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艷
摘要:英語已成為世界性的通用語言,學習英語已不僅是與國際發展接軌的需要更是我們學好科學知識的重要工具。為了解決這一社會需要,教育部決定,把小學開設英語課程作為21世紀初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但很多小學英語教師一般都不是班主任,在教學中也不會大量承擔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關鍵詞:英語教學;德育;重要性
英語在中國作為一種外來語,已經在小學階段廣泛學習。但眾所周知,東西方的文化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英語教學中是否很難進行品德教育,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那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怎樣進行品德教育呢?
一、小學英語教師要明確英語教學中德育的重要性
英語已成為世界性的通用語言,學習英語已不僅是與國際發展接軌的需要更是我們學好科學知識的重要工具。為了解決這一社會需要,教育部決定,把小學開設英語課程作為21世紀初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但很多小學英語教師一般都不是班主任,在教學中也不會大量承擔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但這并不是說,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忽略對學生的品德教育。作為英語教師要明確的是,英語教師,既是教學者,又是教育工作者,我們既要教書又要育人,因而不能把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看成只是班主任的工作,要對學生進行適時的德育教育,使其明確學習目的,增強學習動力,以利于提高學生思想素質。
二、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自身素養,深入學習積累德育教育知識
教師自身所具備的廣播的德育知識,直接影響了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因此英語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積累掌握德育教學知識。德育知識涵蓋多個領域,可謂包羅萬象,無所不及,平時的積累、思考非常重要。經過一年班主任的工作,我認為德育教育工作有以下五點:
1.扎實學習政治、歷史等學科知識
2.加強閱讀,做好讀書筆記,勤思考多練筆,在讀書與寫作過程中不斷積累德育知識、運用德育知識、創造德育知識。
3.開展研究性學習,通過搜集資料、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運用等方式深入把握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領悟德育思想,運用德育方法,培養德育精神。
4.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紙等傳媒,了解時事,關心社會,切實提升運用德育知識分析社會現象的意識和能力。
5.關注國內外文化知識,重點梳理一下內容:中外代表人物,作品及思想等。
三、善于發現、挖掘教材中有關德育教育內容
學科教材是德育的載體。在小學英語教材中很多教學內容可以直接作為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滲透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德育因素適時、適度、適量地體現出來。如有的小學生,個人行為習慣較差,經常在校園內扔垃圾,教師可以在學習有關介紹學校的課文中,不但要讓學生學會介紹學校有關情況,還要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熱愛校園,熱愛集體,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如在新標準英語第五冊第八模塊第一單元“There are stone animals.”這節課中,是學習到名勝景點旅游的故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展示國內外多個著名旅游景點不文明現象的照片,以及國外很多景點標有漢語標識的圖片,來培養和教育學生在公共場所要遵守公民道德。在第七冊第四模塊第一單元“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aper.”這節課,學生在學習我國古代四大發明知識的同時,適當補充一些有關中國古代和現代的偉大發明,如神舟飛船,蛟龍號,雜交水稻等方面的知識。通過這些補充,培養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這些教學案例在其他教材中也有很多,因此作為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深入研讀教材,要有德育先行意識,在課堂教學中,當進行到與德育有關的環節時,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要想辦法不露痕跡的將德育滲透進教學材料、師生活動中。
四、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要遵循德育規律,循序漸進
德育過程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挖掘英語教材中德育素材的同時,應巧妙結合小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結合他們現有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意識還不是太成熟,當我們進行愛國教育的時候,應該先從樂于助人-團結同學-愛護集體-熱愛學校-熱愛祖國,這樣一個過程來教育學生。德育滲透有別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它需要各種活動的參與、各種事例的講解,需要用多種方法來增進學生跨文化理解和交際能力。因此在準備教學活動、學習材料或補充材料時更要考慮設計與學生年齡特點、心理特點等相適應的德育活動。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比較成熟的思維意識,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視頻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當“中日釣魚島事件”發生后,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通過搜集的視頻資料適當補充有關國家地理方面知識、抗日戰爭故事等,向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思想。
五、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規范
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從小都被嬌生慣養,一些家長又忽略了對孩子品格的培養,導致很多孩子在上學時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學校德育教育工作如果一味的照本宣科,只通過干巴巴的教條和說教,將會是一項較為枯燥的過程,學生也會昏昏欲睡,也不會入腦入心。因此教師課上的德育教育要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如關于父母的生日,很多學生都不知道,之前也很少在父母生日那天表達子女的孝心。所以當學習有關生日的課文時,教師可以設計“What can we do for parents holiday?”(我們能為父母的生日準備什么呢?),通過有效的方法,教育學生尊敬并關心長輩,引導學生懂得感恩,感謝父母生育養育之恩。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體現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與此同時,教師還要與家長建立適當的聯系與溝通,通過家長的家庭教育以及自身的表率作用,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品行起到示范作用。如當學習有關下雪的課文時,可以引導學生自己說出,下雪的時候,我們應該積極參加學校的掃雪活動,掃雪時讓家長一同參加,從而培養學生熱愛集體,愛護學校環境的良好習慣。
總之,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應自覺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識,把德育滲透貫穿到英語教學始終,在給小學生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不僅教書更要育人,從小細節做起,從少年兒童做起,從英語課堂做起,從英語教師本身做起。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德育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會取得滿意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