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萍
摘要: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實驗室是增加學生體驗的一種有效方式。目前中學物理實驗有很多要解決的問題,需要設計出新的實驗教學思路,并且要求教育主管、學校以及物理教師的共同參與。
關鍵詞:物理學;實驗教學;實驗設施;教學方法
1 引言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實驗是學生學習間接經驗認識客觀世界的基本途徑,開展好實驗課,有利于提高學生豐富的感性認識,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思維拓展能力,所以,實驗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物理實驗教學存在著一些弊端,比如教學實驗設備落后,教學方法老套,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等,使得實驗教學方面受到很多限制,難以培養出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
2對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研究
中學生由于受到抽象思維的限制,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比較困難,開展好實驗課不僅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認識,為學生思維加工提供大量的素材,而且能為學生能力的培養創造良好的條件。所以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是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開展好實驗教學學校應做的努力
1、加大資金投入,提高硬件設施。實驗室儀器短缺陳舊,是實驗教學無法正常開展的重要原因,學校應根據學校的規模及能力,盡量購置一些符合當前教學所需要的實驗儀器和實驗教具,保證必備的教學資源。當然學校也可以組織鼓勵教師組成研究小組,探討自制一些實用的教具,充分利用資源,豐富課余生活,完善實驗器材。
2、加強教師管理,提高知識素養。學校里最能決定學生全面發展的還是教師,教師具有示范性,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成學生學習的對象。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代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2],所以要加強教師隊伍的職業素養、知識素養。可以將對實驗教師隊伍的培訓工作提高到“國家創造人才培養工程”的層面上來,有計劃的組織安排一些實驗教師進行短期培訓,到一些示范校進行參觀見習、交流,引進好經驗、新成果。通過這些方法提高教師的知識素養,加強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當然如果我們把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單單的歸咎于物理教師,或者實驗教師,或者具體的某個個體,這樣是不對的。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行動,應該要從教師、學校、社會來統一考慮。要讓學校和教師,甚至是社會上的人們認識到教育不能追求暫時的表面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著眼于未來,特別是著眼于學生在未來社會的作用價值。教育不能帶有功利性,而是為社會培養真正的全面發展型人才。
二、開展好實驗教學教師應做出的努力
1、改革教學方法,促進實驗教學。中學物理實驗主要包括課堂演示實驗和實驗室實驗兩個部分。所以教師把握好這兩個方面的教學,就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課堂教學實驗中,主要是一些演示實驗。長期以來以來的應試教育、講授式教學養成了教師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習慣性的先介紹實驗目的、實驗原理、所用儀器、注意事項等,學生根據所講的步驟被動的接受實驗,獲取數據,驗證規律、定理、公式,缺乏了認知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所以教師可以改革教學方法,比如說實驗歸納法、實驗驗證法、理想實驗的方法。因此中學物理教學要充分重視由形象思維開始,教學需要形象、具體的材料的支持,重視展現物理圖景,重視表象的作用。同時,又要不失時機、適時的向抽象思維過度,重視進行因果邏輯思維的訓練。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插一些小實驗,這些小實驗一般都制作簡單,取材容易,所以設計一些有創意的小實驗可以提高教學效果[3]。在教學中開展實驗室教學,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在實驗課之前讓學生熟悉實驗目的,明確實驗步驟、探討實驗過程、注意實驗安全。在做實驗過程鼓勵學生敢于思考,敢于動手;在實驗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的事情,所以教師應當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多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教師可以開展一些實驗課的研討和交流,通過探討,得出一些新的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教學方式,想出合適的教學方法增加學生動手實驗、感性認識的機會。物理教學比較倡導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注重科學探究,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2、轉變思想觀念,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主這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問題。“以學生為中心”就要積極創設學生有效的環境和氛圍,課堂教學形式靈活多變。所以調動學生自主性學習、創新性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其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學生為主可以改變以往專制型的師生關系,讓師生之間變成平等的、民主的、互相尊重的關系。教師在與學生交往互動中,應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經驗、知識和情感體驗,以求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驗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彼此形成真正平等的朋友式的學習共同體[4]。在這種民主性師生關系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興趣廣泛、獨立思考,和教師配合默契,可以提高教學質量?,F代教學論認為,教師應該是教學的研究者,而不再是知識的傳遞者,教師應該是通過對課本的研究,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建構學生的知識體系。所以建議教師要注重在教學中發現問題,在發現問題過程中不斷改革創新,通過“帶著問題去學,帶著問題去教”,結合實際提高業務素質。而且隨著新課程的改革,一些學校的領導也樹立了新觀念,在課程設置、經費投入、師資調配和其他相關方面充分考慮到物理實驗教學的實際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對實驗教學改革給予保證。那么我們教師更要改革教學模式,使學生能自由地置身于物理教學實驗去,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教學中取得良好的發展。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進行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活動,通過學生自己的大腦和雙手才能夠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如果沒有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不能說到主體的發展。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各種教學活動過程中,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成為學習活動認識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5]。所以我們教師,應該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把物理實驗教學作為整個物理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啟發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只有這樣,各方面形成共識,齊心協力,把物理教學真正移到以實驗為基礎上來,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才能大步向前邁,實驗新的跨越。
3 結論
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在物理教學中運用實驗的目的主要在于給學生學習物理創造一個良好的物理環境,使學生能主動地獲取物理知識和發展能力,促進學生科學品質和世界觀的形成;同時,通過學生的觀察實驗,使學生掌握實驗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培養他們的實驗機能和能力。中學物理教學必須以實驗為基礎,這是由實驗本身的特點及其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所決定的。
參考文獻:
[1]楊建華, 陳鵬. 現代教育學[M]. 北京: 中國社會學出版社, 2003: 298
[2]高覺敷, 葉浩生. 西方教育心理學發展史[M]. 福建: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6: 477
[3]彭葉亮.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0, 6(3): 8
[4]魯潔. 德育社會學[M]. 福建: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 178
[5]趙春陽. 探究“以學生為主”的會計教學模式[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0, 6(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