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摘要:物理是初中階段的重要教學科目,但是很多學生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給初中物理老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阻礙。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給初中物理教學帶來了新的發展和契機,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結合在一起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不僅是物理教學信息化的必然之路,還是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的有效途徑。本文主要探討了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優化整合,為初中物理教學生的有效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優化整合
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不是簡單的結合在一起,而是教師根據物理課程教學,讓信息技術更好的服務與物理教學。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初中物理教學提供了更多資源,讓物理教學更具有吸引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愿意積極主動的思考,這對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結合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首先應該找到物理課程的結合點,讓信息技術更好的融入到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中。
一、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課程整合的目標
1.優化初中物理新目標
在信息技術發展的的背景下,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結合在一起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能促進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初中物理本身是一門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的學科,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課程結合在一起是對教學資源的豐富和拓展,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有更多的了解,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們說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課程整合在一起可以優化物理教學的新目標。
2.連接生活實際和物理知識
物理是一門理論性比較強的學科,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知識整合在一起可以讓物理知識變得更加貼近生活,知識點變得更加形象直觀,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另外網絡上的物理知識點是沒有限制的,學生在收集資料和學習的過程中會感嘆知識的力量,讓學生更加自主的利用知識解決物理學習中的問題,提升物理課程的生活性和實踐性。
3.增強學生掌握多種學習方法的能力
初中階段的學生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只要教師積極的引導肯定能夠激發學生對各種學習方法的掌握。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的結合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模式,學生能夠自己在網絡平臺上收集資料和處理信息,與教師進行有效的學習互動,讓學生在物理知識的學習中積極探索和發現,增強學生掌握多種學習方法的能力。
二、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整合策略
1.以多媒體課件為基礎,融合初中物理教學
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著主導作用,學生的學習非常被動,這樣的教學讓學生對物理現象的理解感到模糊,學生無法更加全面的掌握物理知識。將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結合在一起可以把抽象的物理知識點變得更加直觀,便于學生的理解,最大限度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滬粵版初中八年級物理教學《光和眼睛》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舉“日食”的例子,但是學生對“日食”現象的發生會感到困惑,枯燥的語言解釋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模擬地球和月球的運動,輔助學生掌握有關光的知識點,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加牢固。
2.營造有利于探究性學習的環境
物理是一門需要探究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營造具有探究性學習的環境,為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的結合奠定基礎。在信息化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巧妙的設計課程,引發學生思考,提升學生積極探索問題的能力;另外教師還要合理選擇探究內容,讓探究過程更加有趣。比如在滬粵版八年級物理《認識壓強》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計一個噴泉的視頻,讓學生在欣賞視頻的過程積極探索問題:為什么噴泉會噴水?這是什么原理?同學們能不能自己設計一個小噴泉?這些問題的提出讓學生更有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輕松自由,具有探究性學習的環境中對物理的學習更有興趣,促進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3.開發網絡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創新
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整合在一起,并不是單純的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而是以學生為基礎,積極開發網絡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創新,這才是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結合的最終目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設計學習物理的網頁,論壇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的情況進行課程學習的選擇,這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思維能力得到了提升,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奠定可堅實的基礎,同時也促使初中物理的教學更加開闊。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其他教師的先進教學方法,與自己的教學方法整合在一起,促進初中物理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信息技術優化整合初中物理教學的原則性
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整合,絕非簡單相加,而是如何以教學需要為出發點,讓信息技術服務于它,讓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已達到最有效,最優化的整合。九十年代以來,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與教訓理論在西方日漸風行。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單純的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借助他人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按照建構主義理論,物理學習要以學生為主體,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也要將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成只是意義的主動構建者。同事要求物理老師從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和促進者。信息技術為建構主義學習方式提供了最立項的條件,而建構主義理論則為體現信息技術為教學應用的優越性——“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供了理論基礎。信息技術在現代教學中雖然優勢強大,但也有其不足之處,如何合理地、恰當地使用信息技術,揚長避短,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直接關系到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否真正發揮有效作用。
四、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變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給初中物理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機遇。教師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只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的中,造成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降低。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結合在一起必須要結合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提高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積極性,同時也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張令艷.多媒體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中小學電教(下).2014年02期
[2]趙東輝.淺談多媒體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年18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