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 肖海彬
(上饒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江西上饒 334001)
江西省高校大學生體質現狀與對策研究①
劉陽 肖海彬
(上饒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江西上饒 334001)
當前我國學生體質處于下降狀態,國家相關部門近幾年依然大力支持改善學生體質問題。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及對比法,分別對江西省的東部、西部、南部、北部的4所高校大學生的體質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江西省大學生對體育鍛煉能提高自身體質健康的認識尚淺,思想上不夠重視。(2)江西省大學生當前的生活方式中含有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他們的體質健康水平產生影響。(3)課余活動的質量較低,鍛煉時間偏少。
大學生 體質現狀 對策
(1)觸動全社會各級人士、各級部門、各個高校相關領導及學生家長切實關注大學生體質健康中的各項工作。
(2)為改變江西省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現狀的方法提供相應對策。
文章以江西省高校大學生體質現狀與對策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江西省東部、西部、南部和北部各一所高校,分別為南昌大學、贛南師范大學、上饒師范學院和新余學院4所高校1600名大學生,其中每個學校各個年級分別取50名男生、50名女生,測試的數據參考《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和對比法進行研究,通過網絡搜索“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相關大學生體質的文獻;在搜集數據期間走訪4所高校的相關體育領導和專家教授并對各學校部分體育教師進行訪談;對隨機抽取的1600名學生發放關于體質的問卷并回收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將近兩年這4個學校的體測數據進行對比,得出相應結論。
從表1、表2數據統計中可以看出,表1數據反映出高年級的大學生從2014年開始身體形態的身高、體重指數逐年遞增,呈上升趨勢;他們的肺活量指數隨時間的推移而遞減,呈下降趨勢。男生、女生平均每年下降20mL、25mL,說明這些大學生的身體機能在逐年遞減;表2數據反映出高年級的大學生的耐力水平1000m(男)、800m(女)的速度平均每年分別下降5s、7s,跑步速度呈下降趨勢;他們的立定跳遠數值在逐年下降,其中男生、女生平均每年下降4cm、5cm,說明他們的爆發力也在繼續下降。

表1 江西省高年級大學生平均身高、體重、肺活量情況統計表

表2 江西省高年級大學生耐力水平、立定跳遠情況統計表

表3 江西省大學生高、低年級身高、體重、肺活量平均情況統計表(2016-2017學年)
以2016—2017學年為例,在同一學年里進行高年級(三、四年級)與低年級(一、二年級)的體測數值對比。由下列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在身體形態方面,高年級大學生的身高、體重比值高于低年級的大學生8%左右;在身體機能方面,高年級大學生的肺活量指數比低年級大學生的肺活量指數低40mL左右(表3);而反應其大學生的耐力水平1000m(男)、800m(女)中,高年級的大學生比低年級的大學生平均慢7s左右;在表現出爆發力水平的立定跳遠,高年級的大學生比低年級大學生低5cm左右(表4)。

表4 江西省高、低年級耐力水平、立定跳遠平均情況統計表(2016—2017學年)
無論是高年級大學生之間的體測數值對比還是同一學年里高、低年級大學生體測數值的對比,均出現體質數值持續下降情況,意味著現今大學生在體質健康方面存在很大問題。盡管他們在自身的身體機能、身體素質中極個別數值有上升的情況,但皆為少數部分,總體趨勢仍處于下降狀態。大學生體質下降問題已經屬于世界性問題,近年來,美國、日本等極個別歐洲國家都在探討關于學生體質下降的問題,而在我國大學生體質的問題相當明顯,國家相關部門在將近20年的時間里一直定期對我國的大學生體質進行摸底排查,對數據進行分析以后發現我國大學生整體水平處于下滑的狀態。江西省也不例外,從數值差距上看該省大學生體質下滑速度是比較快的。
通過對江西省大學生發放、回收和統計問卷的結果,結合他們近3年的體測結果,分析以下幾點導致江西省大學生體質水平普遍下降的原因。
受周圍環境影響,現今絕大部分的大學生仍然認為學習文化課是第一位,相反體育鍛煉卻不當回事,所以他們對體育鍛煉更是松懈。這種觀念從根本上就制約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只有少數的大學生能夠意識到體育鍛煉對自身健康的重要性,也明白提高自身體質水平最好的辦法是進行體育鍛煉,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但是這僅僅是停留在“思想”方面,都存在思想定力不足的現象,運動次數太少,不能持久堅持。更有些大學生只是停留在“想參加體育鍛煉”的狀態,卻從來沒有付出過行動。所以,在這種思想重視程度不夠的環境下,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保持下降狀態。
如今社會物質條件越來越充裕,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現代化”生活方式,使自身落入“營養不均衡,運動不足”的陷阱中。在發問卷的過程中與填問卷的同學進行交流,交流后發現,致使他們體內的營養結構嚴重失衡的原因可概括為以下幾點:長時間不吃早餐;飲食不規律;食用脂肪類食物過多;偏食情況嚴重;利用斷食等手段盲目減肥等。運動不足,主要的原因跟電子產品有很大的關系,運動逐漸被手機、電腦和游戲機所代替,甚至很多大學生晚上在網吧包夜上網,白天則在寢室睡覺,不上課也不運動。再加上部分學生日常時間會吸煙、喝酒,這樣日積月累的營養不均衡,運動不足,導致大學生體質下降。
通過與專家的訪談和學生的聊天溝通了解到,如今大學里組織的體育活動及競賽越來越多,大學生對課外活動參與度如下,男、女生被動參加課外活動的數值分別高達62%、59%。很多同學反映體育活動和項目專業性和要求較高,缺乏大眾性和趣味性,所以很多大學生選擇敷衍了事或者不參加。對于那些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體育鍛煉時間大部分處于16~30min范圍內,其中男、女生的比例高達45%、50%。只有少數學生能堅持體育鍛煉60min以上,大部分學生鍛煉的時間都少,難以起到增強體質的作用。
[1]中共中央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Z].2016.
[2]呂慶祝,王勝超.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用教材[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
[3]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中國學生體質綜合評價研究組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93-43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2.102
G807
A
2095-2813(2017)11(b)-0102-02
劉陽(1989,12—),女,漢族,河南焦作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