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鐵警
摘要:所謂自學能力,學生運用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去獨立獲得新的知識點和技能的一種能力。高中生,應該培養其自學能力,才有助于高考取得好的成績。高中歷史,必須有廣泛的閱讀以及自己獨立學習的能力。本文就培養高中生的自學能力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生;歷史;自學能力
高中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很艱苦的時期,因為十年寒窗苦讀,等待的就是高考這一刻。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教師應該幫助每個同學激發潛力,培養其自學能力。自學能力得到了鍛煉,有了自學這個好習慣,學生就會主動去獲取知識,將會使他們受益匪淺,也就不用擔心學生的成績不好了。
一、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學生對一件事情感興趣,那么他會更加投入的主動獲取知識,就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這樣的學習方式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現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相互借鑒教學方法,運用最好的方式,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讓他們能贏得高考。
(一)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
高中這個壓力山大的時期,歷史作為邏輯性不強的學科,應該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在。教師應該創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這樣有助于學生情緒高昂,思維活躍,自己的學習興趣倍增。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首先就應該不吝惜微笑;其次,歷史這門學科,應該多多鼓勵學生去探求新知,不能完全講解課本上的知識;最后,教師應該以身作則,有良好的綜合素質,才有利于管理學生。
(二)抓住興趣知識點拓展延伸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注意觀察學生的狀態,當學生遇到感興趣的知識點時,所表現出來的情緒,教師應該做到心中有數。抓住這個時機,適當的給學生做講解,以及知識點的延伸。比如說,講到歷史的經濟版塊的時候,都知道古代的經濟支柱是農業,然后水利工程的修建有利于農業發展。這個時候我延伸了一個故事。講的是韓國想派鄭國去修建水利工程擾亂秦國經濟,然后陰謀敗露,秦王要殺鄭國。鄭國說:你殺了我是沒有什么好處的,還不如讓我把工程完工,有利于你的千秋萬業。然后秦王的先見之明體現出來了,給予他厚賞讓他修建,最后水利工程完成了,他沒有殺鄭國,反而把水渠命名鄭國渠。這說明了一個偉人不僅要像老虎一樣兇狠,還要像狐貍一樣狡猾,一個人要有先見之明,長遠的目光。
(三)避免知識點的單一性
歷史這門學科,綜合性很強,每一節課的內容,都應該結合起來講解,所有知識點應該形成框架的結構,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這樣重復有效的學習,不僅有助于老師工作的開展,也能幫助高中生提高學習興趣。利用框架來記憶知識點,能高效率的學習吸收知識。同時增強學生對歷史的興趣。為了提高高中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巧設懸念,比如說,每節課下課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在課下去解答,下堂課講解答案。這樣可以避免知識點的單一性。
二、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
自主學習的習慣一旦養成,對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很有幫助的。在學習新課知識前,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的大概內容,敢于質疑問題,這也就是傳統的預習。只有了解本節課所講解的內容,聽課才會更有激情,不會覺得很枯燥。
有關學習中不懂的地方,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可以查閱資料,可以和同學進行交流。最后還是不懂,才能尋求教師的指導。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能為了害怕完成不了教學進度,就不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那樣只會適得其反。
鼓勵合作學習,歷史這門學科,不是簡單的了解教材的內容就行的。需要的是大范圍的知識了解,這樣你才能運籌帷幄。在教學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分享知識。雙方都會得到一種新的知識,所以說,合作學習是必要的。
三、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自主學習,很多學生或許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遇到困難時,就會選擇放棄。那樣會有種挫敗感,不利于對學習興趣的培養。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面對困難勇往直前。首先,是查閱資料;其次,是尋求同學幫助,和同學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法;最后也不能放棄,應該向老師尋求引導。克服了對難題的恐懼,合理運用自主學習的方法,就能提高效率去學習高中歷史這門學科。
(一)定制時間高效學習
做一道題,應該合理定制時間,這樣可以高效率的學習,不至于懶散。定制時間去完成任務,你的注意力會更集中,做事情能達到專心的效果。高中這個時期,時間觀念應該很強,基本上沒有休息時間,如何高效率的學習,就在于你如何運用時間,做出更多的事情來。但是也得保證質量的情況下。
(二)勞逸結合法
都是從高中那個時期走過來的,就能明白有多辛苦。可是為何有些同學看著每天都在學習,時時刻刻都在學習,成績就不見長呢?甚至還沒有哪些每天都在玩的人成績好呢!歷史這門學科,不是每天抱著書看,就能學得好的學科。需要拓展很多知識面,一直重復的學習,只會讓你的身體更加疲倦,反而降低了學習效率。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做做運動,勞逸結合,這樣才能達到兩全其美。
四、課堂歸于學生
在現在的教學理念中,課堂本就應該屬于學生。讓學生成為主角,才有利于學生的潛力開發,在課堂上學生應該各抒己見,對古代歷史各方面的探究。這樣能更好地解決學生的問題,也能幫助教師工作進度的順利開展。
(一)開展課堂討論
一節課幾十分鐘,當遇到學生需要探究的問題,教師應該給足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討論會讓學生學會怎么去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幫助教師發現學生的問題。教師應該合理安排時間,不為了滿足自身的教學進度,而奪取學生的自由討論時間。
(二)講解典型例題,培養學生解決難題的能力
教師在講解典型例題時,應該問學生的其他思路。讓學生主動去講解例題,懂得闡述自己的意見,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可以鍛煉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講臺上講解,也可以給其他的學生起帶頭作用,調動其他學生的積極性,在相互競爭中,共同進步,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
自學能力,對于高中生來說,這是一項技能,不僅僅是幫助高考取得好成績的技能,也可以在未來的生活中受益匪淺。本文是根據我的教學經驗,來談論應該如何培養高中生對歷史的自主學習能力,希望對各位教師在以后得教學中能有幫助,也希望在新的一學期,各位老師能有效開展工作,能幫助學生取得好成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