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學貞
摘要: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內容豐富。可是,許多小學生卻不愛上數學課,他們覺得數學課太無聊。我認為主要是小學生活潑活動,我們沒有讓他們動起來。要讓學生愛上數學課,就得給教活小學數學課,讓他們動起來。
關鍵詞:小學數學;活躍;構思;情境
小學數學學的是一些基礎的數學知識與方法,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可以說有趣而實用的。可是現在有許多小學生卻不愛學數學,他們認為數學既枯燥又乏味,還難算。尤其是上了高年級更是如此。課堂上他們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這樣,學習成績自然也就下滑嚴重。面對這種現狀,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的我們必須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教活數學課。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
對于一個數學教師來說,如何讓課堂充滿激情、充滿活力,讓每一個參與這個課堂的人都能全身心的投入,能找到成功的喜悅,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堂課如果就一種節奏,平鋪直敘,語言貧乏,聽來像白開水一樣索然無味,學生就會昏昏欲睡.。所以說在數學課堂上,多一點精巧的構思,多一點幽默,多一點笑容,多一點鼓勵,多一點激情,多一點動感,讓學生動起來吧!
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著把語文教學中的一些方法和手段運用于數學教學,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深深地體會到:數學教學重在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有了興趣,孩子們才能樂意走進課堂,去品味學數學的情趣,作為數學教師,除了把那些無聲的數字變成有聲的語言,還需要教師的語言風趣、幽默,使學生的情感和情趣融合在一起,把孩子們從課堂引入現實生活當中,孩子們有了興趣,才會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正如數學大師華羅庚所說:“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廢,好之不倦,因此也就會擠時間來學習了。”為了讓課堂變得生動一點,我在教學中力求抓住孩子們的心,努力調動起孩子們學習的激情。這需要我們在課前多花一些功夫在研究教材和學生上面。對學生哪些感到學起來枯燥,困難的,我們應多想一下方法,把內容由難變易,或者多走幾步,搭一個梯子,讓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
二、課堂上讓學生多動手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曾指出:“兒童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對食物的需要更為強烈。”活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方式,這是教育家、心理學家和哲學家的共識。而新穎的數學教學模型的設置,更為我們的活動提供了可能。如“議一議”“想一想”“做一做”“試一試” “討論”“探索”“合作學習”“探究活動”等等,數學活動應該始終貫穿于平時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逐步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和應用意識,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教學生認識角時,我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任務,每人設計一個“角”,于是,全班同學回家后紛紛行動起來,用紙殼、圖畫紙等材料,照著自己的想法制作起來,有不懂的地方請家長輔助制作。學生在親手制作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知識。結果在正式上角這一課時,就顯得很輕松了,原本感覺很難講授的知識,學生對答如流,并且,還隨時地向老師提出了許多超出本節內容的東西。正是學生有了這些親身體驗,學生上課時思路打開了,非常投入,熱情很高,學習起來特別輕松。
我們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把握好課程標準,吃透教學內容,吃透學生,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克服教學的盲目性和一味地追求體驗性,生活化,而忽視了知識本身的落實。在學習過程中,要關注到每一位學生,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能力參與到體驗性學習中,能從中收獲成功,得到鼓勵,培養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在開始階段千萬不可將學習的難度要求提得過高,更多的以鼓勵同學參與體驗、參與學習為主。
三、用幽默生動的語言讓他們多動腦
數學課堂上要調動孩子們的興趣和激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加以思考,課堂就會成為一潭死水,孩子無精打采,老師提問無人回答,有時候甚至火冒三丈,也卻無濟于事。孩子們仍然做自己的事,不理睬老師。在一次數學課上,有個孩子在座位上不停地亂動,我說他像個猴子,那一瞬間所有的孩子都在看那個同學,教室安靜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多集中呀,由此我想到了:語文教學中的打比方用在數學的課堂上多好呀!在以后的數學課上我就愛上了打比方這種調動孩子們學習激情的方法。
在教學數學第七冊的三位數乘以兩位數時,課堂上我充當導演的角色精心設計,小演員們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課堂氣氛活躍,老師的每一個提問孩子們都能準確地回答,應該說到這時,教學任務算是出色地完成了,可是課后在批改學生的作業時發現,孩子們都能計算,正確率也很高,但還是有一部分孩子,在計算整十或整百的數時,忘記了加0。而這個問題我在課堂上多次強調過的。為什么學生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評講作業時,我把孩子們的錯題一一羅列在黑板上,孩子們一看就知道,還大聲嚷嚷:他忘記加0了……我趁機問道:這些題好比是一個個魔法師,這個0就像是魔法師的摩戒,魔法師沒有了魔戒瞬間就變小了。孩子們笑了起來,說掉了。我問:魔法師的戒指能夠掉嗎?孩子們大聲地回答:不能!于是我借題發揮:要是這個魔法師看上了你的錢,把這個魔戒掉了,那你可就吃虧了,計算完了千萬要檢查哦,這個魔戒可能值千萬了。孩子們哈哈大笑起來,也記住了我的話,每次做這類題的時候都會認真檢查,看自己有沒有少寫后面的0。在這樣有趣的比喻中,孩子們對數學產生了好感,形成了穩定的學習興趣,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快樂,輕松地掌握了數學知識。
總而言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動腦、動手、動口,那就得激發他們的興趣,興趣直接影響著孩子們的數學學習的好壞,決定著孩子們掌握知識的牢固程度。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依據學生的特點,認真挖掘教材中蘊藏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這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環節。
參考文獻:
[1]劉娟.小學中低年級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教學[J].開心素質教育,2015(10):54.
[2]韋紅梅,數學-趣味課堂(新課標)[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