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杰
(鞍山師范學院商學院,遼寧鞍山114007)
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以應用型本科高校為例
曾 杰
(鞍山師范學院商學院,遼寧鞍山114007)
近年來國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結合就業需求,探索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著重加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針對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存問題,筆者提出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策略:課程設置注重理論與實踐兼顧,鼓勵教師去企業歷練;改革課堂教學方式,以項目驅動模式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改革課程考核方式,以技能大賽代替考試;完善協同創新合作,加強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設。
市場營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201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765萬人,為歷年高校畢業生人數最多的一年。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大的局面,高校就業工作難度巨大。長期以來,“創新產業”與“創新技術”始終是制約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障礙,究其原因是目前我國創新機制的不完善以及創新人才的匱乏?!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發展戰略。
近幾年,培育“創新創業”人才受到社會普遍關注,2014年國家教育部就提出要引導一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人才培養轉型。2015年,國務院發文《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著重強調扶植大學生創新創業,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從制度、政策、投資、服務、市場、平臺等多個角度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工作。“創新創業型”人才更強調大學生具備自主創業能力和創新精神。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應結合本地區就業需求,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特色的高素質創新應用型人才。應該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反思,探索新型的教學模式,將創新創業教育與課堂教學相融合,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高校市場營銷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的專業,在課堂教學和實訓技能鍛煉的過程中,加強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十分關鍵。讓學生將課堂上學習的營銷理論知識,結合自身的實踐能力,以創業的實踐形式表現出來并進行適度創新,為將來成為高素質的營銷人才打下良好基礎。應用型本科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有著重要意義,在提高學生的營銷技能和手段,解決自身就業問題的同時,也會為社會發展創造更高的價值。
當前,我國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結構性矛盾。在就業市場上,一方面畢業生總量供過于求;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單位卻招不到應用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導致這一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與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供需不匹配。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一些應用型本科高校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著重考慮師資力量、教師研究專長、現有實訓基地資源等,對企業實際需求和學生實踐需要考慮不足。沒有突出應用型高校的特色,課程設置的范圍寬泛,和研究型大學的培養計劃無明顯差別。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接觸的課程種類多,但針對性和應用性不夠,與具體行業特點結合不足,與地方經濟特色聯系不緊密,就業市場細分不夠,不能滿足企業對市場營銷崗位多樣性和差異化的需求。
部分高校市場營銷專業課程設置不能與時俱進,滿足不了實際崗位需求。比如近十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汽車銷量激增,汽車營銷人才緊缺,很多高校卻沒有設置類似汽車營銷這樣針對性強的專業課程?,F在是網絡經濟時代,應該根據時代特點多開設比如互聯網理財和網絡技術等實用性課程。大多數高校開設的必修課程較多,選修課程較少,學生不能根據自身興趣選擇課程,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不到提高。部分高校教師缺少企業實踐工作經驗,因此課程講授還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技能訓練相對較少。學生因為沒有更多自主參與的機會,導致思維單一、不夠靈活變通,不利于其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
在市場營銷課程的考核中,考試課仍沿用傳統的考核方式,試題類型多以名詞、簡答、選擇、案例分析等題型為主,重點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力,忽視對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考核。部分考查課以設計營銷策劃案或提交作業的形式結課。目前的課程考核方式單一,缺少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在實踐領域運用的考核,與當初設定的人才培養目標不符。
應用型本科高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應重視校企合作等協同創新合作機制,與相關行業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給學生創造到企業實習參與實踐的機會。但在實際運作中,校企合作往往較為松散,即使簽訂了合作協議,學校和實習單位仍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企業需求的時間和學生參與實習的時間往往不一致,還有實習經費等利益分配問題的存在,導致校企合作各方主體缺乏合作積極性,未能給學生創造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的良好環境。
應用型本科高校應認識到現有人才培養模式的不足,結合地方經濟特色,著力培育實踐能力強的創新型人才,構建適應市場需求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為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人才,市場營銷專業課程設置要理論與實踐兼顧。保證學生前兩年學好基礎課程,后兩年通過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增加實踐技能。理論部分開設“管理學”“西方經濟學”“企業戰略管理”“市場營銷學”“網絡營銷”等課程,讓學生打好管理學和營銷學的理論基礎。實踐課程應結合社會就業需求,增加技能性課程,如“市場調查與預測”“房地產營銷策劃”“汽車營銷”“電子商務”“網站實用技術”等課程,這些實踐課程更利于提高學生在崗位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從教師的角度,鼓勵高校教師去企業鍛煉,鼓勵高校教師加強創新創業學習。在考核中把在企業鍛煉的時間也計算進課時量,并列入職稱晉升的必要條件,這樣才能使高校教師更加重視去企業歷練的經歷。
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利用互聯網、微課、多媒體技術,讓教學內容更加富有趣味性和生動性。營銷專業課堂教學中,除了采用案例分析討論之外,運用情境化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分組訓練、角色扮演。結合課程內容,可以邀請企業專家進入課堂,講解在企業中的實踐應用,使學生增加實踐創新意識。在課外時間,教師通過學生參與大學生科研立項和創新創業項目,使學生把理論知識與創業想法相結合,逐步提高創新意識。另外,在本科生社會實踐調查中,通過提交營銷策劃方案的形式,讓學生從身邊的生活實際出發,或從家鄉的特色資源開發的角度,對目標市場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并對相應的產品或服務的市場營銷戰略與策略進行頗有建設性的謀劃,使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更貼近企業的營銷實際,甚至是大學生創業的實際,更深層次的挖掘大學生的創新潛能。
傳統的考核方式大多通過試卷的方式評定成績,理論性強的課程可延用此種方式,但很多實踐性強的營銷專業課并不適用這種筆試的考核方式,通過參加技能大賽評定成績更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職業技能大賽是以競賽的方式激發大學生運用專業知識、鍛煉職業技能、展示職業風采的最佳平臺,同時也是學生整合各門理論知識進行知識的創新再造的過程。參加技能大賽,還是體現教學質量、學生素質的社會評價、檢驗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這幾年,鞍山師范學院商學院也組織學生先后參加了遼寧省大學生創業設計暨沙盤模擬經營大賽、全國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等。參賽選手經過大賽的歷練,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市場分析的方法手段和市場營銷的戰略決策,都有了一次深刻體驗;通過市場調研報告和營銷方案的討論,反復鍛煉學生運用知識創新實踐的能力,不斷提升他們的職業意識、舉止規范、論證創意的技巧,以及團隊的組織合作、溝通協調能力。
高校應加強校企合作,學生在大三和大四學年有半年的實習時間,通過學校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給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提供實踐場所,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了解企業運行的實際情況,為今后自主創業打下良好基礎;同時,高校還可以為每個班級指定一位校外實習導師,從企業引入專家,對學生進行創業知識和技能的講解,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為高校培養高素質創新創業營銷人才奠定基礎。學生在大二之后,鼓勵其利用假期和課余時間到校企合作單位去頂崗實習,實現雙方需求的互補,使學生提前與社會接軌,通過社會經驗和專業技能,對未來的自主創業奠定基礎。
[1]王玉霞.應用型本科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J].赤峰學院學報,2016(4):215-217.
[2]劉國巍,程國輝.基于創新創業導向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J].教育觀察,2015(12):59-61.
[3]王玉霞.應用型本科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教學模式構建與實施研究[J].雞西大學學報,2015(2):17-19.
[4]孫偉仁,徐珉鈺.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體系建設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7(2):146-147.
[5]韓 冰,曾 杰.研究性學習模式在市場營銷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經濟研究導刊,2015(4):222-223.
F270.3 F203.9
A
1005-913X(2017)11-0139-02
2017-08-25
曾 杰(1979-),女,遼寧鞍山人,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市場營銷。
馬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