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軍+劉雨馨
高爾基曾經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愛,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橋梁,也是一條基本的教育原則。
愛的呼喚
2000年,由于學校有三位語文教師先后回去生孩子,所以學校安排我改代語文課,我二話沒說,拿起了語文課教鞭,并擔任班主任。當我第一天上任時,一件棘手的事擺在我的面前,一位當地駐軍干部的孩子,因父母兩地分居,由姥姥帶大,沒上過幼兒園,入學成績合起來才9分。當他一來到教室看到那么多的孩子時,“哇”的一聲哭了。一只手拽媽媽的衣襟,一只手摟著爸爸的腿就是不進教室。嘴里一直央求著:“媽媽,咱們回家找姥姥……”看著自己可憐的孩子,父母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向我投來求救的目光。但我也沒有經過這樣的事情,只能硬著頭皮走上去,一邊為孩子擦眼淚一邊微笑著說:“來阿姨這兒,讓媽媽去給你找姥姥。”“真的嗎?”“真的。”孩子終于放開了手。一上午孩子都跟著我,傍到中午竟在我的懷里睡著了。在善意的謊言中孩子漸漸地與我成了好朋友。他不再懼怕學校,不再害怕同學,終于融入了班級這個大家庭。
點燃自信心
2015年9月1日,我送走了一個畢業班,又迎來了一個新班——五(1)班。上第一節課時,我竟被學生們晾到了講臺上:我提了一個問題,大家都把頭低低地埋下了,教室里靜得連螞蟻的呼吸聲都能聽見。我站在講臺上足足等了3分鐘,始終沒有一個人抬頭看我一眼,我鼓勵道:“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難道大家還不如一個臭皮匠?”在我的鼓勵下,才有一只小手顫顫巍巍地舉起來,小聲說:“讓我來試試吧”。“把你的名字告訴老師。”“我叫劉云。”“你大膽說,自己想到什么就說什么,說完后老師給你補充,咱倆合作!”這節課終于在我的鼓勵和引導下開始了。我用眼神、掌聲、豎大拇指等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幫助孩子們認識了自己的能力,幫助他們樹立了自信心。
接新班的第三天,我讓正副班長把同學們辦的手抄報貼到教室讓大家邊欣賞,邊講評一下,從中互相學習,不想兩人一聽就傻眼了“老師,這咋貼啊?”于是,我讓他們自己設計方案,我只是點撥一下,終于完成了!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副班長劉柯雯高興地對我說:“老師,我今天太高興了,因為你讓我覺得自己能獨立做事了。”“為什么?”“我媽媽經常數落我:你怎么什么也干不了?”我馬上指著一張手抄報說:“你能看出這張報紙的優點和不足嗎?”“我怕說不好”“沒關系。”“這張報紙總題目字體太小,顏色太淡,不能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真棒!英雄所見略同!”她聽了兩眼放射出奇異的光芒,并帶著淚光。因此,我從這件事中深深領悟到還學生自由的重要性。于是,通過學生自薦,互相推薦,民主選舉的辦法確定班干部,并輔之以適時的角色轉換,每周抽一天讓其他學生當一天班干部,從中體會成功的喜悅及“當家”難的艱辛。雖然無形中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但卻還得了學生們相互溝通、相互理解,還得了班集體的團結力與凝聚力。
走出誤區
我始終堅持與家長及時溝通。通過經常發微信、家訪,使家長更多了解孩子在校情況,也掌握了學生回家后的表現,使學校與家庭能相互協作、良性互動,共同確保孩子學習進步、健康成長。去年送走了一個畢業班又迎來了一個新班—六(2)班,發現這個班基礎較差,尤其是閱讀題不知從何入手的大有人在,于是我就變換方法,讓學生盡量做,十分不會做的放到第二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做,但有20多個男生每夜的家庭作業總是做不起,原因只有一個“不會”,我有些不相信,因為其中有些學生上課回答問題積極,且思維敏捷!同時也想到是否是自己的教學方法不適應他們,導致他們上課沒弄懂而不會做?
正在我苦思冥想辦法時,一個星期六的下午,偶爾發現我班20多個男生相跟興沖沖朝大南街走去。大南街有一所初中,難道他們是去打架?這么多人在一起,說不定就干出什么出格的事?種種疑問促使我悄悄跟在他們身后,他們竟走入了那里的一家網吧,直到黑夜9點,才滿臉疲倦而又戀戀不舍地撤出網吧,行色匆匆往家里趕去。我什么都明白了。
第二天,我把他們叫到辦公室,微笑著說“你們能把我作為你們的朋友嗎?如果能的話,就告訴我實話,請把你開學到現在去網吧的次數寫出來,我一定不會告訴你們的父母的。”于是他們寫下了從開學到現在共去網吧的次數,最多的就有20次,多么觸目驚心的數字呀!“通過這些數字,我能看出大家對網絡很感興趣,我也對網絡感興趣,現在我們上了六年級,好些課外知識需要我們上網查資料,這樣對大家做閱讀題也有很大的幫助,我正在想開一次家長會,讓家長認識到學生上網并不只是玩游戲,好些知識需要從網上獲取。不知大家是否同意我的見解?”“老師,我們同意!”
厚愛后進生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常常被稱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既然是工程師,在工作中就需要仔細觀察我們手中的材料,用心雕刻出獨特的作品。而鼓勵就是我們手中的一把刻刀,拿著它,又怎會出現所謂的不可教育的學生呢?原來班上的“不寫作業大王——高詩柳”只要有一點點進步,我就及時地在他的作業本上留言:你有一點進步了,可要堅持吆!你的字很有特點!你確實進步了,但還要努力!在我一次次的鼓勵下,他終于在9月29日夜第一次全部完成了家庭作業,9月30日放學后,我的語文書中掉出一張紙條:我愛老師,是您讓我寫出了漂亮的字,是您讓我摘掉了“不寫作業大王”的帽子。我被孩子真誠的話感動了,仿佛是一顆羸弱的幼苗,在我的培養下,終于伸展了葉子,茁壯地成長……
“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底發出來才能達到心靈的深處。”今年春節假期,已上初二的學生來看我,最后走時,他們齊聲說:“老師,我們會想您的!”
一句“老師,我們會想您的!”是我每天走上講臺的動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