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HCR慧聰研究的相關調查,可以看出當前“國內企業接近70%對資本有需求,主要目的用于技術創新,擴大產能等,說明在目前經濟形勢下,資金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說明資金與企業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相關調研還指出“融資額度和利率水平的靈活性是企業金融服務中最關注的因素,成為最核心的問題。相對于核心問題,評估指標的簡單合理、融資成本的高低也進入前幾名,說明企業主也比較關注融資的便捷性。”不難看出融資額度和利率水平及靈活性是企業主更加關注的部分。
相對于非銀行金融機構而言,銀行的貸款額度、貸款期限、風險的合理性都更高一些,而且對于一些逾期還款的企業,銀行給予的處罰也是相對緩和的;變更處置更便捷是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優勢所在,還包括放貸速度更快,且非銀行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更高效。中小企業主在選擇非銀行金融機構融資時,主要還看中的是融資貸款易獲性更高,而且流程也相對更加便捷靈活。
就當前企業融資渠道來說,銀行貸款是通常采用的融資方式之一,其占據的比例也達到了85%以上。雖然說銀行是目前融資的主要渠道,但企業會根據銀行融資的性質來進行一定的選擇,同樣也都有著不同的選擇標準。可以說,企業主要是通過當前國內四大國有銀行來進行融資,其占據比例達到了43%;企業通過股份制銀行進行融資,其占據比例是29%;企業通過地方銀行貸款的比例達到22%。
目前,國內大部分中小企業在發展的不同階段,都存在企業內部制度不健全的問題。企業在建設初期,由于缺乏相應管理經驗,如果此時再受到外界條件影響,企業就難以獲得資金支持。因此,種子期企業需要投入資金用于購買材料,企業需要有完整的金融體系,需要建立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在融資方面,由于企業對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缺乏相關了解,在企業發展規劃及融資規劃上面缺乏一定的標準,過度追求在短期內的利益目標,缺乏長遠的發展規劃,以至于不能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提供出明確的規劃方案,這也就降低企業融資的效率。
目前,中小企業內部積累能力相對較弱,且內源融資不夠充足。隨著中國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加上企業改革工作的推進,以及企業內部在分配體制優化不斷調整下,企業逐漸能夠支配更多的財力,但實際能夠放到企業生產發展上面的并不多。企業在利潤分配階段,存在一種“重消費、輕積累”的短期化傾向,由于企業對長期經營觀念認識不夠,企業沒有從發展角度使用自留資金,以此補充企業經營資金不足的情況。
目前,中小企業在初建階段,存在信用方面的一些問題。特別是剛剛成立的中小企業,存在資金使用不足的情況,在多個方面都缺乏相關的經驗。由于中小企業的固定資產較少,其經營的也規模相對較小,并且企業的流動資產變化較快,使得無形資產不能及時進行量化,再加上企業流動資金少等原因,就是的企業難以形成較大的現金流。所以,企業就需要通過融資的方式,用來周轉企業的流動資金,此時,銀行就會考慮企業是否確實具備償還其債務的能力,進而也就影響了銀行實際放貸的效率。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相對狹窄,朱晨陽在《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析》一文指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一般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就直接融資而言,我國資本市場制度尚不完善,雖然我國建立了新三板市場,但由于新三板的起步比較晚,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進行直接融資的可能性較小,門檻較高。大多數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還是以各類商業銀行貸款為主。由于中小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較弱,銀行在給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的時候就會慎之又慎,這就增加了中小企業融資的難度。”可見,融資渠道狹窄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難題之一,是當前需要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
對于市場而言,需要給予一定的寬松政策,能夠有效推動利率市場化的步伐。當前國家已經放寬了對商業銀行貸款利率浮動幅度的限制要求,但在以后發展的過程中,還是需要由商業銀行自主來決定貸款的利率,并且對提供的業務、服務收取相應的費用,以此來不斷增加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信貸的投放比例。建立和完善針對中小企業的評級機制,通過利用信用評級的方式,以此來評判中小企業貸款信用的可信度標準,并且把中小企業的信用信息情況,提供給銀行或金融機構等,這樣能夠更加明確中小企業的現實情況,也能夠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因此,中小企業需要加強自身的財務管理制度,定期對企業的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和學習,不斷增加企業財務信息的透明度,并且能夠與金融機構進行長期聯系,企業把企業信用需要放在首位,以此創造更多的融資渠道。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銀行對中小企業欠缺多樣化的融資項目,并且沒有相關的扶持政策。因此,銀行需要注重中小企業在未來帶來的經濟利益。銀行需要積極創新適合中小企業的融資項目,且對其貸款流程進行簡化,縮短中小企業申請貸款的時間。針對于中小企業,銀行需要從多方面提高銀行的工作效率。
從國外一些發達國家政府對中小企業扶持政策來看,我國在這方面還是欠缺很多的。白云鵬指出“政府實施的宏觀政策能夠為中小企業的成長創造合理和有利的外部條件,尤其是在籌措資金方面,需要方針政策給予其更多政策或律法上的保護。政府應當不斷完善《中小企業促進法》等,發布符合現狀的律法或實施的具體細則,使整個市場能夠平等和有序地競爭,改變弱勢企業的不利現狀,這樣大小企業能獲得一樣的金融支持。”根據當前融資體制來看,如果想改變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政府在這方面需要給予大力扶持政策,盡可能放寬對中小企業的限制,以此來促進中小企業的融資。
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是離不開金融創新的,對于創新首先需要放寬金融政策,但還要根據金融市場的特點,不能完全進行放松管制。所以,我國可以借鑒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實施的沙盤監管制度,沙盒是一個“安全空間”,在其中企業能夠測試創新產品、服務、商業模式及交付機制,并且不會立即招致從事有關活動而致的所有正常監管后果。一個監管沙盒對消費者利益而言,很可能提供更為有效的競爭,通過:1.減少時間和將創新想法推向市場的潛在成本;2.為創新者提供更大的融資機會;3.使更多產品被測試,因而有可能被引入市場,以及允許金融行為監管局與創新者合作,來確保適當的消費者保護措施是建立在他們的新產品和服務上的。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北京 100871)
[1] 中小企業融資現狀調研[J].銷售與市場(管理版),2014,(05):48-50.
[2] 張歆.中小微企業融資困局可解 創新評估模式打破抵押物崇拜[N].證券日報,2016-12-23(B02).
[3] 朱晨陽.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析[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7,(04):34-36.
[4] 關曉光,李國紅.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對策[D].燕山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07.
[5] 劉宗歌,李小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國內外研究綜述[J].經濟研究導刊,2012,(01):66-68.
[6] 孫靜,田華杰,王換娥.中小企業風險投資問題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0,(12):267-268.
[7] 林毅夫,李永軍.中小金融機構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J].經濟研究,2001,(01):10-18+53-93.
[8] 董竹.中小企業融資研究:資本結構與金融環境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8.
[9] 白云鵬.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河北企業,2017,(05):100-101.
[10] 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沙盒監管》譯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