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振軍
(黑龍江省大慶油田總醫院,大慶 163000)
醫院安保工作如何應對暴力傷醫問題
初振軍
(黑龍江省大慶油田總醫院,大慶 163000)
暴力傷醫;制度性原因;醫院安保工作
醫院安全保衛工作(以下簡稱安保工作)是醫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針對醫院中人員財物聚集、火險隱患難消、危險物品眾多、治安管控困難等社會屬性進行管理與協調。近年來,暴力傷醫事件激增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此,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公安部等有關部門緊急下發相關通告,要求各部門加強醫院的安保工作以確保醫院診療環境的安全穩定。在這種新形勢下,如何保障醫院正常診療秩序、保護醫護人員及病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是現階段醫院安全保衛工作的重中之重。筆者在三級甲等醫院從事安保工作多年,本文是總結我院安保工作的實際情況,在應對暴力傷醫問題中的實踐探索及心得體會,僅供同行參考。
當醫院爆發事件只是個例的時候,更多地考慮到的醫院層面的問題。但是當醫院爆發事件頻繁且集中發生,并且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我們就要從我們的制度去思考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
(1)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偏低。 雖然我國已經全面實行了全民基本醫療保險、普及推廣了新農合醫療保險,但是醫保報銷比例處于較低水平,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人廣泛存在。
(2)政府的應急救助體系有待完善。雖然我國政府對貧困家庭、殘疾人、“三無”病人、精神病人群建立了社會管理體系和救助體系。但是這些救助體系在辦理程序上繁冗雜亂,難以有效的發揮應急救助的作用。
(3)無過錯的醫療損害救助系統及相關保障機制的缺失有待填補。醫學雖然是一門復雜而精密的生命科學,但是目前人類對生命的認知仍有局限性。同一種治療方案對同一種疾病進行治療,治療結果可能存在差異。但是患者通常認為“同樣是花錢看病,為什么別人家治好了,自己卻沒有治好,肯定是醫生的責任”。疾病存在輕重,醫療存在風險,但是治療的不良后果沒有人愿意承擔,也沒有相關體系來證明醫生無過錯,所以患者不停地和醫院鬧,醫院想息事寧人便不停地賠。
發生醫療糾紛后,有些傳統媒體出于“扶弱心理”對事實進行曲解報道,對整個醫療社會影響力造成了極大的負面效應。醫療領域的專業性極強,其診療過程是否規范不可從表象上就蓋棺定論,必須通過專業的合法機構進行鑒定才能夠明晰過程、厘清責任。近年來,醫療界也相繼出現了自己的傳媒集團,為醫生代言,為醫院發聲,對醫療糾紛進行理性、科學地報道實際情況,但其尚未完全走入公眾視野,社會影響力的發揮需要政府、社會機構進一步的理解和支持。
合理合法解決醫患糾紛的主要有以下三種途徑:(1)自行協商;(2)調解民事;(3)訴訟。但是,醫患雙方在溝通方面存在“代溝”,患者通常對司法途徑解決糾紛問題的信心明顯不足,故醫患雙方很難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找到解決問題的完美方式。此外,通過司法訴訟途徑解決醫療糾紛問題通常要較多的時間成本,這使得原本緊張的醫患關系更加激化,容易上升到對抗狀態。
我院的安保工作受到我院領導高度的重視對待,尤其遇到暴力傷醫事件或存在潛在傷醫風險的糾紛時,醫院領導和安全科成員在第一時間快速抵達現場,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解決問題化解沖突,維護醫院形象,保護了醫護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筆者認為應對暴力傷醫問題應該從以下多種機制舉措強化醫院的安保工作。
面對暴力傷醫問題,醫院原有的治安防控系統面臨著極大的壓力。在此情況下,我院領導和安全科成員積極與轄區公安機關配合,明確理清各自的責任及管理范疇,避免相互推諉責任的事件發生。同時在醫院轄區公安機關的幫助下,我院將以科技和情報導向等新型警務理念引進到醫院安保系統,即根據公安機關與醫院的保安相關政策制定規章制度,制定階段性目標,剖析安保管理的各方面要素,搭建結構性安保平臺,應用遠程監控手段,以數據評估安全風險,做到集中防控識別保安過程中的風險,遠程調配安保相應資源,從而實現從事后到事前,從個體到整體,從局部到全局的保安管理。
面對突如其來的暴力事件,定期開展的醫院安全綜合治理活動已經不能滿足這種新形勢下的醫院安保需要。為此,醫院成立了醫院治安領導小組,建立醫院安保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巡視機制,哪里有問題就管哪里。針對醉酒、“三無”、“特困”等特殊類型的患者,醫院安全科給予高度重視,特派安保人員在其就診過程中全程陪同,以避免暴力傷醫事件的發生。
醫院安全保衛資源包括安保資金的投入、安保人員的業務素養、安保器材的配備及取證設備的應用等。我院主要是通過優化安保人員業務素養提升安保水平,具體實施是通過以下方面進行的:(1)加強安保隊伍的結構建設,嚴格控制安保人員準入關口,優選具備相關專業背景知識的人才,如:醫療專業、法律專業、警務專業等大專院校畢業生;(2)優化干部任用機制,做到公開選用、競爭上崗、可上可下的彈性機制,完善交流學習機制,分批次選派安保人員到大型企事業單位交流學習,以提高不同環境下的應急事件處理能力;(3)建立健全安保培訓體制,強化安保防爆培訓,增強安保人員的自我保護能力,防爆器械的使用能力,協同民警處理暴力事件的應急協同能力。
醫院是生命健康的守門人,絕對不容任何暴力以任何形式的侵犯。醫院安保部門需要起到使院內診療環境和諧穩定,讓每個醫護人員工作時可以心安。針對暴力傷醫問題,安保部門要努力做到早期預防、早期發現、早去制止,發生不良后果后積極對待。結合自身醫院條件的前提下,對醫院潛在的安全隱患提前準備出科學合理的應急預案和解決措施,認真落實好所用安防工作措施,為營造優質的醫療環境打下堅實的基礎。
[1]賈曉莉,周洪柱,趙越,鄭莉麗,魏琪,鄭雪倩.2003年-2012年全國醫院場所暴力傷醫情況調查研究[J].中國醫院,2014,(03):1-3.
[2]文張,毛汛,張鵬,楊京山,王新華.暴力傷醫背景下三甲醫院安全管理的思考[J].管理觀察,2015,(13):191-192.
[3]杜紹斌.新形勢下醫院安保工作科學化管理的實踐探索[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5):214+217.□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