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大瑋,上海大學經濟學院
綠色信貸業務對我國上市銀行的影響分析
文/方大瑋,上海大學經濟學院
綠色金融首次出現在G20峰會議程上,作為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信貸也成為熱點問題之一。本文從綠色信貸提出的理論基礎和現實背景入手,運用回歸相關性分析及引入虛擬變量方法對我國8家上市商業銀行綠色信貸業務影響進行研究。得出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比重與銀行成本收入比呈負相關,表明銀行綠色信貸業務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商業銀行的財務績效。
綠色信貸;面板數據;回歸分析
綠色信貸屬于綠色金融的子項目,綠色金融則起源于綠色文明。眾所周知,綠色文明是一種追求環境與人類和諧生存及發展的文明。產業革命以來,人類的工業文明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但為此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面對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資源耗竭等全球性環境問題,人們普遍認識到人類以往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對環境的危害很大。為了促進人類、經濟、自然的協調發展,我國也采取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倡導綠色文明,并在政策及輿論導向上向環保產業和綠色經濟傾斜,對“三高”行業說不。
2016年9 月4日在G20峰會開幕致辭中,習近平總書記主席指出,“今年,我們在可持續發展、綠色金融、提高能效、反腐敗等諸多領域制定了行動計劃,要把每一項行動落到實處?!本G色金融為生態友好型增長提供支持,并首次出現在G20峰會議程上。各國首腦非常贊同發展綠色金融的必要性,并為促進其發展提供原則性的指導意見。在這次會議中形成了《G20綠色金融綜合報告》,報告中指出綠色金融指能產生環境效益以支持可持續發展的投融資活動。談到投融資活動,銀行業的信貸業務作為間接融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必不可少,與之對應的綠色信貸也在綠色金融起到重要作用。
根據銀監會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末,21家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達到7.26萬億元,占全部貸款的9.0%。其中,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達到1.69 萬億元,節能環保項目及服務貸款余額為5.57萬億元。
從理論上看,銀行壞賬率主要源自于綠色信貸與非綠色信貸業務兩者的銀行壞賬率,如果銀行綠色信貸業務壞賬率低于銀行非綠色信貸業務壞賬率,就可以得出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比重與銀行壞賬率呈負相關;反之,就可以得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比重與銀行壞賬率呈正相關;如果銀行綠色信貸業務壞賬率與銀行非綠色信貸業務壞賬率相同,則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比重不會影響銀行壞賬率,即兩者之間沒有相關性。
類似的,我們可以知道銀行總資產回報率(Return On Total Assets,ROA)也是由銀行綠色信貸業務回報率與銀行非綠色信貸業務回報率共同決定。當銀行綠色信貸業務回報率高于銀行非綠色信貸業務回報率時,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比重與銀行總資產回報率呈正相關;反之,就可以得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比重與銀行總資產回報率呈負相關;如果銀行綠色信貸業務回報率等于銀行非綠色信貸業務回報率時,就可以得銀行綠色信貸比重不會影響總資產回報率,即兩者沒有相關性。
銀行成本收入比就是營業費用加折舊與營業收入之比,該比值越高說明銀行收入負擔的成本費用越高,反之說明銀行收入負擔的成本費用越低。商業銀行實施綠色信貸業務對商業銀行成本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新增成本。商業銀行實施綠色信貸業務對商業銀行收入影響主要體現在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涉及的項目或領域可能享受低利率或其它優惠待遇。通過上述兩個方面的分析,加上我國商業銀行2007年才開始實施綠色信貸,現階段尚處于起步準備階段,商業銀行綠色信貸業務的審批、發放及后續監督管理較傳統信貸業務更加嚴格復雜,即可以提出假設現階段銀行綠色信貸業務的成本收入比高于銀行非綠色信貸業務的成本收入比,也就是銀行綠色信貸比重越高,銀行成本收入比越高,兩者呈正相關。
本文將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比重對銀行壞賬率、銀行總資產回報率及銀行成本收入比三個財務指標進行量化分析,試圖找到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比重對三個財務指標相互之間的關系。由于數據有限,本文在實證分析部分假設銀行綠色信貸業務在實施的初期,各家上市商業銀行綠色信貸業務實施對各自財務績效的影響是同質的,不存在個體性顯著差異的前提下進行。
從2007年開始,我國上市商業銀行中僅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浦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八家上市商業銀行各自披露了綠色信貸業務實施狀況,所以本文選取以上八家上市商業銀行作為研究對象。
本文選取的樣本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八家商業銀行。本文數據來自于各銀行公開的社會責任報告和年度報告。其中,銀行綠色信貸余額百分比等于銀行年末綠色信貸余額占銀行年末信貸總額的比重;銀行壞賬率是衡量銀行資產質量的財務指標;總資產回報率是衡量銀行收益的財務指標;成本收入比是銀行產出財務指標。
根據上面的描述,筆者對我國上市的八家商業銀行2008年到2015年的綠色信貸余額百分比、不良貸款比率、成本收入比、總資產收益率進行統計。
借助統計分析軟件R,分析了工商、農業、中國、建設、招商、中信、浦發、興業銀行這八家上市商業銀行2008至2015年度銀行綠色信貸余額百分比與銀行壞賬率、總資產回報率和成本收入比的相關性。
由軟件得出相關結果,得出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比重與銀行成本收入比呈顯著負相關,表明實證分析的結果與本文前述中綠色信貸比重應與銀行成本收入比呈正相關的假設相反。經過分析發現了,在前述中的假設忽略了銀行綠色信貸業務單筆授信規模較大,以及銀行綠色信貸業務對銀行收入影響分析不準確兩個方面問題。銀行綠色信貸業務發放流程雖然嚴格復雜,并且單筆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投入成本一般高于銀行非綠色信貸業務,但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授信額度較大,使單位授信額度所負擔的成本費用相對較少;另一方面經實證分析可以知道現階段銀行綠色信貸業務回報率與銀行非綠色信貸業務回報率無差異。綜合以上分析,銀行綠色信貸業務的成本收入比要低于銀行非綠色信貸業務的成本收入比,隨著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比重的提高,銀行成本收入比會相應降低,即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比重與銀行成本收入比負相關。
在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比重與銀行成本收入比顯著負相關的基礎上,為進一步研究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比重每變動一個百分比會引起銀行成本收入比發生多大變動,筆者進行了線性回歸分析,得出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比重與銀行成本收入比的一元線性方程,若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比重用lsxd表示,銀行成本收入比用cbsr表示,則cbsr=-0.49108*lsxd+0.12619??梢哉J為,在八個上市商業銀行中,綠色信貸比重每1%增加,會引起銀行成本收入比降低0.49108%。因此,判斷銀行開展綠色信貸業務有助于改善銀行財務績效,實施綠色信貸政策對上市商業銀行在財務績效上是有利的。
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比重與銀行壞賬率、銀行總資產回報率的顯著性檢驗參數均大于顯著性臨界值0.05,所以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比重與壞賬率、總資產回報率之間不存在線性相關性。對此修正之前的模型,考慮到銀行規模的不同,引入虛擬變量(0,1),即工行、中行、農行、建行四大行記為1,招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記為0。
經過模型驗證,在引入虛擬變量的情況下,規模大的銀行綠色信貸業務的增加會使不良貸款率增加,綠色信貸與不良貸款率的相關度雖然有一定的提高,但任不能通過檢驗,模型需要進一步修正。
本文在原有對單一銀行綠色信貸業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增加了銀行數量,增加了解釋變量,擴大了樣本容量,使用面板數據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得出銀行綠色信貸業務比重與銀行成本收入比呈顯著負相關,從而表明銀行綠色信貸業務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商業銀行的財務績效。
[1]王飛.中國銀行業綠色信貸體系的構建[J].金融與經濟,2009(3)
[2]王珉.我國銀行業視角下的綠色信貸——對環保金融化的思考[J].中國商界,2010(2)
[3]李盧霞,黃旭.中國銀行業綠色信貸發展的同業比較[J].金融論壇,2011(3)
[4]郭濂.低碳經濟與環境金融:理論與實踐[M].中國金融出版社 ,2011.2
[5]李盧霞,樊志剛.我國商業銀行推行綠色信貸的政策環境分析及業務創新路徑探討[D].北京北京工商銀行城市研究所,2012
[6]韓一晴.我國上市股份制商業銀行綠色信貸實踐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4
[7]馬思敏.開展綠色信貸對銀行競爭力的影響分析——以興業銀行為例[J].當代經濟,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