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冬
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是數學教學的突破,同時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更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及提高整體素質的基礎。而邏輯思維能力即為依據邏輯思維規律,采用邏輯方法進行推理、思考與論證的能力。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都在努力尋求合理方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都在努力提高學生的能力培養。但是從實況來看,邏輯思維培養還需要不斷加強,才能夠真正達到培養的目標,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重要意義
初中數學教學必須要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為重點,培養邏輯思維具有重要意義,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思維是智力之核心;
思維是考核學生智力高低的標志,但是智力因素主要是給其他服務,給其他方面提供信息原料,給其他活動提供動力資源。如果學生缺乏了思維,那么信息原料與動力資源均屬于一堆廢物。同時在其他因素影響下,都要遭受思維支配,即參與思維,才能夠有效實施。
(二)思維是創造的源泉;
創造力即為通過思維基礎上,把高智力因素和良好非智力因素有機集合的表現。換而言之,創造力即為人們心理活動中達到了最高水平,從而養成了一定社會價值的能力。
(三)培養思維是教育本質的一項重要目標;
事實上,教育的本質與目的就是要傳承人類智慧,主要包含了人們積累總結的對大自然的認識,即為認識人類社會,認識人們的生存與發展。人生具有有限性,但是知識增長具有無限性,因此要讓學生通過有限生命去掌握無限的知識增長,如果僅僅依靠機械傳授,被動接受知識肯定是無法滿足新課改所需。因此就需要傳授給教育者獲得知識的方法,這才是教育之本。
二、初中數學教學培養邏輯思維策略
從初中數學教學來看,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各種因素,直接影響著初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我結合自己多年工作經驗,提議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啟迪與培養學生情感因素與心理素質
事實上,人屬于情感動物,人們自身的思維就會伴隨著情感,而情感反過來激發思維,但是如果情感應用不當必然會影響思維。情感、智力均屬于智能的不同反映側面,初中數學教育不重視情感與心理素質教育必定是一個失誤。
1.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事實上情感屬于溝通心靈之橋梁,要從學習上給予學生耐心引導,從生活上關心體貼;師生之間應該搭建情感的橋梁,要時刻保持著和諧融洽、愉快活潑的氣氛,只有師生互相理解、尊重、團結合作及信任,才能夠順利傳輸教育中的情感內容。建立有效師生關系,也是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基本條件。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學生好初中數學,就必須要具有極強的愛好與興趣。而興趣是一種非智力因素,更是發展智力之催化劑。學生具有了興趣才可以推動學生學習動力,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訓練思維中重要的基礎條件。首先讓數學教學和數學史相結合,激發數學學習的興趣;情感是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教師要在學習上給學生耐心引導,進行幫助,生活上要關心體貼;師生之間要建立起情感橋梁,時常保持著和諧融洽、愉快活潑的氣氛,互相理解、尊重、信任及團結合作,只有在師生之間形成了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真正喜歡上教師才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才能夠真正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其次時常鼓勵與表揚學生;課堂上許多學生都爭先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因此教師就要多肯定、多激勵、多贊揚及多啟示,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學生作業本上多寫上鼓勵的語言,例如:從你身上我看到希望;你今天考的不錯,尤其是第4題解答具有創造性等等。美國的心理學家赫洛克從實驗結果來看,表揚效果明顯勝于批評,但是批評的明顯比忽視效果好很多。因此教師就要多發現學生變化與微小進步,要能夠挖掘學生潛能,時常鼓勵與表揚學生,從而獲得良好效果。
(二)加強思維品質教學
采用變式教學;變式就是數學概念與問題轉變不同情形、不同角度,從而突出初中數學問題的規律,揭示知識內在聯系。變式屬于一種探索問題之方法,這種學習方法值得學習。從實踐來看訓練發散思維,更是培養初中學生創造能力的措施。比如采用一題多變來啟發學生的思維發散;教師采用彼此變換命題條件,從而不斷拓廣,就會產生出既類似又區別問題,通過這種變換就能夠吸引學生,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感受到成功之喜悅,逐漸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興趣。而且挑戰過程中去需求樂趣,啟發初中學生的思維發散。通過變式將類比思想轉換成思維武器。
(三)加強數學語言教學
事實上,數學屬于一種語言構成的語言系統,而數學語言對于數學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更是數學教學中必須要高度重視的一個方面。同時數學語言更是人們研究數學問題多采用的一種語言,是數學思維載體,更是數學思維與數學交流常用的基本工具。因此數學語言必須要精煉準確、嚴謹清晰。首先要合理應用數學符號;通過數學符號理解數學概念,數學即為概念和命題等各種內容所組成知識體系,因此正確理解數學概念是學習初中數學知識,獲取數學能力之前提,更是數學交流之基礎。數學符號對于數學概念構成具有重要作用,有一些概念構成還是通過文字語表達,之后采用符號表示;要形成抽象層次高的概念,一定要借助符號進行定義。
(四)創新數學課堂教學
1.合理引導學生;教學本質就是教和學有機結合的過程,也就是教師通過課堂教學達到傳授知識的目標,而學生達到掌握知識之目的。在初中數學教學時,教師必須要重視教,同時也不能給忽視學生學習。這種教學形式是無法取代的,更符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現實中,教師一定要掌握教學策略,要多和學生互動,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才能夠培養出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2.分層教學;實屬上數學屬于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但是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也不相同,因此理解與掌握數學內容的程度也就不同。教師教學時就要依據個性差異與學習能力,從而采用了恰當的教學策略,而且還要針對每一層次學生進行教學設計,每節課每位學生都能獲得收獲。
3.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數學教學一定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教學中獲取數學學習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數學教學,學生掌握了數學學習方法,實現數學教學的目標。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要依據學生能力差異及特征差異,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鼓勵他們自我學習。
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采取合理措施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要高度重視思維組織、方向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初中數學教師就要分析學生特征,采取合理教學措施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不斷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