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扎西
分析民族地區群眾文化開展對策
◎索南扎西
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人們在物質生活得以滿足的情況下,人們對于精神文化有著更多的要求,其中少數民族地區中的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可以有效地增強各個民族人民的素質能力,對于各個國家與民族之間的團結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踐中現階段的少數民族地區的群眾文化工作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與弊端的,對此本文主要基于藏族地區作為例,對于現階段我國地區藏族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問題進行探究,并且提出相關解決措施。
群眾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構成,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文化宣傳工作的重要載體,群眾文化在實踐中有著較為深厚的群眾基礎以及廣泛的群眾參與性,群眾可以在各種文化活動中受到各種教育的熏陶,可以說加強地區群眾文化工作是增強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與途徑,可以對于各種民族傳統文化進行弘揚以及傳承,對于民族地區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有著促進的作用。
強化群眾文化建設,可以促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現階段的社會環境影響之下,要想真正的實現文化的繁榮發展,就要增強對群眾文化素質的重視。在民族地區建設中也是如此,群眾文化建設作為其建設的重要內容與方式,可以有效地促進地區文化的繁榮發展。在實踐中只有基于群眾文化活動的基礎之上,才可以有效地增強民族地區的綜合素質能力,繼而增強社會的整體文化水平,繼而實現文化發展以及繁榮的發展目標。
增強對民族地區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視,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根本所在,是各個民族以及階層的重要精神紐帶,也是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的內在動力。可以說群眾文化建設是一種有效地載體,其具有較為獨特的群眾以及文化基礎,在實踐中可以有效地促進社會主義核心系統的完善,可以讓人們群眾在實踐中有效的抵御各種不良思想的影響,可以避免其受到腐朽思想的影響。
民族文化基礎資源相對較為豐富但是缺乏深入的挖掘。我國民族地區在發展中有著較為特殊的形成歷史以及地理環境,在實踐中具有較為獨特的、內容相對較為豐富的文化資源以及基礎,例如在藏族民族文化中其涵蓋了藏族建筑與藏族服飾、藏族音樂與藝術、藏族節日與風俗以及藏族特有的生活習慣等相關文化內容,其中藏族歌舞憑借著其多姿多彩的形式具有較為獨特的藝術內涵。雖然這些民族文化相對較為豐富,但是在開展民族地區群眾文化的過程中并沒有對其進行深入的探究與分析,導致群眾文化活動具有一定的單一性,在各種群眾文化活動開展中,并沒有將其進行充分的融入,導致群眾自身參與力度較為匱乏,同時在各種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缺乏專業的文化工作人才,并沒有對其進行系統的開發,導致民族地區群眾文化發展相對較為緩慢。
缺乏對藏族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視。民族文化是民族文明發展的標志,可以說民族地區文化價值在實踐中體現在其經濟價值以及社會價值等多個領域之中,但是在現階段的市場經濟深入影響之下,藏族地區在實踐中對于民族文化的經濟作用較為重視,利用各種文化旅游等相關經濟發展手段的方式對藏族資源進行拓展,這種方式直接凸顯了民族文化的經濟性。但是人們對于民族文化的社會價值并沒有起到足夠的重視,這就直接使得民族地區群眾文化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同時因為對于民族文化的經濟效益過度重視,導致在實踐中缺乏對藏族地區的群眾文化工作中的物質基礎保障的重視,直接降低了民族地區群眾文化的開展效果。
民族地區群眾文化工作人才相對缺乏。群眾文化開展的基礎是民族、群眾以及文化三個方面。因為現階段發展中藏族地區經濟發展相對不平衡,個別地區相對較為落后,這也就是直接導致藏族地區在群眾文化開展過程中無法獲得強大的資金支持,缺乏專業的群眾文化隊伍。藏族地區群眾文化專業人才的匱乏可以說直接制約了群眾文化的發展與繁榮。
缺乏必要的重視以及資金投入。在現階段的發展中,對于政府的主要考核指標就是其經濟建設,對其精神領域的內容缺乏必要的重視,因為精神無法增強人們的經濟效益,對此在藏族地區中相關主管部門在實踐中將其重要的精力放在財政收入、工農業產值增加等相關指標內容之上,對于群眾的文化建設并沒有起到足夠的重視,雖然在時代的發展中藏族地區政府相對來說逐漸轉變了自身的思想觀念,但是在宏觀的角度來說,其還是存在一定的欠缺性。
文化活動形式相對較單一。在現階段的藏族地區群眾文化建設中,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群眾文化活動內容相對較為單一,部分社區以及街道的娛樂方式與內容較為匱乏,這種狀況直接反映了文化資源匱乏問題。
民族文化干部的素質能力有待增強。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以及影響之下,導致各種人才的外流,使得群眾文化工作中其藝術價值呈現下滑的趨勢,在各個文化站中的管理隊伍缺乏專業的素質能力,其甚至呈現萎縮的狀況,在藏族相關地區的文化管理隊伍中還存在著老齡化的發展趨勢,此種問題直接影響了群眾基礎文化工作的開展,無法滿足現階段地藏族地區民族文化的發展需求。對此在實踐中因為文藝輔助干部的匱乏,導致其藝術作品的質量呈現下滑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藏族地區特有的文化韻味。
合理開發以及利用民族文化。民族地區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在實踐中要對其進行傳承與保護,對此在藏族地區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要加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在多元化的發展背景之中,藏族地區的群眾文化工作人員要了解自身的責任與義務,在實踐中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及敏感性,要對于藏族地區中各種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的研究,繼而充分的凸顯其創新潛能,把民族文化與群眾文化進行充分地融合,不斷的豐富群眾文化的形式與內容,增強群眾自身的參與興趣,繼而有效地促進民族地區群眾文化的穩定繁榮發展。同時,在開展民族地區群眾文化的工程中要彰顯藏族地區的自身特色,要加強與地方特色的有效融合,繼而讓群眾文化與實際融合,充分地彰顯藏族特色,增強藏族地區群眾文化的整體吸引力以及生命力。
完善各種措施手段,健全現有機制。在新時期的發展中民族地區在開展群眾文化的過程中,要明確健全各種機制的重要性,將其作為重要內容與手段,對此在實踐中要增強對以下幾點工作的重視:
要創設優質的群眾文化格局,基于地方黨組織開展各種文化建設工作,將群眾文化機構作為重要的工作載體,把群眾文化工作與地方發展的規劃進行有效整合,相關黨員干部在實踐中要帶頭參與到各種群眾文化活動之中,繼而創設群眾文化開展的全新格局。
要做好群眾文化機構的組織以及建設,要利用藏族地區各種豐富的文化形式,加強組織以及管理,增強其指導力度,充分地凸顯各種民間文化組織的內在作用,繼而增強藏族地區群眾文化活動的效果與質量,同時要增強各種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各項文化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提供組織活動條件。
利用以城帶鄉以及城鄉結合的群眾文化發展模式。在城市化的發展中,各種資源都在逐漸地向城市靠攏,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在經濟以及文化都得到了充分拓展,同時因為社會人口的聚集,也為群眾文化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對此在此種影響之下,農村群眾文化相對較為單薄,各種文化資源相對較為枯竭,對此藏族地區在開展群眾文化的時候,要重視城市群眾文化自身的導向以及其影響作用,要利用城市的發展帶動周邊各個藏族地區群眾文化事業的建設。在實踐中,要根據具體的狀況,因地制宜地整合各種文化資源,繼而為群眾文化的開展提供更為豐富的活動方式。利用城鄉結合的開展方式,可以豐富現有的群眾文化形式,有效地滿足群眾文化生活各種實際需求。
創設藏族地區民族文化品牌。第一,拓展活動內容與載體。民族文化品牌的創設主要就是利用各種活動開展,在實踐中可以利用開展各種藏族群眾文化活動的模式,繼而形成藏族民族文化品牌。第二,形成藝術文化品牌。民族文化資源的特征就是地域藝術,在藏族群眾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基于藏族地域特征創設各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繼而增強藏族地區的知名度,形成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要促進藏族地區發展,利用各種文化中心建設以及文化影院的創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第三,創設系統的藏族地區民族文化工作隊伍。文化建設隊伍是藏族群眾文化建設的重點,工作團隊可以利用專業的撰稿、攝影以及音樂等系統的融合,開展各種模式的文化藝術活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明需求,在源頭上增強人們的綜合素質能力。這些文化建設隊伍的創設可以有效地促進藏族群眾文化發展,活躍藏族群眾文化資源。
豐富藏族群眾文化的內涵。民族是經濟、政治以及文化發展的重要構成,在群眾文化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創設一個民族品牌,全面地增強其整體的層次與內涵,繼而全面地拓展輻射各種文化因素,在實踐中利用文化環境的渲染,在源頭上增強民族群眾的整體素質能力。對此在開展藏族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時候,可以基于以下相關內容開展:
第一,全面開展,占領藏族群眾文化的主要陣地。在進行藏族群眾文化的建設過程中,要做好系統工作,對此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創設縣藏族群眾文化的建設網絡;把各個縣級單位作為重要的藏族群眾文化建設的途徑,通過構建藏族群眾文化中心以及各種村級文化活動室,在各個角度、方位以及內容上開展藏族群眾文化建設活動;其次,利用圖書、文藝演出、電影等多種形式加強文化宣傳,開展各種有效的群眾文化活動,不斷地豐富藏族群眾文化的基礎內涵;最后,創設基礎文化陣地,利用各種綜合活動室與圖書室、預覽室與體育室等各種群眾文化活動陣地的創設,有效地宣傳各種文化知識,進而加強藏族地區群眾自身的內涵,在實踐中要大力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藏族群眾的文化水平。
第二,整合社會資源,全面促進藏族群眾文化內涵。藏族群眾文化品牌的創設主要就是利用輻射的方式,全面地滲透各種藏族群眾文化。在藏族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可以充分地整合社會資源,加強與各個企業的合作與交流,繼而全面地促進藏族群眾文化的有效性,在實踐中可以利用各種藏族群眾文化活動、比賽活動的開展,促進群眾參與各種群眾文化活動,在源頭上促進藏族地區的群眾文化建設以及經濟發展。
第三,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增強藏族群眾文化水平。校園文化是藏族群眾文化發展的基石,可以促進藏族群眾文化的長足發展。對此在藏族群眾文化建設工作開展中,可以利用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增強學生的素質能以及文化內涵,讓學生對于傳統的藏族文化進行傳承與發展,利用師生參與的模式,創設群眾文藝根基,繼而在源頭上全面促進藏族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與建設奠定基礎。
藏族群眾文化建設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以及文化的增強有著促進的作用,對此相關政府部門以及機構要增強對藏族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視,加大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繼而在源頭上保障群眾文化建設的有效開展。藏族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在實踐中會涉及到方方面面,對此在相關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根據具體的狀況與模式,因地制宜制定各種形式的藏族群眾文化活動,繼而在源頭上全面地促進群眾文化建設發展,只有這樣才可以保障我國社會的穩定性,為我國的社會和諧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