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成
【摘要】當今世界正發生復雜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復蘇、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醞釀深刻調整,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建“一帶一路”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彰顯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將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中國必將以此為契機,西部各省市發揮自身特色,努力推動各行業的轉型升級。
【關鍵詞】“一帶一路”特色農產品互聯網+
一、“一帶一路”推動區域開放、促進經濟增長
(一)提升區域開放型經濟水平
近10年來,隨著一系列區域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速度已經快于東部地區,區域相對差距呈縮小趨勢。2016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別比東部地區快0.9和0.8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速分別比東部地區快1.8和2.5個百分點。但由于發展的歷史差異較大,我國區域差距仍然較大。西部地區面積是東部地區的7.5倍,而2015年東部地區人均GDP、進出口總額、實際使用外資分別是西部的1.8倍、112.5倍、4.2倍。
通過“一帶一路”,打開面向西北的中亞、西亞乃至歐洲的開放大門,使我國西北、西南、東北等沿邊地區由對外開放的末梢變為前沿,加快形成區域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二)推動區域經濟轉型發展
產業結構變動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是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協調發展的關鍵(何雄浪)。在國際區域的角度上,東亞、北美和西歐三大典型國際區域產業結構演化模式的總體特征進行了實證研究,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提出了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新含義和主要思路。對中國產業結構轉型的研究,一些學者就產業結構成長的階段、障礙、外部條件以及工業化進程與產業結構成長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成長過程中中國產業結構和產業組織的合理化問題;有的學者則根據經濟國際化的要求,剖析了我國西部地區產業結構水平的差異和西部產業參與國際分工的狀況,制定了“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著眼、提以發展教育產業為核心、以資本國際流動為手段、國際國內市場相統一的結構調整”的大體思路,形成具有彈性的、與國際生產力和世界市場緊密相連的多層次產業結構。
實施更加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相結合的基本戰略、充分利用國際與國內兩種市場、兩種資源。將這五項措施落到實處,西部各行業必將乘一帶一路的東風,將西部經濟帶上新臺階。
(三)實現區域發展戰略對接
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重點的“一帶一路”建設,依托國際大通道積極打造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有力地支撐了區域間互動連接和區域發展戰略對接。以交通基礎設施為例,截至2015年底,高速鐵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分別達到1.9萬公里、12萬公里,分別比2012年末增長103.1%、24.7%,其中高鐵里程占世界高鐵總里程的60%以上,居世界第一。但東中西部之間交通基礎設施水平差距依然較大。未來中西部地區抓住“一帶一路”建設契機,進一步提升交通、通訊、電網、管道等基礎設施水平,將顯著增強沿線經濟帶和城市群的連接性,擴大區域市場規模。
二、“一帶一路”使地區特色轉變為經濟優勢
(一)“電商+互聯網”模式助力定西馬鈴薯推廣
在“馬鈴薯主食化”的大背景下,定西市正大力發展馬鈴薯產業。定西市地處南溫帶半濕潤——中溫帶半干旱區,晝夜溫差大,干旱少雨、污染少,農作物病蟲災害少,是種植馬鈴薯等優質特色農業的理想之地。當地馬鈴薯也銷往青海、內蒙、新疆以及河北等地。每年的馬鈴薯往往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但是,當地企業將互聯網技術、網上銷售平臺運用到馬鈴薯的銷售與宣傳過程中。一個個現代化的加工企業紛紛上馬,土生土長的定西人把一顆小土豆做成大產業,把一個小洋芋變成了“金蛋蛋”。利用“電商+互聯網”的模式,將為當地馬鈴薯行業創新宣傳模式,進一步助力定西馬鈴薯的推廣。
(二)“電商+內容營銷”新模式對李廣杏發展帶來的新機遇
李廣杏作為敦煌市的特產,得益于當地氣候地理條件,以味道鮮美可口而聞名。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發達,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村里直接訂購,電子商務銷售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由政府鼓勵建立的合作社大大提高了物流的速度,保證了李廣杏的品質。但是由于李廣杏的保鮮時間太短,還是出現了農民賣難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繼續拓展和創新銷售渠道和營銷方式,提出了“電商+內容營銷”的營銷模式,將線上銷售和線下品牌化的建立相結合,打造更加吸引消費者的品牌。
(三)農伴網攜手苦水玫瑰拓市場
苦水玫瑰,是蘭州市的市花,歷經200多年的栽培,形成了聞名遐邇的“苦水玫瑰”品牌,其特點也是花繁汁多、清香純正,苦水鎮也因此享有“中國玫瑰之鄉”的美譽。但苦水玫瑰的銷售基本以線下銷售為主,由農民直接供貨給客戶,電商還不成熟,并且基本都是以合作社的形式經營,銷售渠道較為單一,銷售情況并不理想。為了解決農民銷售苦水玫瑰不理想的情況,提出了網絡營銷的營銷模式,即將苦水玫瑰放在互聯網平臺上銷售,因為農民銷售的是曬干的玫瑰花蕾,可長期保存。淘寶、京東、“農伴網”等平臺可讓苦水玫瑰遠銷海外。苦水玫瑰的產業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且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難以形成競爭優勢,但如果借力“一帶一路”,借助國家政策來宣傳、借助國家戰略來銷售,苦水玫瑰的銷售前景相當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