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佩麗
(黑龍江細鱗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東寧 157211)
試析新形勢下的成本會計
孫佩麗
(黑龍江細鱗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東寧 157211)
會計成本;發展趨勢;有效對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成本會計的概念和內涵也在不斷完善。因此,作為財會工作人員應該及時學習和研究成本會計的新內涵,從而不斷地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
關于成本的概念,我們是耳熟能詳的。我們認為,成本既是商品經濟的產物,也是商品經濟的一個經濟范疇,更是產品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說,凡是經濟資源的消耗都應該是產出的成本。對此,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就對成本的含義進行了科學的分析。他指出:“按照資本主義方式生產的每一個商品W的價值,用公式來表示就是W=c+v+m,如果我們從這個產品價值中減去剩余價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就是一個在生產要素上耗費的資產價值c+v的等價物或補償價值。”
我們知道,成本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概念,成本會計是指為了求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產費用的會計。成本會計的中心內容為成本核算。我國頒布的新會計準則中,對成本會計實務提出了一些新規范,局部做了重要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成本會計的觀念。
成本會計系統是指構成成本要素的有機組合,以及由這些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體。但往往傳統的會計計算過程中存在許多實際問題。比如,成本會計信息失去了相關性。這是因為傳統的成本會計計算系統,不能夠對經營決策者和管理者提供全面有效的商品成本信息,即經營管理者面前的商品成本數據與實際的經營活動成本數據不一致。因此,最需要成本會計信息的經營者、管理者卻得不到準確的信息數據。再比如,以往的成本會計計算系統,很難把握和觀察到商品生產環節的成本形成過程的具體數據,在傳統產品生產的過程中,不能直接獲得生產環節的準確、可靠的有效信息,管理者就無法有效地將產品成本的有效信息應用于生產管理實踐中。
從事經濟活動的內容不同,管理的需要就不同,相應的成本含義也會隨之變動。但是在成本的演變進程中,有兩個基礎特征始終不變:一是成本是以某種特定目的為對象的。目標滿足于管理需要,可以是有形或無形的成品,也可以是某種特殊的服務。二是成本是為了實現這種特定目的而發生的消耗。沒有目的的消耗是一種損失,不能稱之為成本。另外基于一個重要的會計特征,即會計的貨幣計量假設,成本還必須是可以用貨幣計量的,否則就無法進行成本的核算與管理。
我們更知道,在市場經濟中,各個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都是為了追求經濟效益,這就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成本會計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當中發揮的作用也就越來越重要。成本會計在很大程度上是圍繞著成本核算工作來開展的,通過成本核算能夠對相關的情況進行詳細的掌握,對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從而使企業能夠提高經濟效益。但是當前很多成本會計只是單純地進行成本核算工作,而對于成本管理方面投入的力度還遠遠不夠。
與此同時,新經濟環境和管理方式對成本會計的沖擊和影響也越來越大。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在生產過程當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競爭的成敗。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走向成熟,當前在生產領域的成本在不斷地降低,而相應的營銷以及倉儲等環節的成本卻不斷提升。而傳統的成本會計在成本核算的過程當中往往只能夠看到有形的資產消耗,將核算的重點放在生產成本的控制之上,而對于營銷以及其他環節的一些成本還缺乏足夠的重視。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會計信息質量下降,甚至出現失真的情況,給成本會計的發展帶來極大的挑戰。
面對現代成本會計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我們應該采取成本會計發展的哪些有效對策呢?也就是說,我國的成本會計工作如何結合國情,引進、吸收、消化各種新的管理理論與方法,順應國際國內市場環境以及企業生產環境的變化,這值得我們深思。
要加強成本理論的學習與研究,不斷更新成本觀念。會計理論研究人員要打破傳統會計觀的束縛,加快成本會計理念的更新,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積極推進會計改革的進程。就是要以創新為目標,嚴謹務實的態度,堅持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辯證統一,堅持技術與經濟相結合,與實踐工作者合作,深入調查,勇于探索新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課題,發現并分析問題,最終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充分發揮成本會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研究體系。
隨著注冊會計師行業的不斷成熟,注冊會計師的隊伍將逐漸壯大。這批高素質人才在經過實踐的歷練后,他們不會再單純地選擇日常會計核算中的套路,做一個核算機器,而更傾向于積極運用會計準則的靈活性特征,依照企業的特點結合自己的決策來選擇適合的會計政策去處理會計實務問題,從而進一步達到并實現理論創新的目標。
市場競爭的加劇使管理者更希望得到準確成本信息。當前我國市場上的企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環境,為了能夠在激烈的競爭當中不斷地發展壯大,各個企業都十分重視對自身成本的控制,從而使自己的產品更具有優勢。
企業的成本控制要依托著企業的財務監督機制來實現,否則成本控制就會成為一句空話。成本控制的措施和方法多種多樣,比如預算管理、目標成本管理、計劃管理等等,不管采用何種管理模式,根本著眼點是要加強財務控制力度,財務管理部門要負責把好控制關。企業內部機制也要著眼于財務控制力度的加強,不能把控制的責任全部推到財務部門去,而要圍繞財務目標的實現制定管理措施,包括考核和激勵機制、決策模式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財務監督的功能,把成本控制措施落到實處。
總之,成本控制貫穿于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是經濟行為的基礎,對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管理工作舉足輕重。因此,加強財務管理的成本控制方面有所加強,是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工作,任重而道遠。□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