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喻垚
摘 要 “一帶一路”倡議,立足于中國,發展溝通于全世界,力圖構建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三方和諧發展的穩定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旨在謀求我國在世界貿易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實現,需要一個法治化的中國,與沿線國家或地區簽署貿易投資協定,或建立國際組織、或構建國際組織章程等法律方式是建設“一帶一路”法治化的基石。我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完美實現與長久發展是需要建立在完整的法治化基礎上而得以實施。本文就我國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時會遇到的法律問題以及法律應對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 “一帶一路” 國際貿易 規則 法律應對
作者簡介:張靜,西南石油大學法學院;喻垚,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學院。
中圖分類號:D920.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004
一、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一)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概要
習近平主席于2013年9月、10月出訪時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即“一帶一路”倡議)。2015 年3 月28 日,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經國務院授權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這成為中國深入貫徹“一帶一路”倡議的“行動方案”。“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基于古絲綢之路觀念構建的現代經貿互助升級版,對我國政治、外交、經濟有十分顯著的戰略意義。當前我國周邊外交戰略格局以及全面對外開放格局是由“一帶一路”所構成的,這意味著我國開放政策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從全球秩序重建的角度,“一帶一路”是大發展、大開放之路,政治溝通與合作之路,物質與精神結合的文明之路;“一帶一路”是在世界大棋盤上布局的大戰略,是積厚流光的中華優秀文明在現代的傳承與發展;“一帶一路”立體思想必當改善全球政治環境,并重繪全球經濟藍圖。
“一帶一路”倡議包納世界各個不同的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與國際合作新構架,為了應對國際貿易新規則帶來的挑戰,我們要采取更為主動的開放性政策和更為完善的法律保障來確保“一帶一路”的有效實施。
(二)實施“一帶一路”的意義與作用
1.“一帶一路”將為沿線參與國合作發展帶來巨大機遇
“一帶一路”是開放、多元、共贏的,是列國共同加入、共商共建共享,以此達到共同繁榮的方法。這條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 。 “一帶一路”提出了更為開放化與主動化的方針政策,建立連接亞洲、歐洲區域經濟的新體系。 “一帶一路”實施必然會拓展中歐合作的空間,深化與中亞、東南亞、南亞等周邊國家的合作,深化中阿之間的經濟貿易合作,從而提升我國的貿易地位,加強歐亞非區域經濟一體化。
2.“一帶一路”能充分促進中國在國際區域合作中的作用
近年來,中國堅定地站在世界貿易與投資便利化的一方,對促進WTO貿易體制與區域經濟合作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例如與相關國家或地區簽訂自貿協定,由中國引導所形成的經濟影響力已經日益增大。
因此,想要開創以中國為主導的區域經濟合作新局面,便要充分發揮中國的引領作用,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參與國經濟發展,促進國際區域經濟的合作融合。
3.“一帶一路”能提升中國開放經濟的質量
想要提升開放經濟質量,就要堅持改革開放,做到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趨勢吻合,并且應當繼續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積極提升開放經濟的高層次性,加大公共產品供給與全球經濟治理,以提升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制度性話語權為目標,與他國共建和諧的利益共同體。而這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五中全會中所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是十分重要的,它能促進相關國家或地區的多領域合作,能促進國際產能與裝備制造合作,能開創一個“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方面開放新格局” 。
二、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法律應對措施
為了全面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提升中國在世界經濟貿易中的地位和在國際經濟貿易規則制定的話語權,作者認為,法制建設是實施“一帶一路”的基礎條件;實施法治化,要依法治國、依法發展,這是實施“一帶一路”的基礎核心。該倡議的實施依賴于沿線國家或地區簽署的貿易投資協定、或建立國際組織、或構建國際組織章程等法律手段。
因此,在國際貿易規則日趨完善的環境下,我國應該完善并認真遵循為保障“一帶一路”更好實施所制定的法律。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完美實現與長久發展必須建立在完整的法治化基礎上。
綜上所述,作者就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法律應對措施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大力推動國內法制的革新
“攘外必先安內”,在不影響國內以及國際法律秩序的前提下,可以針對國際貿易規則的新趨勢的主要內容,例如知識產權保護、環境保護以及勞工標準等來健全國內的法制: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原則,將著作權保護時間增長以維護著作權人的利益;構建基于互聯網的維護網絡知識產權的保護體系;推動環保法的完善與執行,爭取做到全民心中有自然、愛護和保護環境;提高勞工標準,明確勞動人民的休息制度和工資標準,保障勞動者工作環境,確保工資福利待遇不受侵犯等等。
(二)擴大自由貿易區試點,提出符合中國利益、國情和發展階段的新規則
在服務貿易方面,建立自由貿易區,為我國建立與國際貿易體制接軌的新制度提供了重要線索與實踐機會。使我國能夠在結合本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基礎上,探索出與世界經濟貿易體制相同的新舉措、新模式與新內容。
在金融經濟方面,我國指出關鍵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建設,并以此為核心,與其他各參與方就亞投行的各事項開展了一系列談判。基于現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等的管理經驗和成功方法,吸收國際投資法、金融法等法律之優勢,結合實際并完善亞投行的運營規則與章程等,使其成為21世紀相關法律中的典范。endprint
(三)“一帶一路”實施中,法律沖突的應對
“一帶一路”的重點是基礎設施建設,其核心建設的國際投資領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所以,我國應在與其他參與方共有現行的法律制度的基礎上,對投資貿易法律進行補充和完善;或者通過制定新的標準或協議來促進雙方經濟共同繁榮。只有先考慮到在建設中可能遇到的法律沖突,設立好解決沖突的法律方法,才能更好地建設“一帶一路”。
1.環境條款是當前國際貿易規則變化的最主要的條款
環境保護也在國際投資問題中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保護海外的投資環境是每個參與國不可忽視的義務與責任。因此,我國應當加強對海外投資環境保護的力度。同時,環保標準的設定也不容忽視。政府部門應當把制定和設計相關的環境保護條款和標準視為“一帶一路”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構筑本國在此方面的法律基礎,構建完善的環保法體系。
2.勞工標準也成為當代國際貿易規則變化的新趨勢之一
人權的保護與關注在國際社會中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勞工標準也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建設“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勞工權的設立與保護不僅僅是我國的問題,也是沿路國家應該共同承擔的責任。
3.知識產權高標準化是當前國際貿易規則的重要特征
就TTIP來看,知識產權的標準比WTO中所要求的更高。對此,我國也應當修改并提高現有的知識產權法,在建設“一帶一路”的路途上,增加知識產權保護的條款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
(四)“一帶一路”實施中,糾紛爭端的法律應對
從國際法角度來講,“一帶一路”的實施,依靠國家間的相互合作,由于參與國多數為發展中國家,其安全形式和政治環境仍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所以在解決其中的糾紛爭端時,我國應當注意防范政治風險并處理好爭端解決。
控制政治風險一般有以下做法:簽署協議或條約;建立、完善投資風險防范機制;而為了應對“一帶一路”中的風險,我國還應采取其他方式,如與有關參與國共商共建投資風險防范體系、建立對應國家合作對話機制或開展國家間領導人會議。
對于在實施中的爭端,如因東道國政府違反投資協定而造成投資者受損,可依現行國際法中主要的救濟機制來解決,主要有:ICSID(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建立的爭端解決機制、MIGA(漢城公約)所建立的爭端解決機制、WTO中貿易爭端解決機制。這三種不同的機制究竟應該如何使用,是重新自行設立一套機制還是借用上述機制?我國應與各國協商探討后最終決定。
(五)維護以WTO為基本框架的多邊貿易秩序
處理好WTO多邊貿易體制與區域貿易規則的關系。根據世界貿易比例來看,以WTO組成的多邊貿易覆蓋了世界貿易的90%以上,而區域貿易占較少部分,因此,WTO多邊貿易經濟仍是當今世界貿易的主流 。
因此,我國應堅定捍衛多邊經貿體制。區域貿易一體化的蓬勃發展削減了發展中國家在多邊貿易制度中的利益,同時增加了全球性經貿規則談判和執行的難度,區域貿易一體化的成員國也是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更容易因為其區域內部互相協定而享有不同貿易待遇。正因如此,更應增加多邊貿易的發展,打破區域化的不公平的壁壘,提高不同區域國家相互間的貿易規則,增強多邊貿易往來。
三、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為我國“一帶一路”實施的法律應對的具體措施提供了一些參考性建議,提出了大力推動國內法治革新;擴大自由貿易區試點,對新一代國際貿易和投資規則進行試驗,根據實驗結果提出符合中國利益、國情和發展的新規則;維護以WTO為基本框架的多邊貿易秩序等具體法律應對措施。同時,我們還應預計到在“一帶一路”的實施中,解決爭端和法律沖突的法律應對,這方面我們應結合國際投資法與國際私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識,更好地解決我國在實行“一帶一路”中所應對的各種問題。“一帶一路”倡議是近幾年我國為了增強在國際貿易規則中的話語權而提出的,其法律應對的制定與完善是一項漫長而艱巨的過程,這需要在以后的實踐中不斷的總結與結合相關經驗才能達到更好運用的目的。
注釋:
習近平總書記.在倫敦金融城的中英工商峰會做出的講話.2015-10.
習近平總書記.中國共產黨十八大五中全會會議公報.2015-10.
楊松、周佳楷.國際貿易規則新趨勢與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法律應對——摘要.陜西傳媒網.2015-10-18. http://www.sxdaily.com.cn/n/2015/1018/c1187-5750933.htm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