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冰
[摘要]大數據分析已對各個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此背景下,本文通過討論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的問題,利用大數據分析,提出了教學管理的一些新思路、新方法。
[關鍵詞]大數據 高職院校 教學管理
目前,大數據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它不但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還對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得人們對枯燥的數據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高職院校對大數據將會產生的影響認識不足,對大數據帶來的機遇也關注不夠,而大數據的利益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利用大數據對教學管理進行創新研究也將是今后高職院校關注的重點。
一、現狀分析
1.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滯后,對大數據應用缺乏了解。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存在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教學部門及信息管理部門溝通不暢、管理機制不健全、管理理念滯后等問題,在經費投入上,也與本科院校存在較大差距。此外,“云班課”等現代教育應用APP的出現,也對傳統教學管理模式帶來了革新與挑戰,對教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陳舊的思維模式導致管理偏離重點。具體表現在:1.重收集輕應用。各類數據平臺往往注重教師數據的采集,但對采集后的大數據分析卻未能及時開展,往往會忽視數據所體現出來的問題,因此數據經常用于各類評比,而非發現和解決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問題。2.重形式輕效用。很多管理者認為,只要購買一堆軟件就是信息化建設,能用于提升教學資產比例就是信息化建設,殊不知,信息化建設、大數據分析是為教學管理服務的,最終目的在于服務教師更好開展日常教學。
3.大數據應用中權利過于集中,二級單位主動性缺失。在日常教學管理及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往往存在行政部門發號施令,二級單位完成日常事務性工作的情況,二級單位僅僅參與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排課、收集材料等工作,難以將其真正作用發揮出來,而且二級單位之間因競爭等原因,在數據分享等領域缺乏合力。
二、教學管理過程中大數據應用存在的問題
1.信息共享不暢,孤島現象嚴重。高職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全方位的系統工程,而非某個部門的事,學校師生的海量數據需要多部門進行溝通與共享,如學生信息需要學生處、教務處、二級學院、圖書館等多部門進行匯總和分析,但各部門往往根據自身喜好,采用認為適合自己的系統來對這些數據進行管理,需要二級學院不斷重復上報各位數據,造成資源浪費,利用率低。
2.院校兩級管理人員對數據應用缺乏專業認識。信息化建設、大數據分析等詞匯雖然經常在各領域出現,但部分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人員卻往往缺乏正確認識,覺得利用軟件排課就是信息化,將教師信息輸入電腦就是大數據采集,缺乏對大數據挖掘的基本了解。
3.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平臺缺乏針對性。目前,大部分教務管理系統是基于本科院校管理體制開發的,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有其獨特性與靈活性,軟件開發公司為減少二次開發成本,往往直接套用本科管理平臺,而忽視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學生實習等數據的錄入與分析,缺乏針對性。
三、大數據應用在院校兩級管理中的使用原則
1.統一與分散原則。管理模式中,數據采集及分析需要各職能部門與二級學院之間相互配合,既要有明確分工、分清責任,也要各有側重,給予其明確的權力,確保權力與責任相互一致,彼此只有做到協調統一、溝通順暢才能統一步伐。
2.效率優先原則。高職院校對市場動態變化敏感度高,因此,在數據處理時,院校兩級都應擁有一定的主動權與自主權,對學校的一級權利進行分散,激發二級學院的積極性,提升數據處理效率以及時應對市場變化所帶來的影響。
四、大數據背景下兩級教學管理新思路
1.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數據挖掘重要性認識。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是根本,其專業知識是影響教學活動的重要因素,在大數據背景下,對專業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利用大數據提升教師自身教師技能也是廣大職業院校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而專業教師普遍認為,數據挖掘和自身教學無太大關聯,自己按照老方法教學省心省力,因此更新教師對數據挖掘的認識,對大數據產生的教學影響進行宣傳是重中之重。在二級管理中,無論是職能部門還是教師所在二級學院,都要不斷加強教師對數據分析能力的提升,幫助教師在海量教學數據中,提煉有價值數據,以此制定更加適合于學生的教學內容。二級學院要對教師進行直接培訓和指導,幫助其對數據進行整理,而相關職能部門則要對全校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各專業學生所反映出來的共性問題,以此來指導專業建設和改革。
2.充分利用大數據優勢,助力改革教學方法及模式。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學校或者專業要求教師在開學初就設定相關教學內容及標準,在之后的教學中按部就班開展各類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啟發和影響以及課后的反饋都提前進行了設定,這就限定了教師教學的靈活性與及時性,無法對學生掌握的效果進行有效調整。利用數據挖掘和分析技術,可以對學生和課堂的各類數據進行整理,通過海量數據來體現教學過程中各個參與者的動態需求,掌握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對教學方式的接收程度,對課程的認可度,及時對課程及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作為學校主管教學的行政部門而言,對二級學院及教師進行放權,提高其教學自主性,將比以往通過各類標準嚴格要求按照統一模式進行教學,更能激發二級學院及教師思考課程及自身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行政部門的工作在于幫助解決這些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而非僅僅是各類指標的考核。
3.利用數據分析,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是教學效果的體現者,也是人才培養的受益者,通過對其學習成績等顯性數據及社團活動、社交參與度等隱性數據的挖掘,可以充分了解和評價每一個學生,二級學院在此基礎上可以建立各專業學生的需求模型,指導專業構建各類教學資源,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來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管理能力,更加有效地改進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促進教與學的融合。行政管理部門則可以根據學生實習、就業情況,來分析、判斷教學效果,通過這些直觀性數據來評價各學院教學工作的開展實效,重結果輕過程,給予二級單位自主權。