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檢察改革行進過程中,離職尤其是司法行政人員的離職需要引起關注和重視,如何建設專業化司法行政人員隊伍成為一個重要問題。本文認為明確司法行政人員崗位素能標準、細化崗位責任和對檢察事務工作實行社會化服務,是建設檢察機關專業化司法行政人員隊伍的路徑。
關鍵詞 檢察 司法行政 專業化
作者簡介:楊恒進,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
中圖分類號:D92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086
近年來,法官、檢察官離職問題尤其是司法行政人員離職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從中應當吸取的教訓是,加強司法行政人員隊伍專業化建設迫在眉睫,而明晰職責要求是專業化建設的路徑。
一、細化崗位素能標準
高檢院于2014年3月啟動了檢察機關崗位素能基本標準研制工作,2016年1月形成最終成果。其中包含了通用的素能標準和十項檢察業務專業標準,僅適用于檢察業務人員,對司法行政人員的參考價值有限。因此,細化司法行政崗位素能標準非常。一方面是因為司法行政崗位不能完全按照綜合管理類公務員的通用標準來要求,另一方面司法行政事務畢竟有不同于檢察業務的具體特征,其對人員的要求可以適用但不應限于檢察業務人員的上述標準。
但相比較業務崗位,司法行政崗位的素能標準在細化提煉上有一定難度。一是因為司法行政事務不像獨立案件,在很多方面存在交叉,有些事務的屬性難以具體歸類于某個崗位。二是司法行政部門事務項目繁多,人員又少,身兼數職是普遍現象。三是司法行政人員主要從事事務性工作,只有少數具有鮮明的崗位特色和特殊要求,可提煉的專業標準較少。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一是歸納全體崗位適用的通用素能標準。素養方面主要包括:1.服務保障理念。立足司法行政管理職能,服務領導決策和檢察業務工作。2.團隊合作意識。瞄準同一任務目標,分工明確,互相配合,將整體優勢發揮到最大。3.法律思維認知。有足夠的法律知識儲備,認同、信仰法律和規則,并將其運用于問題的判斷和處理過程中。4.廉潔自律作風。堅守行為底線,自覺遵守廉潔從檢各項規定,恪守檢察職業道德。能力方面主要包括:1.決策執行能力。對于領導的決策和部署,能充分理解、積極貫徹、全面落實并高效執行。2.組織統籌能力。掌握全院人財物情況,合理配置各項資源,統籌進度安排。3.任務規劃能力。在系統研究、論證的基礎上,提出落實目標工作的部署和計劃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工作要求和工作步驟。4.綜合服務能力。主動掌握業務部門的工作需求,制定工作計劃,并及時協調完成臨時性、事務性工作任務。5.溝通協調能力。能夠主動與他人或組織、部門聯系,并開展有效溝通工作計劃和安排,協調調動各方積極因素和力量。
二是強調特殊崗位要求的專業素能標準。將部門職責細分后,梳理其中對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要求較強的特殊崗位。比如干部職稱管理崗、檔案管理崗、廉政監察崗、機要秘書崗等對于保密紀律性有特別要求;文稿秘書崗、信息情況崗對于公文寫作能力有較高要求;財務管理崗對于財會專業能力有基本要求;檢察宣傳崗對于多媒體運用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有一定要求,等等。
二、明確崗位責任
在此次檢察改革的過程中,各地都制定檢察業務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可以借鑒這一做法,明確司法行政崗位的責任。
一是明確內部職責分工。一方面,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存在一些邊界不清晰,容易引起司法行政部門之間甚至與業務部門間彼此推諉或者重復行使的職責事項。如辦公室和研究室都存在圖書報刊的管理職能,需要明確、整合甚至移交。另一方面,機關單位普遍存在著 “一人多崗、一崗多責”的現象,比如行裝條線仍存在著資產管理和車輛管理等崗位由其他崗位人員兼任的現象。解決的辦法就在于做到按崗定責、按勞分配,使得部門有規律的運轉。在將部門任務分解和量化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如下因素:1.按照部門的職能進行大致的歸類,確定不同的崗位。如在部門需要履行具體職能時,明確指向具體個人;在涉及到中層干部選聘的事務上,直接對應到干部職能管理崗位人員。2.參考部門全年的目標考核任務,明確任務量的基礎參照。同時為了兼顧個人任務量的平衡,可以將幾個簡單的職能合并于一個崗位,也可以在同一崗位設置多個人員進行工作輪派。3.實行AB崗工作制度,實現同崗替代,A崗為第一順位崗位責任人,B崗為崗位空缺時的替補人員,以保證工作連續性。
二是機構整合或建立協調配合機制。應該說,清晰、科學的職責分工是一個理想狀態。實際狀態則是存在著很多牽涉不同部門職能的行政事務。比如業務部門召開座談會,往往需要面臨會場申請與布置、停車安排、視頻設備調試、攝影攝像、信息宣傳、會務經費報銷等工作,涉及到行裝、技術、辦公室等多個部門的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