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智
學生學不好英語的一大障礙是:獨立自主學習能力不夠,依賴性較強,依賴老師、依賴教材、依賴同學,有點懼怕學不好的恐懼心理。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實際,了解學生英語的實際狀況,在講解、啟發、提示等手段下,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英語成績才會慢慢提高。
一、學生獨立學習英語的前提條件
獨立自主學習是在自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充分體現主體意識,自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以相對獨立的方式進行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學生要獲得自主學習能力,是有條件的,應首先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老師對獨立學習有正確的認識。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是本次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教師應深刻領會:要關注學生不同的需要,促進學生有特色地發展;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可持續地發展。
2.讓學生掌握一些學習方法。獨立學習有時是在沒有教師或他人指導或幫助的條件下進行的。因此,盡快讓學生掌握一些學習方法是培養和提高獨立學習能力的前提。據調查,以下方法的掌握有助于提高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1)模仿英語的語音、語調、語流等;(2)學會查閱詞典、資料等,解決學習中的一般性問題;(3)有意識地應用已知的語言學習規律;(4)把單詞或詞組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理解;(5)把學習母語的某些方法用于英語學習;(6)利用所學語言材料的上下文和有關背景知識理解不熟悉的詞匯、觀點;(7)會提問,以獲得幫助,解決疑難;(8)有選擇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語言材料上,如關鍵詞、觀點等,以獲取有用的信息;(9)完成一項語言活動后,自我評價其得與失。
3.學生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積極向上的學習動機。在沒有外部壓力或要求的情況下,學生如果缺乏內在的學習動機,沒有“我要學”的積極心理,就很難正確地制定學習目標,有效地監控學習過程,保證較好的學習效果,自主學習也就無從談起。實驗證明,端正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動機是自主學習能否順利實施的重要條件。
二、英語獨立學習的主要方法
1.培養獨立自主學習的方法。中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從依賴逐步走向獨立的過程。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從不會到會,從被動學習到獨立學習的關鍵。我們從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入手,多層面地培養他們的自主性。首先,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感,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讓他們在情感方面先自主起來。其二,積極發揮學生的能動性,鼓勵和督促學習積極、主動、自覺地管理自己的學習活動,嘗試自我調控學習的方法、節奏和進程。其三、大膽放手讓學生獨自學習。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分析和思考,從中明白事理,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從而盡可能地擺脫對教師和他人的依賴。其四、尊重個體差異,重視個別指導,因此無論是在內容上、方法上、速度上要照顧好各種層次上的差異,幫助每個學生優化自己的學習過程,讓他們的學習更加自主和有效。
2.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必須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氛圍。而創造這種氛圍,教師就得有民主的教育觀念,要有正確的學生主體意識,要積極開展學生主體的語言實踐活動,才能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此外,我們還在以下幾個方面為學生提供幫助,讓英語學習真正成為學生自主的學習:(1)激勵自我;(2)確定目標;(3)引導過程;(4)自我發現;(5)調控評價。
3.培養學生自我把握能力。自我把控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有助于幫助學生計劃、監察、調整、控制、反饋、評價自己的學習過程,及時地調整行為和思維方法,促使學生克服困難,努力完成學習任務,學會自主學習。首先幫助學生摒棄畏難情緒,改變自身被動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活躍起來、興奮起來、行動起來。其次,加強學習計劃性的指導。有計劃的學習是學習行為控制的第一步,它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有條不紊的學習和思考的習慣,從而提高自我監控的水平。
4.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學習和實踐,學生無論是在自主學習能力方面,還是在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現代教育觀告訴我們,教師要因勢利導,通過恰當的時機、途徑和場合,讓學生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長,使學生能夠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產生成就感,再把成功的喜悅化作學習的動力,增強學習的信心。學生一旦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自然會產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誘發更為主動的參與,更為積極的思維,從而使主動參與學習成為一種持久強烈的意識,最終形成自主學習的內容機制,實現自主學習。
三、獨立學習能力的常用做法
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實踐,得出一些做法如下:
1.鼓勵學生互相幫助、共同進步。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就要讓學生盡可能少地依賴教師。凡是學生自己能做的,教師絕不插手;凡是學生能通過自身努力達到的,教師就積極鼓勵其獨立完成。在開始階段,學生不是很習慣,特別是初一學生,有時甚至會不知所措。教師除適當給予指導外,盡可能讓同學相互合作、互教互學。如多讓學生做配對練習或小組練習。這既能增加同學間交往和語言實踐的機會,又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協作精神,邁出自主學習的第一步,還能擴大課堂單位時間的利用率和有效率。
2.有意識地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任務。根據學生的程度不時地布置任務,讓學生課外完成,訓練學生獨自計劃、實施和完成一項語言任務。如準備值日匯報、編對話、講故事,給外國學生寫信、采訪碰見的外國人等。實踐證明,讓學生獨立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學習任務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好方法。
3.教學生有效地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不失時機地教學生督促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設備去獲取有用信息,提高學習效率。教學生利用教材本身的資源,如詞匯表、語音圖表、語法要覽、課文注釋等或使用語言實驗室視聽設備、多媒體教學軟件,查閱圖書館的資料,利用互聯網去虎丘幫助學習的信息。
4.學生學會記錄自己的學習體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是要幫助學生改變這種看法,掌握有效的方法,建立起“我能學”的自信心,實現“我會學”的信念。通過日記或其它記錄方式,學生記下了自己學習的過程、方法、體會及感受,對學習進修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調整下一段的學習方法和策略。適時組織小組或全班的討論和交流,讓同學們互相啟發,取長補短。研究證明:讓學生自己總結和交流學法有助于加快自主學習的進程,效果比較明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