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
大學生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協同育人的有效策略
◎劉曄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逐步發展,我國對大學生教育改革創新越來越為重視。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增長,在此背景下,我國為了更長遠的發展,大力推行經濟改革,加快了高校改革創新進程,進一步加大力度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作為高校教育的重點教育工作,在某些方面互相影響又相互契合,有助于高校培養綜合性人才。通過分析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協同育人的理論基礎與發展意義,探討協同育人的有效策略。
近年來,我國經濟體制發生了較大的轉變,面臨急劇增長的人才市場,企業在人才選擇上要求越來越高,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就業困難是當前高校大學生踏入社會面臨的首要難題,也是高校教育革新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大學生教育是一項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教育階段,主要培養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專業知識、實踐技術以及道德素養等,我國教育部曾指出“要提高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認知”。綜合而言,實現大學生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協同育人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雙創教育的概念。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的深入改革創新,人們對“雙創”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所謂“雙創”教育,指的是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二者之間互相聯系、互相制約。在“雙創”教育中,創新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創業教育主要是為了將學生的能力變為生產力,引導學生將自身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付諸于實踐行動。簡單來說,創業教育是創新教育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創新教育則是創業教育的基礎,兩者之間的有效合作能夠優化高校人才培養模式,顯著提升大學生的能力與素質?!半p創”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在我國發展起步相對較晚,多數高校的“雙創”教育體系以引進、模仿為主,與自身情況、發展目標等方面難以有效結合,在實踐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大學生難以得到全面發展,因此,必須加強“雙創”教育的研究,并不斷采取相應措施進行優化完善。
大學生雙創教育的特征。近年來,我國“雙創”教育逐步發展,大部分高校越來越重視“雙創”教育,在不斷深入研究過程中,可以明確“雙創”教育的教學理念與特色?!半p創”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理念,以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為原則,其主張“知行合一”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倡學生充分發揮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目前,我國高?!半p創”教育在不斷發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教育體系,其主要具備了以下特征:①“雙創”教育實踐創業教育中,學生角色、身份的轉變,與社會、同學之間的互動更加頻繁;②由于我國大力倡導“雙創”教育,各項政策非常寬泛,各行業的開放程度未大學生提供了更多思考、實踐、積累的機會;③“雙創”教育始終以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為主;④由于國家、社會以及高校的全面支持,“雙創”教育的良好發展能夠將學生的創新能力具體化,激發市場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民族進步。
“雙創”教育專業課程不健全。目前,大多數高校對“雙創”教育缺乏準確認知,對其定位不明確,多數情況下主要將其作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一部分,并未設置單獨的專業課程體系。在“雙創”教育的教學上,課時較少且課程較為分散,由于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不完善,整體教學缺少系統性、專業性。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無法較好的學習創新教育理論知識,且缺少創業教育實踐機會,學生的能力與素質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求。
師資力量薄弱。我國“雙創”教育發展起步較晚,專業的師資團隊十分欠缺,許多高校在開展“雙創”教育過程中師資力量極度欠缺,大部分教師在短期培訓后便上崗,教師的理論知識、實踐經驗、教學能力等較弱,甚至存在其他教師代為授課的現象。教師自身能力的不足,導致授課內容缺乏新意,大多偏向理論知識教學,缺乏實踐創業經驗,教學內容匱乏,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能力無法得到顯著提升。部分高校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聘請成功的創業人士進行授課,但由于創業者缺乏教學經驗,整體教學效果并不明顯。
大學生思政教育是大學公共必修課,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針對大學生開展具有引導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為了培養具備思想全面健康發展、政治素質和能力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高校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是協同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一不可,二者之間有著良好的契合點。思政教育作為一門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的學科,其主要目的是培養思想健康、品德優異、具備創新精神和崇高理想的高質量人才。而大學生雙創教育主要是培養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與思政教育有著一定的共同點。當前,大多高校在協同育人系統中都會促使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協同合作,結合二者的教育手段與教學內容,充分挖掘大學生的潛能,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綜合能力、思想品德。同時,思政教育能夠較好地培養大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辯證思維方法,有利于雙創教育中大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由此可見,大學生思政教育在雙創教育中的重要性。
以思政教育為手段,促進大學生雙創意識萌發。隨著“雙創”教育理念的普及,成功創業人士的增加,人們對這種新的教育方式逐漸認可。同時,也存在部分急功近利的人,過度功利化、重視創業價值,從而忽視了大學生思想文化培養,導致部分大學生思想品質、內涵素養未能全面發展,即便在成功創業后,也缺乏文化內涵支撐。大學創業文化具備的高深性、先進性、創新性是“雙創”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實際教學上,可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的思想、文化、品質,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價值觀;同時,加強思想文化教育,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自覺,通過文化自覺推動大學生將創業思維、創業能力落實,可以較好的提升大學生的創業素養與創業能力。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可以有意識的引導激發大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促使大學生在“雙創”教育中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以思政教育為載體,革新教學理念、方法、模式及內容。鑒于“雙創”教育理念的先進性,高校必須重視其教學理念、專業知識的革新,保證與時俱進。同時,為了實現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協同育人,可以加強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意識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就業創業觀以及人生價值觀,促使大學生在創業活動中能夠保持較好的思想覺悟與活力,提高大學生的潛能。同時,結合思政教育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等,在“雙創”教育改革創新中融入其特色部分,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協同建設更先進、更科學的教學模式,結合國內外“雙創”教育典范編訂新的教學內容;同時,在新生入學、專題講座等大型活動中,適當加強學生意識培養,并且有效宣揚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提高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
打造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并舉的高素質教育隊伍。高?!半p創”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體系的實現,需要專業的、強大的教育工作團隊支持。在這個過程中,高??梢越Y合自身教育發展理念與實際情況,適當改革教育方式以及“雙創”教師的培訓制度、調整各部門的職責與職能,形成一套規范的“雙創”教育體系。其次,在課程設計上,革新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與“雙創”教育課程能夠較好的結合,從而互相協同合作。同時,強化教師培訓,聘請成功的創業者、企業家建立創業指導講師團,還可以并入風投公司,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更多的支持與實踐機會,鼓勵大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創業實踐,通過更強的師資力量與更好的教學支持提升教學質量。
以思政教育為主線,構建具備連續性的雙創教育體系。我國“雙創”教育發展較晚,基礎相對薄弱,且由于我國傳統教育深入人心的影響,導致“雙創”教學內容、知識體系未能與時俱進進行革新,與當前快速增長的社會需求脫節。大多表現為教學模式單一、偏重理論知識講授、忽視創新理念啟發、實踐機會較少等,思想政治教育上也存在相似弊端,因此,在改革創新教育體系的過程中,可以將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進行協同合作模式,二者聯合構建新的教育體系,加深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的聯系;同時,在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的教學內容上,合理的融入創業理論課、創業活動課以及創業實踐課,在大學教育不同階段貫徹落實。在實踐教育中,結合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有機結合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促使教學內容多樣化、豐富些以及高深性,合理安排創業實踐活動,結合理論與實踐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更好的培養大學生綜合能力與思想品德。
總而言之,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與教育改革創新的背景下,高校教育改革創新勢在必行。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作為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革新其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優化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的發展,加深二者之間的聯系,使其形成協同合作的模式,并建立健全健康的教育體系;同時,高校加強專業師資團隊的培訓,從根本上推動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協同育人的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