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霞
摘要:文章從素質教育的基本觀念出發,總結在教育工作中的經驗,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本著愛學生的心理,善待每一位學生。文章結合平時工作所遇到的事例,從善待學習困難的學生,善待個性特別的學生,以及善待犯錯誤的學生三個方面來闡述。
關鍵詞:愛心;善待;“學困生”;個性差異;犯錯誤
班主任的職責就是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給予必要的扶持、正確的引導,使他們在長身體、長知識、增能力的過程中盡可能少走彎路,防止誤入歧途。因此作為班主任要尊重、理解、關注、幫助、支持、賞識學生,使每位學生在發展過程中都能做到心理生理的健康發展,為他們建造一個和諧、健康的成長環境。由于每個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家庭,所以家庭教育方式,生活環境、個人經歷及先天遺傳千差萬別,這也就要求每位教育者,尤其是我們班主任,要做到“因材施教,面向全體”,用愛心善待每一位學生,使學生感到被接納、被信任,使其經歷體諒和鼓勵,其潛能得到充分發展和發揮。
一、善待學習困難的學生
十個指頭都不會一般齊,何況是人呢?同一班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表現一般不會在同一水平線上,同一學生本身也存在學科之間的不平衡。任何老師教授的學生,學習上肯定存在著差異。其實成績不好的學生,也就是所謂的“學困生”,他們所承受的壓力比那些優等生所承受的大得多,因為他們除了承受自己難以應付的學習壓力外,還承受著更大的心理壓力,他們也努力的想把成績提高。
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他們,要用愛心去關懷他們,用真心、善意去打動他們、啟發他們、誘導他們,逐步增強他們的信心、勇氣,并耐心細致的培養他們,以便他們在學習上早日趕上其他同學。班主任只有尊重和愛護“學困生”,才能引起師生情感“共鳴”,使他們恢復理智和自尊,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和勇氣,從而轉變為人們期待的好學生。對于“學困生”,班主任一定要深入了解,既要了解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家庭原因;既了解生理原因,又了解心理特征,以便對癥下藥,因此,教育的關鍵是疏導、遷移,促使他們把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用到學習上。如本班一位學生在體育方面頗有特長,但由于其學習成績過低而令人擔憂,所以我緊緊抓住這一點對他進行教育,講述學習的重要性。他觸動很大,學習積極性明顯加強。
“學困生”也肯定有他們的長處,這就需要我們班主任去發現、去捕捉“閃光點”,及時的給予真誠的表揚,使他們體驗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要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一番愛心、誠心,從而迸發出奮發向上的決心和力量。與此同時,班主任還要適時地給他們制訂出適當的長遠而易實現的目標,使他們看到努力的方向。由于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好一般都是因為長期的學習習慣不好、不會科學的安排時間而引起的,所以不能指望一、兩次談心或輔導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正確對待學生的反復,深入調查和了解反復的原因,不急躁、不嫌棄,要堅持不懈地做工作,并爭取與家長取得聯系,爭取他們的支持和配合,“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本班有一位女學生,父母親的文化水平不高,學習基礎沒有打扎實,導致進入三年級后,學習異常吃力,一段時間以來,學習開始出現懶散行為,上課也漸漸注意力不集中,且多次拖欠作業,通過了解情況,與其談心,并且和她的父母多次交談后,為她制定了“高而可攀”的學習目標,一期下來,她的學習習慣明顯改變,在學習成績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善待個性特別的學生
人是有個性的,這種個性表現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傾向。就性格特征而言,有的活潑好動,有的沉靜穩重、還有的倔強固執、有的堅強、有的軟弱……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可見,性格特征方面的東西一般來說很難改變。都說如果人沒有了個性,也就沒有可塑造的價值了,因此,教師必須持寬容態度,并努力優化其個性優勢,不斷地幫助他們克服不好的一面,把劣勢轉化為優勢。就心理傾向來說,學生的愛好各式各樣,有的喜歡文科,有的喜歡理科,有的喜歡朗誦,有的喜歡運動,有的喜歡書法,有的喜歡寫作……俗話說得好,“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作為班主任,對于學生正當的愛好,都應給予肯定、鼓勵,并加以重視和培養,實施因材施教,引導學生發展特長,開發學生潛能。要為學生的發展多創造條件,給學生多一片發展的空間。如本班一個學生,期中考試兩科才考了100多分。在與其家長多次交流后,了解到家長想讓他初中畢業后當兵的愿望,加上該同學對于體育也比較喜歡,于是我積極和體育組聯系,最后使他參加了田徑隊。既鍛煉了身體為以后當兵培養了體質,也使他不再厭煩學校。
三、善待犯錯誤的學生
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學生的失誤、要善待犯錯誤的學生,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因為我們是教師,而不是警察。全國優秀班主任魏書生說過:“學生不管多么難教育,畢竟是青少年,其內心深處一定有一個廣闊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惡丑與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學生時,要力爭不站在學生的對面,讓學生怎樣,不讓學生怎樣。而要力爭站在學生的心理,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們需要怎樣,我們怎樣做才能更好。這樣,學生會感到你不是在訓斥他,而是在幫助他。”可見,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有失誤、難免會犯錯誤,關鍵是學生犯了錯誤后老師怎樣正確有效的幫助他。
本班一位男生,聰明但好動,但經常由于管不住自己而犯錯誤。開學一周就和別人打架,上課開小差,他一個人所扣班級分就比全班其他同學所扣分的總和還要多。針對他的這種情況,我多次與他談心,站在學生的角度幫助他認識到錯誤的危害,并和他一起分析,怎樣做才能少犯錯誤,甚至不犯錯誤。漸漸地他克制住了自己好動、不安分的毛病,并且發揮其聰明靈活的特點,當上了數學課代表,加入了足球隊,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可喜的進步。
實踐證明:只要用愛心去對待教育,沒有一個學生是不可救藥的。教育的藝術就在于善于用愛心去溫暖學生的心靈,撥開學生眼前的迷霧,點燃學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幫助學生體味到上進及學習取得時的歡樂,誘發學生的責任心。請老師們用自己的愛心去善待每一位學生!
參考文獻:
[1]. 成有信.《現代教育論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龔樂進.《素質教育下的教師道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