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莎
(陜西中醫藥大學,陜西 咸陽 721046)
我國田徑運動的地區性差異分析
余莎
(陜西中醫藥大學,陜西 咸陽 721046)
我國在發展當中,由于受到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我國田徑運動區域發展存在明顯的差異。從整體上看,我國東部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田徑運動實力在全國的發展也處于領先地位,中部的田徑發展水平次之,西部的田徑運動發展水平最差。分析我國田徑運動的地區特征和引起田徑運動地區發展差異的原因,并探討如何推進我國田徑運動的區域均衡發展。
田徑運動;地區差異;影響因素;均衡發展
田徑運動發展的好壞,對我國建設體育強國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但是,在我國田徑運動發展中,由于管理體制的局限,以及體育行政管理部門中績效至上的現象存在,導致各區域在發展田徑運動時普遍存在積極性不高的情況。同時,受到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在我國田徑運動事業發展中大批田徑優秀人才向經濟發達地區進行集聚,最終導致了我國田徑運動區域發展不均衡現象,并且田徑發展差距日益擴大。為了建設體育強國,必須采取合理的措施,縮小田徑運動區域發展差異,推動我國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
從整體上看,我國不同地區田徑運動發展狀況存在十分明顯的差距,并且在田徑運動發展和經濟發展之間體現出了高度的相關性,具體指的是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則這一地區的田徑運動發展水平也就越高,反之則田徑運動發展水平比較低。與田徑運動發展有著緊密關系的科學技術、教育、文化、市場化發展成程度以及城市化發展水平等經濟型因素,對區域田徑運動的發展工作有著一定的影響,但是相對于政府的作用力和宏觀經濟這兩方面的因素表現得相對比較弱。這表明,在我國田徑運動的發展當中,政府依舊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市場機制對田徑運動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仍舊比較差。在當前我國體育發展的舉國體制和財稅體制之下,我國地區田徑運動的發展水平受到了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因為田徑運動發展受制于政府的投資力度,而政府的資金投入受到了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從這一角度來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經濟越發達,那么政府用于發展田徑運動的資金也就越多,訓練條件、田徑運動員的獎勵以及教練的待遇也就更好,田徑運動發展的客觀條件也就越來越充足,也就越能夠促進田徑運動的快速發展。
1.地區文化的影響。不同地域中的人們在歷史發展的過程當中形成各具特色的歷史遺存、文化形態、社會風俗以及生活方式等,具有不同地區性特色及風格的區域文化,例如燕趙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松遼文化等。不同地區的文化對當地的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建設有著深刻的影響,同時也會對地區體育事業發展造成影響,從而對田徑運動的發展發生作用。不同地區在發展當中,特殊的地域文化和區域文化會對該地區各項事業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并可以勾勒出不同地區和不同區域的文化藍圖。地域文化以及區域文化在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積累,能夠對我國地區田徑運動的發展帶來深刻的影響,并會對田徑運動在我國均衡發展帶來消極影響。
2.經濟發展差異。田徑運動發展離不開經濟的支持,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田徑運動發展的后盾,地區田徑運動的發展會倒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在經濟建設當中,各地區經濟發展速度和發展規模存在很大的區別。從整體上看,在我國經濟建設當中,東部沿海地區處于領跑地位,是GDP大省區域;我國中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穩定,但是經濟發展速度相對比較慢;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嚴重落后于我國中部、東部地區。我國體育事業在長期發展當中采取的舉國體制,體育項目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我國政府撥款的大力支持。由于在經濟發展中,地域性和區域性的差異比較大,導致不同地區用于田徑運動發展的資金也存在很大不同,具體表現為東部經費充足,中部夠用,西部經費略顯不足。由于經費上的差距導致了我國田徑運動生存和發展面臨著截然不同的環境,使我國地區田徑運動發展不平衡。不同地區在田徑運動發展中投入的差異,還表現在田徑運動訓練場地、科技設備、教練員以及運動員經費的投入等方面。地區田徑運動投入水平的差異,也會體現到田徑運動發展的人力資源方面,因此,對田徑運動發展的影響是多方面。
3.區域性政策差異。我國在進行田徑運動遠的訓練時,訓練水平受到各地區訓練條件、設施、教練員水平、管理體制以及運動員身體素質的不同而在不同的地區呈現出了十分明顯的差異。在經濟落后的地區教練由于信息閉塞,很難獲取最新的田徑運動訓練信息,導致了對田徑運動的訓練整體思路不清晰,訓練思維落后,難以實現對田徑運動的全部免訓練,也不利于針對田徑運動員的具體特點,增強訓練效果。相比而言,在經濟發達的地區,由于訓練信息比較發達,田徑運動員的訓練方式也更加科學化、系統化,能夠根據田徑運動員自身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更加容易推動田徑運動的發展。我國田徑運動在發展當中應該堅持科學發展的原則,制定科學的訓練體制。我國不同地區在發展田徑體育運動時,也應該根據區域經濟、文化、政策條件,為田徑運動的快速發展制定合理的措施。不同地區在發展田徑運動時,根據地區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的訓練體制,能夠推動本地區田徑運動的快速發展,縮小區域田徑運動發展差異。
1.加強和完善田徑運動經費投入。在我國用于體育事業發展的經費當中,大部分費用都用于發展我國競技體育事業上。這樣,我國競技體育無論是在其管理、運行方面,還是針對性競技體育事業的訓練、醫療、科研方面,抑或是在競技體育場館建設、競技體育訓練設施配備以及競技體育運動員的福利方面,都有大力支持。從這一方面上看,國際競技體育的競爭在本質上也就是各國在競技體育領域的資金投入的競爭。在現代體育發展當中,很多新的檢測設備的應用,特別是現代計算機技術以及信息技術在體育事業中的應用,對于提高體育競技成績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從這一角度來說,現代體育的發展也是體育科研水平的競爭。因此,在我國不同地區發展田徑運動的過程中,地方的競技實力和田徑運動的科研水平對田徑運動的發展發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國不同地區發展田徑運動時,需要根據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強對田徑運動的資金投入力度和扶持力度,促進我國田徑運動的快速發展。同時,地方政府在發展田徑運動時,除了要加大投資力度之外,還需要根據田徑運動發展的需要,加強科學院研究工作,通過田間運動科研,推動田徑事業的快速發展。
2.立足地區實際情況發展田徑運動。在發展田徑體育運動的過程當中,首先是需要加強田徑運動人才資源開發工作,以彌補落后地區田徑運動資源不足的現狀,充分發揮高素質人才在促進地區田徑運動發展中所具有的積極作用。因此,各地區在發展田徑運動時,田徑后備人才的儲備情況關系到地區田徑運動的發展,以及實現不同地區田徑運動發展的均衡化。在我國田徑運動發展當中,我國田徑教練員、運動員培養當中,當前的學歷教育體系的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田徑教練員當中學歷層次要明顯比其他行業的教練員層次要低,運動員受教育的程度,要比全日制的大學生差很多,并且田徑管理工作人員和田徑運動的科研人員的整體水平還比較低。隨著我國學歷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這為我國田徑運動人才的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契機。田徑運動人才在培養中,應該以改革作為重要的契機,更加深入地培養高素質的田徑運動人才。在我國經濟不發達地區田徑運動發展當中,優秀的人才流向田徑運動發展比較發達的地區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但是,在田徑運動發展當中,田徑運動人才的這種流動趨勢,也容易引起優秀的田徑人才在一起堆積的現象。優秀田徑人才分布的不均衡性,對我國不同地區田徑運動的均衡發展帶來了嚴重的不利影響。在遵循田徑運動人才自由流動的基礎上,我國各地在發展田徑運動的過程當中,需要采取措施促使優秀田徑運動的合理配置。
3.制定相關政策,加快田徑運動管理中心建設。制定相關的政策,在各地加快建設田徑運動管理中心是促進我國田徑運動均衡發展的重要保障。當前,我國各地在發展田徑運動時仍舊采用的撥款發展田徑運動的模式,而這種發展模式急需于市場經濟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對田徑運動資源進行開發。我國各地在發展田徑體育的過程中,加快對田徑運動的管理體制進行改革,符合我國田徑體運動的發展規律。各地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是在各省、市、自治區體育局的領導下,對田徑運動項目健康發展、廣泛開展的行政單位,致力于推進各地區田徑運動協會的改革,理清各級田徑運動組織機構之間的關系,并且通過努力逐漸構建起“舉國體制”的田徑運動特色協會制度。在建設田徑運動協會時,各地區需要根據本地的實際特點,分批次地對各個協會進行實體化改革,為其創造條件。通過在“舉國體制”下,建立全國統一的田徑運動管理中心,能夠加強彼此間的交流與聯系,促進田徑運動資源的協調于分配,促進各地區田徑運動協調發展。
我國田徑運動在發展中,由于不同地區在文化、經濟、政策方面存在明顯差距,導致了我國不同地區之間,田徑運動發展存在明顯的差異,發展極不平衡。這制約了我國田徑運動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并對我國體育強國建設帶來消極影響。為了促進不同地區之間田徑運動的均衡化發展,本文主要從加強經費投入、人才培養和建設田徑運動中心三個方面進行了研究。
[1]鄒國忠,殷懷剛,陳韶成.對近6屆全運會田徑運動項目區域化特征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107-112.
[2]葉靜.第9至11屆全運會田徑項目區域分布特征[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7):68-71.
[3]賈明芳.我國田徑運動的區域性差異及其致因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15.
[責任編輯 吳明宇]
G82
A
1673-291X(2017)22-0109-02
2017-02-28
余莎(1985-),女,陜西漢中人,碩士研究生,從事體育經濟學、體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