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懷
摘要:初中信息技術課已改名為信息技術課,被國家列入教學計劃,并且各省市都設立初級中學畢業信息技術取證考試,因此占有一定的重要位置。我國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是比較落后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因素制約著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因此,有必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索,對現行的體系進行改革,完善和建立信息課機制,以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推動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興趣;多媒體;生活
信息技術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和核心,它將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為培養跨世紀的接班人,發展和提高我國的信息技術技術和水平。國家教委早就將信息技術教育列入了中小學教學計劃,成為中小學的一門必修課。但由于信息技術機房建設投入大和師資缺乏,當時有許多處在經濟略差地區的學校都無法正常開課,或有的學校開課也只能“紙上談兵”沒有條件給學生提供上機操作的機會。日前,由于條件的改善,領導的重視,許多初中都配置了信息技術,建立了信息技術機房,陸續開設了信息技術課。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根據現狀來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
一、從游戲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從調查中了解到同學們對用信息技術來玩游戲也比較感興趣,為了不削弱同學們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我就從游戲入手,在教學生怎樣使用鼠標的時候,我就簡單的教學生去玩Windows98自帶的掃雷和紙牌游戲。因為在進入Windows98操作系統后的學習,學會使用鼠標是非常必要的,通過玩這兩個游戲,可使學生很輕松的學會鼠標的點擊和拖動。在玩中學,學生學的自然、輕松。當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也要加以適當的引導,并不是真正把信息技術機房當成是“游戲廳”,要讓學生明白玩游戲是為了讓學生學會使用鼠標,實踐證明這樣的效果比較好。
二、聯系實際生活教學。
信息技術和網絡中的很多構想都來源于現實生活,教師可以拿大家熟悉的現實生活對照講解,使知識形象化,具體化,以便于學生理解。比如關于電子郵箱的用戶名和密碼,我是這樣講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在郵局申請一個郵箱以后,屬于我們的信件、報紙等,郵局會每天派專人送到我們自己的郵箱中,每個郵箱都有它的號碼和鎖,要使用郵箱,我們必須記清自己的郵箱號,拿好對應的鑰匙,這樣,找對郵箱、打開信箱門上的鎖就能拿到自己的信件。網絡中,有很多信息技術在網絡上為我們傳送電子信件,我們稱之為電子郵局,我們可以向電子郵局申請一個電子信箱,用于收發自己的電子信件。申請電子郵箱時要提供用戶名和密碼,有什么用呢?同生活中一樣,每個電子郵局中有很多電子信箱,為了區別辨認,每個電子信箱也有一個郵箱號和一個密碼鎖,申請時提供的用戶名就是我們為自己的電子郵箱所設的郵箱號,密碼就是我們為密碼鎖設定的密碼,那么,我們使用電子信箱時,只要提供正確的郵箱號和密碼,就能開啟信箱,從而收發電子信件。這樣講解,很多同學恍然大悟,原來,網絡世界和現實生活如此一致!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并不是一種獨立的教學法,它可能是用于演示,講解,也可能是用于自學,答疑等各方面。但最大的特點是要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學科可更方便的應用它。比如在機房的局域網里安裝一些有實際應用價值的CAI輔助教學軟件,讓學生在上機時根據自身特點有選擇地學習,可以發揮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作為教師應隨時掌握學生學習動態,組織好學習的內容、方法、要求和檢測,以防失控。
四、一題多解,求解多樣。
不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踐操作,求解方法都存在多樣性,有時答案也有多種。在信息技術學科,更應讓學生樹立這種觀點,提高這種要求。比如,刪除一個字符可以用Del鍵,也可以用Backspace鍵,還可以用Delete鍵;使用路徑時可以用絕對路徑,也可以用相對路徑。一題多解,旨在增強學生靈活地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多分析,多提示,揭示本質的內容;若演示,必有分析,另給習題和要求。
五、教師少講,學生多練。
精講多練,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重在操作的課程,教學中應強調學生動 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課堂上,有時候有些內容講得越多,學生聽得越糊涂,講一小時不如操作十幾分鐘。在許多實踐課程中,注重教學質量、效果,采取少講、精 講、多練習,通過精心設計、細致導入,讓學生了解本節課學習的基本內容,然后再講授新內容,最后進行鞏固練習訓練。一節課一般安排十幾分鐘進行講解、示 范,空出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上機實習熟練操作,使所學內容得到鞏固、知識認知程度進一步提高。也可根據學生的理解知識能力,對講授內容作一些適當調整,著 重講一些重點、難點、疑點,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讓學生親自去操作實習,在實踐中提高對知識的理解水平。
六、表揚鼓勵,促進他人。
每當學生有好的作品完成,利用多媒體教學網,我都會展示給全班同學,同時提出表揚鼓勵,這不僅會激發他的學習興趣,對其他同學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總之,為了順應時代的要求,學校管理者和教師應當轉變觀念,加強對信息技術的認識,使中學信息技術課程跟上時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