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基于交互式自主學習模式下微課資源的在建設和應用
陳海燕
目前各個高校的微課教學資源利用率較低,很難提升學習者對知識的吸收率,嚴重阻礙了微課教學的發展,為此,對基于交互式自主學習模式下微課資源的在建設和應用進行了研究。首先對微課資源庫進行了建設,其次對微課資源的應用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該資源的建設對國家開放大學微課建設起著重要的作用。
交互式自主學習模式 微課資源 建設 應用
隨著我國教育部十二五規劃的提出,將微課資源納入了教育的改革創新中[1-2]。在各個高校的資源庫中出現了重理論,輕建設的現象,大部分的微課資源成為了擺設,不被學校予以重視。目前的微課資源大都以短視頻為主,學習者也是單純的進行聽課,不能與教師進行互動,極容易出現中途放棄的情況,整體的利用效率并不高[3-4]。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對基于交互式自主學習模式下微課資源的在建設和應用進行了研究。首先對微課資源庫進行了建設,其次對微課資源的應用進行了研究。交互式的微課資源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習者為主體進行建設的,教師在授課的環節中應該引入創新的講解情境,通過與學習者的互動來檢驗學習情況,使學習者對知識的吸收率得到更好的消化。該資源的建設與應用為國家開放大學微課資源庫后期的創新提供借鑒。

圖1 基于交互式自主學習模式下微課資源庫建設
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經形成了多樣的微課教學資源庫,整體來看利用效率并不高,因此,對各大高校的微課教學資源進行了分析,其中對微課教材的使用量很低,主要存在的問題有:(1)由于視頻時間要根據微課的內容進行設定,大部分的微課資源都是以課堂為單位進行組織活動,并在觀看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的耐心,這就造成了觀看微課視頻人員數量的減少。(2)教學與學習者之間的交互性太少,學習的人只能通過微課的視頻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傳送,不能有效的提高知識的吸收率。基于交互式自主學習模式下微課資源庫的設計如圖1所示。
在微課資源庫模塊設計中課程的首頁含有對該課程的主要概述、教學的基本大綱以及教學的目標,這能使學習者對微課課程有一個良好的認知;在微課資源庫模塊設計中課程目錄含有對教學大綱目錄的擬列,將每個微課的時間顯示出來,還可以設計微課的積分,促使每一個學習者在觀看微課視頻的時候都能得到相應的積分。其規則是:每次觀看視頻之后,學習者可以得到一個積分,視頻中的測試題無論對錯都不會影響該積分的獲得,而一樣的視頻,學習者不管學習幾次也只能獲得一個積分,重復觀看并不會使積分增加;在微課資源庫模塊設計中資料下載是豐富學習者的學習素材;在微課資源庫模塊設計中討論答疑是在學生進行觀看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進行提問,在一定的時間內會接受解答;在微課資源庫模塊設計中信息統計能夠方便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以育人為本為基本原則,教育創新為建設理念,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的技術優勢來實現微課資源的建設。基于交互式自主學習模式下微課資源的應用改善了學習者的環境,促進了學習者的活動情境、學習資源的改變與完善。
因為微課資源的傳送主要是通過網絡為主要的載體,以視頻為主要的音、色、義、形、字等合成性的表現形式,其動態的特點以及可再生的優勢可以作為有效的教學資源,不僅可以為學習者提供在異地或者課后的復習資料,也可以輔助于課堂,使學習者更加的感興趣。
基于交互式自主學習模式下微課資源的建設與應用,不僅僅是一種教學的資源,也是使教學者提高對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根據學到的內容來測試學習的情況。在現代網絡發達的背景下,微課資源的建設與網絡結合起來,其建設和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科學、規范的構建出不同學科的微課資源系統,能夠發揮其最大的效果,這為將來國家開放大學的微課設計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指南。
[1]余愛惠.基于交互式白板的初中地理微課在復習中的應用[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8):33~34.
[2]蘇仰娜,黃映玲.基于交互式實驗模擬軟件的翻轉課堂模式設計與應用——以“虛擬多媒體教學系統”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5(10):60~67.
[3]朱玉蓮,谷麗偉.應用型本科“交互式”微課設計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7(3):83~87.
[4]蔣本立.基于“微課”建設的移動云平臺的設計[J].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6,38(1):120~122.
貴州廣播電視大學)
本文系國家開放大學2016年度青年課題“基于交互式自主學習模式下微課資源的在建設和應用”,課題批準號:G16F3613Q。
陳海燕(1983-),女,漢族,貴州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