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起
實驗教學是機械基礎教學中十分重要的環節,也是高等學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機械實驗室是開展機械實驗教學的重要載體,是培養機械人才的重要陣地,許多實驗教學課程都必須在實驗室中進行。因此,機械實驗室建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機械教學的質量。但目前,普通院校機械實驗室的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難以滿足培養高素質機械人才的需要。如何加強機械實驗室建設,實現設備創新、教學方式創新、管理創新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我校機械實驗室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自我校成立機電學院以來,我校實驗室建設隨著教學改革的推動得到了長足發展,實驗室面積不斷擴大,實驗設備不斷增加,實驗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實驗經費也日益充足。我校機械實驗室成立于2006年,實驗室面積1200平方米,教學實驗設備17件,主要有車床、銑床、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共開設3門實驗課程。但對照機械人才培養和實驗教學質量的要求,在培養體系、教學模式、硬件設備等方面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一是實驗硬件設備比較短缺且較為落后。由于機械實驗涉及的設備種類豐富、工藝流程復雜,且設備的投入資金量較大,因此很難做到一次性購入大量設備,部分課程涉及到的設備,學生難以進行實際操作。且由于經費問題,基礎實驗設備使用時間較長,維修保養也不到位,設備更新換代較慢,使得很多機械設備已不能很好滿足實驗教學的要求。
二是實驗內容不夠豐富,缺乏全面系統的實驗訓練。由于我校的機械實驗室的硬件條件與一流水平機械院校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受限于實驗設備的種類和質量,實驗多為驗證性實驗,難以進行綜合性、系統性的實驗設計,主要圍繞著課堂中所學的基本概念開展,只能滿足學生了解機械設備構成、簡單熟悉基礎設備操作流程的需求,不利于培養學生靈活應用機械設備進行工程設計的能力,在提高學生思考能力、發散思維能力上缺乏促進作用,難以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此外,對課程實驗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對學生實驗能力的評價還集中在實習階段,實驗課程的日常考核體系還不夠完善,缺乏對實驗教學質量的監督測評。
三是機械實驗室管理模式有待改進。機械實驗室除了滿足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的要求外,還應承擔起普及實驗知識和流程、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研究積極性的重任。但目前,機械實驗室普遍只是為機械設備操作提供了一個場所,實驗室的展覽陳列、宣傳引導工作還是短板。此外,機械實驗設備普遍價值較高、使用周期長、操作專業性較強,如何提高設備使用效率和實驗室的管理水平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機械實驗室建設目標
機械實驗室建設應立足于培養應用型、綜合型人才,圍繞機械實驗教學的目標開展,通過建設高標準、創新型實驗室,著力培養學生的工程技術應用、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建設一個現代、完備、創新、高效的機械實驗室,要達到以下目標:實驗隊伍人員數量、年齡、職稱、能力結構合理;實驗設備儀器總體先進、利用效率高;實驗室管理制度健全,崗位責任明確,日常管理水平較高;實驗教學課時安排合理,教學方式科學,實驗課程豐富,實驗內容具有針對性、創新性,教學質量測評達標。因此,實驗室建設要圍繞完善實驗教學體系、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實驗室管理水平等方面扎實推進,以充分發揮實驗課程在機械專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加強機械實驗室建設的舉措
一是定期開展實驗室教學評估,以自評促整改。在學院內成立評估領導小組,負責實驗室建設以及實驗教學質量的評估。可以對照市級、校級教學評估體系,建立自我評估指標體系,對照各項指標任務定期開展自評,總結經驗,尋找差距。將實驗室評估作為促進實驗室建設、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提升實驗室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評估過程中進一步對實驗室的規章制度、實驗設備、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梳理和規范。
二是完善實驗室教學體系,抓好實驗教學管理。提升教學質量是實驗室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改進實驗室管理的重要目標。要進一步完善實驗教學體系,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內實驗教學和課堂外創新活動相結合的培養理念,明確教學目標,合理安排學時,豐富教學內容,完善教學大綱。要轉變教學重點,由注重程序性操作逐步轉向程序性操作、創新工程設計相結合,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動手來鞏固知識、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要強化教學質量考核,建立實驗日志制度,對出勤、課堂表現、教學內容進行詳細記錄,對教學效果進行科學全面評價,并將評價考核結果公布上報,進一步督促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是加強設備管理和陳列展示。一方面,在實驗教學資金較為充裕的情況下,圍繞教學核心內容加強實驗設備采購,增加以機械工程為主體的機械設計、加工和測試、模擬試驗、機械機床加工設備,以滿足機械專業學生的實驗學習需求。另一方面,開設陳列展示專欄,對難以采購的機械設備及先進的機械原理及設計案例進行展示,通過配套對應的文字和圖片,進一步加強對機械設備和應用設計的主要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生動介紹。
四是提升管理人員水平。要根據機械實驗室的建設目標建立健全管理辦法,合理配置實驗資源和管理人員,將實驗室的管理納入對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結合實驗室教學的最近成果定期對實驗室教師開展培訓,并圍繞教學方法、管理理念進行研究探討,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陳達銀.創新實驗室建設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22(1)::9-12.
[2]迎春,王利華.機械設計理論教學與課程設計并行教學模式的探索[J].時代教育,2015,12(21):14-16.
[3]郝秀紅,邱雪松,王瓊,白文普.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教學改革初探[J].教學研究,2011,3: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