小學教學的重要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往往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助于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在數學教學尤其是小學數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十分廣泛。在數形結合思想中,常常涉及數字與形狀相互轉化、化抽象為具體的教學手段。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使原本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單易懂,這種教學方法對這一年齡段小學生十分有效,通過優化問題解答過程,提高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使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最大化。
一、數形結合思想的概念
數形結合思想是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與研究的一種方法,數形結合思想涉及“數”與“形”的轉變,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運用數形結合思想,需要對數學問題中的數與形做到精準把握。在數形結合思想中,有兩種表現手段:一是用數的精確性探討形的過程,二是以形的直觀反應解釋數的形成。通過兩者的轉化作用,再利用數學問題特點,巧用數形結合思想,將學生對數學的抽象認識轉變為直觀反應,借此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在進行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時,對于比較新穎、難度較高的數學知識,教師應結合數形結合的手段進行知識講解。數形結合思想并不能應用到所有的數學問題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應考慮數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對于學生大部分能理解的數學問題就不需要運用數形結合思想,直觀的講解也許更加有效,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理解能力和問題的難易程度,靈活運用數形結合思想進行課堂教學,才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教學中的運用
1.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內容中所包含的數形結合思想
教師要正確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在教學中的優勢,首先應該做到對小學課程的理解,對教材中相關課程進行研究。例如:在加減乘除的教學中,涉及幾個數字相加的題目,對于剛進行小學加減乘除課程學習的小學生而言很難理解。為了更好地將學生帶到加法學習中,教師可以采取以實物代替數字進行教學的方法。在進行十以內的加法時,用火柴棒代替數字,使學生對數字有直觀的了解,以此類推加減乘除法。
2.數學中靈活運用“數”與“形”相互轉變的教學思想
小學教學中,將抽象的“數”和具體的“形”結合,能有效提高學生理解能力,讓學生能直觀地理解數學問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通過數學轉形象的手段,使學生對數學有初步的認知。在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作用下,學生可以完成數學抽象與具體之間的自由轉換,從而提高數學水平。
例如:在學習分數時,教師可以通過數形結合的思想進行相應課程教學。在上課前,準備幾根長度相同的木片,比如講時,可以將木片從中間折斷,將一半展示給學生,告知學生這一半就稱為,同時為了擴展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拿兩根木片展示的理解方法,使學生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思維。另外,還可利用線段圖的方式輔助理解分析分數應用題。例如:一本書300頁,讀了,還有多少頁沒讀?可以用一條線段代表一本300頁的書,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小份就代表讀了的頁數,其余的3小份就代表沒讀的頁數。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分數有直觀的理解。
3.巧用數形結合進行拋磚引玉,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小學數學學習的數形結合思想經常被運用在數學應用題中,在應用題的分析求解上,學生需要對題目有清楚的認識,通過題目給出的條件得出結果。
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會花費較長的時間講解題目的含義,教學進度有所延緩。小學生由于理解能力差的特點,不能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解題,此時應該靈活運用數形結合的手段使學生能快速理解應用題所要傳達的信息。如應用題“甲站原有車52輛,乙站原有車32輛。若每天從甲站開往乙站28輛,從乙站開往甲站24輛,幾天后乙站車輛數是甲站的2倍?”,對這道題的理解,學生第一眼看上去很難理解,讀題的時間占據解題的大部分時間。教師在對這類應用題進行講解時,就可以運用數形結合概念:甲站的車用紅色紙片代替,乙站的車用藍色紙片代替,通過結合題目的含義增加或減少紙片,得出結果。這樣,學生就能直觀地理解標題所蘊含的思想,從而快速形成答案。
總之,數形結合思想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教學方法。在實際運用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數形結合思想進行數學教學,化抽象為具體,培養學生逐漸養成使用數形結合思想進行數學學習的習慣,努力提高學生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