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鑫
摘要:錄播系統的使用是創建和傳播精品課程的有效手段,精品課程的錄播將解決學校教學資源匱乏的問題。隨著錄播系統在精品課程建設中應用的越來越廣泛,錄播技術也越來越先進,越來越符合精品課程建設的發展趨勢。本文主要介紹了錄播系統以及錄播系統在精品課程建設應用中的優勢。
一、錄播系統
1.錄播中控系統:錄播中控系統是由客戶中央面板控制、視頻跟蹤定位控制、后臺錄播平臺控制等組成,是錄播教室建設的核心部分。中央控制面板是供教師進行視頻路箱操作的通道,面板上的開關系統按鈕可以直接啟動和關閉設備,錄制和停止按鈕是方便教師自主控制課程錄制的通道。教師錄制的視頻自動保存在錄播服務器的控制端中,后臺管理員可以隨時對錄制的視頻進行管理和編輯。
2.跟蹤定位系統:跟蹤定位系統主要是由教師跟蹤定位系統和學生定位系統組成。教師跟蹤定位主要采用圖像識別技術來自動跟蹤拍攝對象的一種先進的智能化技術,跟蹤系統會根據教師在教室里的活動情況來智能識別。如果教師在教室里來回總動,系統會自動定位教師所在的位置,在整個跟蹤拍攝過程中畫面移動平滑,輸出界面穩定,能夠達到高清晰拍攝的效果。學生定位系統是通過抓拍到學生的發言和行動,當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時,系統會將鏡頭定位到活動的這個學生,并獲取該學生的特寫畫面。
3.智能導播系統:智能導播系統是指在無人看守的情況下,該系統可以在教師近景、教師全景、學生近景、學生全景、VGA畫面等多個畫面中自動進行切換,從而自動完成教師授課的全過程。例如,如果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或者鼠標操作電腦,系統會立即將導播切換到板書的內容或VGA屏幕上;學生回答問題時,系統立即將導播切換到學生的特寫畫面。通過智能導播系統,教師可以完成高質量的精品課程錄制,還可以完成試講、開展活動等一系列需要錄制的評比工作。
4.智能音頻系統:智能音頻系統能夠自動識別錄制課堂上所有的聲音,通過智能混音器采集傳輸至錄播服務器中,完成整個課堂的音頻錄制。
5.實時直播系統:通過網絡可以將課堂錄制內容實時直播出去,觀看者只需要通過瀏覽器就可同步收看,課堂實時直播可以方便領導查課,師生學習。
二、錄播系統在教學中的優勢分析
1.遠程課程網絡同步直播。錄播系統課程直播支持瀏覽器播放模式,可以實現實時直播錄播教室的視頻、音頻、屏幕VGA信息,保證同步性。通過課程直播,支持多個教室同時上課,節省教師資源。
2.畫中畫教學,精品課程實錄。錄播系統能實現對畫面的實時采集,同時完成多路攝像機信號同步傳輸,實現一個立體化、全方位的精品課程的實錄和直播。在精品課堂中,將老師的多媒體課件的播放、鼠標的動作、黑板的板書、老師的講解、學生的提問等實況同步傳輸,支持多路攝像頭和云臺的接入,輕松實現對多路攝像信號、VGA信號的大小、位置、主次等多種調節,直接同步示范,耦合畫中畫錄像,為學校保留寶貴的教學資源。
3.錄播教室全過程全場景自動錄制。錄播教室無需過多的人為干預,即可完成授課全過程、全場景的自動錄制。整個錄制過程也無需專業錄制人員的后臺操作,授課結束后,系統將錄制的文件存到指定目錄下,錄制視頻分為合成視頻以及各分路視頻,方便了后期課程的編輯,節約了人力、財力,促進了示范性教學課的建設和推廣。
4.錄播過程不干擾教師授課。錄播過程實現攝像頭自動跟蹤,自動錄取教師的聲音、肢體動作、板書、課件以及教學互動的場景,授課教師可以只關注自己的授課質量,按著自己的授課計劃進行授課。
5.片頭片尾。視頻錄制完成后,可以根據課程實際來在制作并片頭片尾。片頭片尾的制作使用錄播系統即可完成,無需后期單獨使用編輯軟件對視頻及片頭片尾進行后期編輯整合。
三、錄播系統在精品課程建設中的應用
精品課程的教學視頻應該包括教師、學生、教學內容三個部分。首先,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活動部分是十分關鍵的內容,這部分拍攝一定要全面。其次,學生作為一堂課的參與者,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與教師之間產生互動或者學生之間小組討論等類似的活動,這部分內容能體現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方式,能增加整個教學活動的生動性。第三個部分應該包括教師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一切教學工具和教學內容,例如板書、多媒體課件等,這些都包含了教學中傳播的信息。
錄播系統主要是將教師課堂授課、教學互動以及板書等多種模式進行整合與錄制,通過系統生成教學視頻。通過校園網絡平臺上傳,形成供廣大師生課后點播、觀摩的學習系偶遇統,完成知識的傳承與交流。
錄播系統用于制作精品課程教學錄像分為三種模式:手動模式、半自動模式、全自動模式。
手動模式:錄制人員主要利用遠程控制系統和人工錄播平臺完成整個教學錄像的錄制工作。各個場景畫面固定,如需進行攝像頭移動操作需要錄制人員手動進行設置。錄制人員根據教師授課、教學互動、板書等不同模式,通過操作系統實現教師、學生、多媒體設備等多個場景的手動切換,經手動編輯輸出符合教學現場的畫面,生成類似電影模式的教學錄像。
半自動模式:半自動模式下,系統能夠完成自動化的教師跟蹤以及學生跟蹤,但不能自動進行場景的切換,需要錄制人員根據教學現場手動進行畫面切換來完成錄制。
全自動模式:系統能在常態化教學條件下,實現教學全過程的自動錄制,實現教師、學生、黑板和多媒體設備等多個場景之前,根據動作、操作等實現自動切換,進行全過程、全場景的自動切換錄制。在全自動錄制過程中,不需要做額外的控制就可以完成課程的錄制。
全自動錄播系統實現教師和學生上課的視頻跟音頻的自動跟蹤采集,教師板書、VGA信息的獲取、師生互動畫面的錄制,并將每堂課的實施錄制優化整合成高品質的課程。
錄播系統在高校精品課程錄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改變了傳統的人工錄播方式,減少了人工操作成本,提高了錄制圖像清晰度,從而更好地完成高效率、高質量的錄播課程。但是實際在錄制過程中,全自動錄播方式還有待改進,采用手動模式則需要專業的制作人員來操作,這就增加了錄制過程中的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鑒于這一點,這就要求錄播系統更智能的完善全自動切換錄播。也希望隨著院校建設的不斷推進,錄播系統能夠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鄧文新.錄播系統在精品課程教學錄制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8(5)
[2]劉建煌,宋志明.適應于精品課件的全自動錄播系統[J],中國科技信息,2010(9)
[3]張飛碧.全自動智能錄播系統的架構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05,(8):104-107.
[4]揚國威.課堂錄播技術的變革[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8): 74-76.
[5]楊建軍.芻議高師院校精品課程建設中視音頻資源的制作[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8,(3):79-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