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英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為初中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僅需要教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成為課堂的主人,并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獨立思考、自主學習。這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本文將對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組合作;初中語文;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普遍的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教學是以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利用學生之間的互動為主要內容,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的教學活動。小組合作學習一般以4-6人為一組開展。通過實踐教學發現通過小組合作可以讓初中語文教學更加高效。
一、初中語文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可以讓學生擺脫“填鴨式”的模式,在小組合作教學中,學生可以擺脫束縛,自由選擇承擔的探究內容,可以暢所欲言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二)提升學生的參與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是課堂的主體,掌控者課堂教學。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最大程度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進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到更加有效的知識和內容。
(三)培養學生的能力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探討、交流的過程中會讓思維、語言、品格得到培養和鍛煉。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僅學習到了知識更得到了能力的綜合提升,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養成學生的習慣
正所謂好的習慣可以使人受益終身。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好習慣,有助于促進學生養成學習的良好習慣,進而讓學生長久收益,并在今后的學習中有良好的表現。
二、初中語文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
(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理解分析課文
課文教學是語文課堂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常常是教師滔滔不絕進行講解,這樣學生的學習效果常常不盡如意。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課文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和探討,最后教師在進行點撥拔高。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帶著興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教學更加高效。
例如在進行《濟南的冬天》這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閱讀,并分組找出“濟南的冬天有哪些景物,它們各自有什么特點?”然后讓小組通過通讀課文,找到冬天的景物,如山、水等,并總結出它們的特點。然后教師在依次對各小組進行指導,看看各小組找到的是否全面,總結的是否精準,然后再對小組進行點撥教學。
(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開展教學活動
在新課程的要求下,初中語文不僅需要教授學生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通過活動促進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課本劇排演,語文知識競賽、詩歌朗誦等活動。
例如在進行《皇帝的新裝》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大膽改編課本,小組成員扮演不同角色,排演“新皇帝的新裝”。教師還可以在進行《論語》教學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全班不同小組開展“《論語》知識競賽”,比一比哪一小組背《論語》知識多,哪一小組理解《論語》內容更加透徹。除此之外,在進行《古代詩歌四首》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詩歌朗誦,通過單人朗誦、整體朗誦的方式,讓學生對古詩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
(三)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課后作業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后作業一般為簡單的抄寫、習題類型,在這樣的作業模式下,學生對語文作業常常提不起興趣,語文作業的實施效果也不盡如意。因此教師可以把小組合作融入課后作業之中,通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作業的方式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
例如在進行《鳥》這一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課下結伴在養鳥的親戚家、朋友家走訪,并對鳥進行觀摩,然后并同品種的鳥進行記錄,然后讓學生根據記錄的情況進行總結歸納,并以小組的形式提交。然后各小組成員再根據活動完成一篇日志。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的作業更加具有生活化和實踐性,讓學生的作業效用更加顯著。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實踐教學發現通過小組合作可以讓初中語文教學更加高效。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課堂,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參與、培養學生的能力、養成學生的習慣。因此本文從理解分析課文、開展教學活動、完成課后作業三方面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實踐和研究,并提出了具體的方法。希望通過本文可以為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課堂的實踐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1]中學語文課堂中的合作學習研究[D].孫旻.廣西師范大學,2012
[2]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D].朱萬香.東北師范大學2011
[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